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圈子,有一个这样有趣的说法: 穷人去沃尔玛,富人去全食超市。 相信大家对零售巨头沃尔玛耳熟能详,不过“全食超市”这个名字就不一定听过了。 全食超市(简称:WFM),被称为超市行业里的“爱马仕”,对标“天天平价”的沃尔玛,是全美东西卖得最贵的超市。 如果你认为敢将东西卖成奢侈品的超市,肯定赚不到钱,就大错特错了! 同行们薄利多销,赚辛苦钱,全食超市却多利多销,纵使东西贼贵贼丑,也阻挡不了消费者的浩浩长队。 2013年,全食超市跻身《财富》500强,排行第232位,被评为“零售业创新的最后一个样板”。 去年,全食超市年入160.3亿美元(约1095亿人民币),全球门店达到456家。 一家超市,如何成为全球大型连锁零售商,成为行业的典范呢?仅仅靠卖“贵”吗? 全食超市有多贵? 但凡逛过全食超市的人,嘴里都会蹦出同一个字: 贵! 有多贵? 举个例子: 正常价6、7元一斤的土豆,它卖到70元一斤; 25元一斤的草莓,它4颗就要300元; 一株空气植物也要480元; 如果你不差钱,早餐可以来一颗233元的鸵鸟蛋,午餐试试3370元(不到二两)的拉金枪鱼卷......(注:以上价格皆从当前美元汇率换算过来,为粗略数值) 据悉,全食超市里的产品市价比普通食品的要高出40%-175%。 由于东西太贵,全食超市一度招来“仇恨”。 2014年,因被消费者举报索价过高,执行部门给它开了张80万美元的罚单(当然,这并不未阻挡它“贵”的道路)。 不止贵,全食超市货架里的蔬菜、水果们长得还“难登大雅之堂”。 一开始,卖“丑”这招,消费者也经常吐槽。 然而,久而久之,大家却形成一个共同默契:农产品丑,身上坑坑洼洼多,那都是它们对抗外界病虫害的“英勇成果”。 吃这些丑丑的农产品,至少你不担心它会被喷上杀虫剂之类的吧? 其实,这个思维跟中国的“歪枣裂瓜论”大抵相像,长得丑不拉几的歪枣、裂瓜,比普通的都来得甜。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美国人钱多得没地方花,为了吃上健康绿色食品,也是够拼的了。 有人恨来就有人爱,秉着“绿色+健康+安全”的销售原则,全食超市每天长队不断,人均年消费额高达12万之多! 1992年,全食超市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17年6月,全食超市被电商巨头亚马逊买下,作价137亿美元,成为亚马逊史上最贵的收购案之一。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全食超市的年收入为160.3亿美元(约1095亿人民币),净利润为2.45亿美元(约17亿人民币)。 辍学创业,盯上素食 每家成功的企业,或多或少会带有创始人身上的独特气质,全食超市亦如是。 创始人名叫约翰.麦基,是一名嫌弃大学课程太枯燥、任性退学的年轻人。 大概家里有点矿吧,辍学后的麦基同学,向家人借来45000美元,联合几个小伙伴,开始自己华丽丽的创业道路。 1980年,全食超市在奥斯汀成立。 开始卖点啥好呢? 和身上“不学无术”的纨绔气质不同的是,麦基早早盯上了素食的羹。 也难怪他对素食领域如此情有独钟,大学时,麦基选择主修哲学和宗教,可本人似乎对弯弯绕绕的神学论不太感冒,偏偏爱跑去别的系听课。 一来二往,他加入了素食社区,此后对“素食”迷得不要不要的。 确定好了素食这条道儿,麦基有模有样地开始经营起来。 他专卖农民伯伯们辛苦栽种的蔬菜、水果和面食,还卖那些养生主义者爱放的紫锥花和银杏等东西,有些产品甚至奇奇怪怪的,叫不上名字。 你说,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本该年轻有为,就这么“佛系”下去吗? 家里人深感忧虑,并不看好。 可没想到的是,一年后,麦基同学就交了张满意的答卷:年销售额高达400万美元。 原来麦基卖的有机食品虽然贵了点,但健康又营养,热爱生命的美国人不差钱,便经常光顾。 靠着口口相传,全食超市就这样火起来,门店“开枝散叶”,成为零售行业的典范,腾讯都专门组织队伍前去膜拜。 全食超市“贵”的底气在哪里? 有人称,全食超市是美国零售行业的未来,也是美国最具典型的成功零售企业之一。 问题来了,全食超市凭什么这么成功,单单靠“贵”来“哗众取宠”吗? 下面,无忌哥简单说说,全食超市“贵”的底气在哪里。 底气一,兜售新的生活方式。 在美国人看来,汉堡可乐等东西是街边小摊,有些不上台面。 他们喜欢穿没喷过杀虫剂的棉花制成的T恤,喜欢吃农场一手种植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喜欢健康、绿色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针对以上现状,全食超市主打“绿色+天然”的原则,借用贼贵贼贵的产品,向消费者传达新的生活方式。 简单来说,全食超市相当于在告诉大伙儿:我们东西贵,那是因为我们都是纯天然、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产品! 区别于市面上的“天天特价”,全食超市反其道行之,“以贵取胜”,脱颖而出。 底气二,每只鸡都是有故事的。 你说自己健康绿色就行了啊,有何证据呢? 全食超市生怕消费者不信,它不惜花费大力气,在每个货架每个产品下面,挂上相关产品的履历表。 无论是一只鸡,还是一个土豆,都有其背后不得不说的故事。 拿一只叫“罗西”的鸡来说,全食超市会这样诠释: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作“罗西”的鸡,她生活在有机农场,徜徉快活,日子幸福美满。 有一天,她被送到屠宰场了,经过道道工序,成为全食超市货架上的速冻鸡肉。 回顾她的一生,通风的鸡舍,温暖的阳光,吃的是黄澄澄的谷粒,从未打过生长激素。 用讲故事的方式,全食超市让每个产品变成品牌,并带上了不一样的温度。 底气三,让你爱上逛超市。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逛商超的,一来货物繁多,看得眼花缭乱,二来人头攒攒,路段拥挤,比起逛,还是回家宅着舒服。 为了留住顾客,全食超市变着戏法布置空间,比如装上特效灯光,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再插上麦秆,活脱脱走进演出现场的感觉一样。 低矮的货架,如数家珍的产品,在冲动感官的驱使下,逛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底气四,天大地大,顾客最大。 麦基的管理原则,和国内的马云如出一辙。 那就是,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按照麦基的说法,管理者应该照顾好员工,员工照顾好顾客,顾客自然能让金主爸爸们满意。 因而,不拘一格的麦基,选择最大程度给底下多个部门放权,地区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设计门面,鼓励创新。 此外,他还进行无秘密管理,每月公开财政数据,让每位员工心里有数。 结语 无论做哪行哪业,都绕不开“消费者”这道坎。 正如西方“顾客是上帝”的营销理念一样,如果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痛点,满足他们多样化需求,又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那么,在强手如林的竞争赛道上,你就赢了。 诚然,全食超市的“贵”让很多人诟病,但能做到如此大的规模,成为无数同行争相学习的榜样,就说明一个事实: 得消费者,得天下。 本文来源:电商观察网(ID:guancha5) |
|
来自: 昵称52221680 > 《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