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低调石窟与莫高窟齐名 独特“薄肉飞天”领先西方1500年!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07-27

素有“羲皇故里”之称的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这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公元384年,现存洞窟221座、泥塑石雕10632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被誉为丝绸古道上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

麦积山石窟可以说是四大石窟中最低调的一个,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相比,麦积山的泥塑石雕和壁画大胆突破了宗教的严规铁律,创造出许多不同于一般佛教艺术的不朽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堪称“东方雕塑艺术的陈列馆”。

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的散花楼距地面约80米,是全国最大的宫殿式石窟,也是麦积山最具艺术价值的代表作之一。散花楼建筑精雕细琢,佛像栩栩如生,展示了北周时期高超的建筑技术。据说在此撒下花瓣或纸片,不但不会下落,反而会越飘越高,故得此名。

门楣上的匾额由清初书法家王了望题写,“是无等等”四个字取自佛教经文,意思是:“对也好,错也好,得到也好,失去也好,都不过如此”。注意窟顶的7幅飞天壁画,它们因采用了古代壁画中独特唯一的“薄肉塑”技法而享誉世界。

麦积山因山体土质疏松,不易雕刻,所以向来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著名的《伎乐飞天》完成于北魏、西魏之交,其脸部和肌体为薄薄一层细泥雕塑,最大厚度约5毫米,雕刻技艺精湛,衣饰、流云等部分为彩绘,画面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

麦积山石窟的“薄肉塑”壁画在中国石窟壁画中独此一处。这种将雕塑和绘画完美结合,以达到更有立体感视觉效果的艺术技法,在20世纪的西方艺术界才真正流行起来。1500年前的中国古代艺术家能做到如此惊人和前卫的尝试,堪称奇迹。

位于佛龛顶棚上的《官人骑马图》壁画残片也不可错过,这幅画据说使用了某种独特技法,具有神奇的视觉效果,不管你站在哪个方向和角度看,始终是红马在前白马在后,而且红马还会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姿态,是研究古代绘画的珍贵实物资料。

麦积山石窟能入选“四大石窟”,靠的并不仅是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和壁画,“崖阁”也是其特色之一。开凿在20到80米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岩壁间佛龛密布、造像万千,形成一座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惊险程度世所罕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