分享

古人为什么常用“豆蔻”比喻13岁少女?看到豆蔻实物才明白

 林小霖 2018-12-06

古人为什么常用“豆蔻”比喻13岁少女?看到豆蔻实物才明白

其实说到豆蔻,它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要是生产于岭南地带。豆蔻在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以看到这样的形状的豆蔻,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像是石榴呢,因为里面是红色的,其实也是包裹着种子。据说豆蔻的果实,还具有药用的价值。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样的植物,古人喜欢用来比喻13岁的少女呢,因为可能大家觉得这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有历史典故的,当年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给一位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风尘女子写过一首诗,诗歌的内容是: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而杜牧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景物,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其实就是用来比喻这位女孩子的。因为13岁左右的女孩子,也是含苞待放的年纪,她们有着柔弱美丽的模样,显得非常的美好。可能你会问,为何要用豆蔻而不用其他的花来比喻呢?

豆蔻含苞待放

其实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可以看到这样的花苞,带着清晨的露水,显得格外娇滴滴的模样。其实豆蔻还被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所有的豆蔻花颜色中,数红色最为美丽,还有人常用它来象征着爱情。

说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其实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生,也是有着不一样的叫法的。古代的女孩子在幼童的时候,被称为髫年,因为小孩子可能不梳头发,头发是垂下来的,所以也叫做垂髫,像是故古诗中描述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如果是十三岁左右的年纪,就叫做豆蔻年华;十五岁称为及笄之年,这个年纪也就是代表成年了;到了十六岁,就是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十岁,就是桃李年华;二十四岁,就是花信之年。看完这些,大家现在都是什么“年华”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