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熏陶素质是家庭教育的法宝

 木香草堂 2018-12-07
熏陶素质是家庭教育的法宝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朱希和

朱李普芸(在家里的爱称是阿昀、芸芸、昀宝、宝宝)六周岁由实验幼儿园大班升入绿影小学一(1)班,2006年元旦前夕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期末考试语、数尚优,成绩单上的操行评语家长们仔细琢磨,发现老师对她的看法是有些任性,希望她能严己宽人,与同学们更好地和谐相处。

寒假开始了,又逢传统的年节,贪玩是少儿的天性,这期间,孩子由校园回归家庭,家庭教育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家长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除了督促其完成寒假作业之外,主要是针对孩子的性格、爱好和特长,营造家庭氛围,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于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给予熏陶,以求逐步提高其素质。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而言,金色童年是他们最初的梦想,金色童年是他们一生中无法复制的年龄时段,在金色童年理应要让他们玩得开心,过得快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清纯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至于文化课教材,应在学校的计划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

我们认为,阿芸的性格特点是外向,敏锐,热忱,情感丰富,爱好广泛,优点是明显的。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相反相成的,优点的反面往往是缺点,比如任性,不条理,缺乏耐心,凡事要占上风等,会有这年头一切生活优裕的独生子女“惯宝宝”同样的弱点。不过作为家长,我们并不十分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练,这些弱点可能会在成长的岁月中逐步克服的。重要的是如何开发他们的天性,一种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中的优势和强项,设法在后天教育中扬长避短、优胜劣汰,把她培养成于国于民的可塑之材,有用之材。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幼小的孩子在少不更事、尚不知自我“努力”之时,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师长,理应十分关注他们童年时期的教育,否则将悔之晚矣!

与阿芸的性格相伴相生的是她的兴趣相当广泛。她喜欢绘画、手工、舞蹈、唱歌、朗诵、钢琴,甚至自创词曲(如《我的爱在美丽的太平洋》)、自编小品(如〈买菜〉、《理发》、〈免费诊所〉)。寒假在爷奶家,她自找道具玩这些游戏,还真像模像样,逗人开怀大笑。她要写毛笔字,就让她先写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她还自撰了一副春联:“鸡年家家喜洋洋,狗年人人发大财。”她喜欢画画,在纸上用颜料画,也用电脑画,画太阳、云彩,也画人物、动物和小房子,还挂在绳子上“办画展”。她喜欢玩电脑,我们就让她打字,帮她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学着给”砀绶⑼缀乜ǎ乜ㄉ锨寐啻蚬姆疟夼冢苋饶郑醯米隽艘患有意义的事,玩得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凡此种种,家长都要陪伴她,鼓励她,使她在玩乐中怡情益智。

我们认为,少儿的早期教育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对孩子的兴趣、特长及早进行定向培养(譬如发现其艺术天赋培养其成为艺术家,有体育天赋的当运动员,有外语天赋当翻译家等等);另一种是把美育当作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博爱情怀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即使发现孩子爱弹钢琴,不一定就是让她当钢琴家,爱绘画不一定就是要当画家。综合素质高的孩子,无论学什么,都可举一反三,成才有望。两种方法都有成功的范例,不过我们倾向后一种方法。

总之,对少儿假期的家庭教育,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问题比较复杂,非一言所能尽。就可操作性来讲,首先要客观、公正、准确地发现和研究孩子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其次是按照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要强制,注重熏陶。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不断进步!(转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94baa0100cor8.html


                                             熏陶素质是家庭教育的法宝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