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藩王 蜀王朱椿世袭名录

 镇疆九洲 2018-12-07

明代蜀藩世系、宗室嗣位与后裔下落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避免元末军阀拥军割据的历史悲剧的重演,决定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和监督。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 始,前后三次分封诸王,分镇全国各地。其后,历朝册封不断。有明一代,诸皇子受封为亲王(藩王)的共有62人,全国共建有50个藩王府。其间或以罪夺爵,或因无子封除,只有29个王府得与明朝同时告终。其中,只有册封在成都的蜀王,是在一省范围内唯一存在的一个宗藩。

 

洪武十一年(1378),在朱元璋进行第二次分封时,年仅七岁的第十一皇子朱椿(13711423)被册封为蜀王。当时他的三个哥哥秦王、晋王、燕王正在北方边境执行军事任务,他便开始过问封国的事务, “独以礼教守西陲”。朱椿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就藩四川成都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入朝谢恩,然后“还国”。朱椿自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 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去世,在位52年,谥日 “献”,是为蜀献王,他是蜀府第一代藩王。

 

关于明代诸王世系,洪武中明太祖朱元璋早有规定,凡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 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一个字则必须是 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 木”为顺序,“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以下依此类推。朱元璋为蜀王房子孙所取派语共二十 字,分别是“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 端居务穆清”。第一代蜀王朱椿,其名从“木”,其后代名字按“火、土、金、水”为序,向下排列,传到了“至”字辈,即末代蜀王朱至澍时,明朝就灭亡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稳固江山,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继周朝、西汉、东晋后,在中国历史上第四次建立分封建藩制度,3次分封诸子为王,镇守全国各地,并与明朝相始终。

 

其中,四川作为要塞之地,有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的战略地位,朱元璋更是非常重视。他把与自己事业上的贵人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妃生的第十一子朱椿,分封到了四川为蜀王。

 

洪武23年(1390),朱椿到成都正式就位。此后,蜀王家族坐镇四川267年,延续了 10 13王。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对蜀王宗室展开灭绝性的追杀。蜀王宗室及家人数万人,都被杀死,甚至连姓朱的,好多人也未能幸免。

 

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朱椿的母亲郭惠妃,是朱元璋的贵人郭子兴的女儿。

 

朱椿受封为蜀王那年,才7岁。

 

蜀王一共有1013王,延续267

 

穷孩子出身的朱元璋,鉴于早年的贫寒与苦难,不忍心让子孙后代再受罪,对藩王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从制度上给予了衣食无忧的保障。

 

藩王的儿子中,嫡长子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承袭王位;藩王的其他儿子,封为郡王,每个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承袭爵位;郡王的其他儿子为镇国将军,孙子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四世孙为镇国中尉,五世孙为辅国中尉,六世以下都是奉国中尉。中尉的嫡长子承袭爵位,其余儿子称为宗室。

 

一句话,生在老朱家的人,都不会被亏待。而且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多么有爱的一大家人。

 

话说朱椿受封为蜀王后,并没有立即到成都,因为那时朱元璋还没给他修建蜀王府。洪武18年(1385),朱椿受命驻守朱元璋老家凤阳。洪武23年(1390),朱椿到成都正式就位。

 

永乐21年(1423),53岁的朱椿去世,谥号,史称蜀献王,为蜀王府的第一代藩王。

 

朱椿有6个儿子,嫡长子朱悦熑,按说朱椿去世后就该他继承蜀王位子。没想到他的命运与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一样,还没等到继承位子的那一天就死了。

 

朱椿向他老爸学习,把嫡长孙、朱悦熑的大儿子朱友堉作为王位的继承人。朱友堉只活了26岁,在位7年就死了,谥号,即蜀靖王。问题来了:朱友堉没有子嗣,谁来当蜀王?

