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院2018级研究生赴周原、雍城遗址考察实习

 西域研究 2018-12-07
       2018年12月1日至12月2日,我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肖爱玲副研究员、高升荣博士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宋江宁研究员、田亚岐研究员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扶风县、岐山县和凤翔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野外专业考察学习。本次考察主要是围绕周原遗址、周公庙、雍城遗址三处进行田野考察活动。
       12月1日上午10:20,我院师生抵达宝鸡周原博物院暨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在这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宋江宁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周原遗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陈列。宋江宁研究员以水环境为主要切入点,引入考古地层学的知识,详细地介绍了周原的水网系统,并与大家分享了他所研究的周人离开周原迁往镐京的原因,之后进入召陈建筑基址,简单介绍了古代柱础石的发展演变情况。当天下午,在驱车前往岐山县周原博物馆的路途中,宋江宁研究员指导同学们察看三岔河形势和一处水渠遗迹,回望周原当时丰富的水资源环境。下午2:00在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同学们与2015年出土的商人墓葬中的青铜器进行了零距离接触,纷纷激动不己。结束了博物馆的参观,同学们在房家淤土遗迹、姚家淤土遗迹和下樊村水渠遗迹等处进行了考察。





12月2日上午9:30,同学们来到周公庙,跟随解说员进行参观。
       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主要参观秦宫一号大墓以及勘探出大致形制但尚未进行挖掘的车马坑,前往考察的师生亲身体验了1:1还原的“黄肠题凑”墓葬方式,聆听关于雍城遗址、宗庙遗址、凌阴遗址、主要出土文物、墓主人身份推断的讲解。在秦都雍城遗址东南角(城内)见到了此前为我院师生讲授考古知识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亚岐研究员,他在此处简要说明了雍城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雍城的营建与水之间的密切关系,带领同学们寻找城墙遗迹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随后,田亚岐研究员带领大家前往北京大学考古工地参观,在这里能够看到正在发掘的雍城宫殿遗址和雍城的排水管道等;在秦雍城西北的堰塘遗址,指导同学们从地面起伏上判断知古代水渠遗迹,并从秦雍城实物遗存角度揭示当时雍城水利资源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总结了秦人择都雍城且雍城能够长时间存续的原因,希望同学们持续关注雍城考古工作并寻找机会积极参与其中。
     
       本次考察活动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凛冽的寒风没能阻挡大家野外学习考察的脚步,相信野外实地考察将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为以后的研究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