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本提纲·农则》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07

相关工具书解释

清代理学著作《知本提纲》中有关农业生产知识的章节。内容以耕作栽培为主,广及农桑树畜技术,并以阴阳五行学说探索其原理。作者杨屾(1687∼1785),字双山,陕西省兴平县桑家镇人。《知本提纲》全书10卷,分14章,是杨屾教书授徒的讲义。成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由“提纲”和“注释”两部分组成。“提纲”由杨氏撰写,约占全书1/10;“注释”由杨氏弟子郑世铎完成,约占全书9/10。《农则》由“前论”、“耕稼”、“蚕桑”、“树艺”、“畜... (本文共546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献

乾隆时期,关中地区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传统农学也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巅峰阶段。这一时期关中出现了多部知名农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农书是杨屾的《知本提纲·修业章·农则》。杨屾(1687-1785),字双山,陕西兴平桑家镇人,一生重视农业,虽未被《清史稿》列传,却无碍为古代中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知本提纲》成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专作杨屾设馆教学授徒的讲义之用。该书顾名思义,在于“正文止提大纲,而其详且细目全在注解”[1](P53),书的注解是在杨双山的指导下,由其学生郑世铎完成。《知本提纲》全书共有10卷,分14章,其中《修业章·农则》部分专讲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自成体系,可单独视为一部优秀的农业著作。张元际《补印知本提纲序》说:《知本提纲·农则》为杨屾“一生之最得力,又恐未详也,作《修齐直指》申言农,《豳风广义》专言桑”[2](P27)。建国后,王毓瑚先生有感该书“基本上是讲理学的,属于哲学的范围,...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农业考古》

一、前言18世纪的中国与当时尚被称为不列颠的英国(英格兰与威尔士),[1]在历史上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时处这一世纪中期的中国,表面上虽仍以乾隆盛世自诩,但确已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迟暮之年。而英国在历经政治变革实现立宪多党议会制之后,至少从政治上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之门。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截止这时虽都仍处于农业社会,但技术与经营上的发展及变革趋势则已显露出其内在的差异。在中国一向以劳动集约为主的农业生产,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已无力供应日益增多的人口所需,每次增加的粮食,大多被增长的人口抵消掉了。而英国从18世纪初开始的以农业机械改进创新为主的工程技术上的探索成就,虽尚有待稍后兴起的工业革命提供物质上的依托,距完成从16世纪就已起步的生物技术变革的相互整合,此时却只差一步之遥,即可实现以工业革命的成果,来为农业的近代化提供其所需的技术装备。这一转变的完成不仅能保证改善平民的膳食结构,也可为饲养的牲畜提供足够的人工牧草与饲料。1750... (本文共21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古今农业》

《知本提纲》是清代陕西兴平人杨山山 (字双山 )所著。杨双山生于康熙二十六年( 1 6 87) ,卒于乾隆四十九年 ( 1 784 ) ,享年九十八岁。是清代陕西的大儒 ,学识渊博 ,对天文、音律、医学和农学 ,都有较深造诣 ,但是 ,他无意于功名利禄 ,不参加科举考试 ,而执意于经世济民的学问 ,他说 :“经世大务 ,总不外教、养两端。而养先于教 ,尤以农桑为首务。”他说的“教” ,就是教育青年 ,向他们灌输儒家思想 ;他说的“养” ,就是发展农业经济 ,给人民以维持温饱的物质生活。他的一生就是为实现“教”与“养”这两端而奋斗的。他写的《知本提纲》一书 ,就是他教学的讲义 ;他撰著的《豳风广义》就是为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服务的。我们在这里只准备对《知本提纲》中有关传统农业哲学部分作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知本提纲》顾名思义 ,其“正文止提大纲 ,而其详且细目全在注解。”其注解是在杨双山的指导下 ,由他的学生郑世铎完成的。也可以说 ,...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