 

他的弟弟、罗江王朱友壎做蜀王。万万没想到,朱友壎才干了2年,因患风疾而死,也只活了26岁,谥号,即蜀僖王。朱友壎也没有子嗣,朱椿嫡长子朱悦熑这一系绝嗣了。

 

蜀王位子,转到了朱椿的第五子朱悦 手里。朱悦 死后,谥号,即蜀和王。

 

蜀和王的嫡长子朱友垓即位,死后谥号,即蜀定王。朱友垓的嫡长子朱申鈘即位后,命也短,24岁就死了,谥号怀,即蜀怀王。

 

朱申鈘没有子嗣,蜀王由他的三弟通江王朱申鑿继任。朱申鑿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号称贤王,在位22年,活了35岁,谥号,即蜀惠王。

 

第八代蜀王是朱申鑿的嫡长子朱宾瀚,谥号,即蜀昭王。朱宾瀚的嫡长子朱让栩继位,很有贤名,活了48岁,谥号,即蜀成王。

 

朱让栩的三子朱承爚继位,勤政爱民,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他活了34岁,谥号,即蜀康王。朱承爚的庶长子朱宣圻继位,但只在位一年就死了,谥号,即蜀端王。

 

12代蜀王是朱宣圻的嫡长子朱奉铨,在位时间最短,一年不到就死了,谥号,即蜀恭王。

 

这时,已经是万历43年(1615)了。蜀王位子传到了最后一位蜀王、朱奉铨的嫡长子朱至澍手里。朱至澍干了27年,崇祯17年(1644),张献忠攻占成都,围攻蜀王府,朱至澍与妃嫔、宫女等投井自杀。

 

明朝13代蜀王世系,至此结束。蜀王一共1013王,延续了267年。

 

朱椿的6个儿子中,嫡长子朱悦熑一系继承王位,老二朱悦爠被封为华阳郡王(简称华阳王,下同),第三子朱悦燇为崇宁王,第四子朱悦炘为崇庆王,第五子朱悦 为保宁王,第六子朱悦烯为永川王。第五子朱悦后来继承了蜀王爵位。

 

《明史·诸侯世表》记载,被赐封的蜀藩郡王有多支。整理后,大致可分为几大系统:

 

一是蜀献王朱椿的直系后裔中,被封在四川的郡王有崇宁王、崇庆王和永川王3支,华阳王因争夺蜀王嗣位而被封到了省外(湖南澧州)。

 

二是承袭蜀王爵位的郡王有罗江王、保宁王、通江王3支。

 

三是旁支郡王,有黔江王、内江王、德阳王、石泉王、汶川王、庆符王、南川王、江安王、新宁王、东乡王、隆昌王、富顺王、太平王13支。

 

以上3个系统的郡王,没有封地,只有食邑。他们没有到食邑就居,而是都居住在成都。他们的府第紧邻蜀王府,其中内江王府在体仁门东,即今成都市区内姜街,原名内江街;德阳王府在广智门西,石泉、南川、庆符王府在广智门外,南川王府在体仁门左。

 

此外,还有一支叫寿王的藩王,是从外省迁入四川的,被安置在保宁府(今阆中市)。寿王是成化帝的第八子朱祐榰,最初被封在江西袁州府(今江西宜春市)修建府第。当地官员以当地条件不堪为言为由婉拒,朝廷改在保宁府建造府第。正德元年(1505),寿王又改到德安(今江西德安县)就藩。

 

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对蜀王宗室下达了追杀令:凡王府室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是朱姓者,尽皆诛杀。蜀王宗室及家人数万人,都被杀死。那些躲藏到深山老林的,也都被追杀。连姓朱的其他人,好多都未能幸免。

 

富顺王的次子、镇国将军朱平檙,逃到荥经,被残明将领曹勋等人拥戴为盟主,称蜀王,打出蜀王府的旗帜,与张献忠对抗。后来失败,朱平檙不知去向。

 

可以说,经张献忠捕杀后,蜀王一系的宗室成员,基本上从地球上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