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选择奋斗?还是宫斗?

 皮皮中尉 2018-12-07
 
 
 
某一个凉爽惬意的早晨,小皮在地铁车厢里目睹了一个“盛景”:一侧座位上四女一男五位乘客,清一色保持着同样坐姿,清一色专心致志戴耳机看手机视频。更令人叫绝的是,仔细打量一下,他们观看的的视频,竟然也是清一色,《延禧攻略》!
离小皮最近的两位女乘客看来是一对同事。她们两位还针对剧情进行了交流。一位说:“我就觉得魏璎珞厉害,人家这一集里的招数咱还一时半会儿学不来呢!”另一位笑着回答:“我倒觉得咱们公司吴总就有点儿魏璎珞的意思,咱以后可得小心点儿。”
《延禧攻略》、《甄嬛传》、《如懿传》、《步步惊心》、《金枝欲孽》……越来越多的宫斗剧充斥荧屏,而且赚得盆满钵满,说明俊男美女、跌宕起伏的宫斗剧能够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更重要的是,宫斗剧描绘临摹出的那种机关算尽、尔虞我诈的气氛,又和现实社会中大家身处的官场职场文化一脉相承,颇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记得前些年《甄嬛传》热播之际,网络中就有写手将剧中情节一一剖析明白,写出一篇以“学习甄嬛如何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为主题的爆款网文来,一时间流传甚广。
在精明干练的影视工作者看来,大众喜欢什么样的文化,他们就拍什么的剧,这一点无可厚非。否则光有高大上的理想情怀,却找不着适合的土壤,岂不成了票房毒药?可问题的关键是,社会流行什么,大众往往就信什么,相信宫斗剧热播后,一定有朋友就会把职业晋升工作发展的途径看成一条充满宫斗情节的羊肠小道,岂不悲哉?

说到“宫斗战术”的的实际运用,我本人十几年前就曾经亲身领教过。我大学临近毕业,到上海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竞聘中级调查统计专员的职位。和我坐在一起等待面试的,有一位很漂亮的姑娘。她楚楚可怜、小心翼翼地问我:“这位师兄,您能跟我说说调查统计员都需要干什么吗?我对这个行当一点儿都不了解呀!”在这种紧要关头,面对柔弱女子,哪个少年不想嘚瑟一把逞逞英雄?我想都没想,一股脑把自己当初在类似公司实习时学到的知识告诉了她,看着她感激涕零的样子我当时是一派自豪!
等面试官走进会议室,刚刚提出第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对调查统计员的理解?”那位刚才还楚楚可怜的女孩子立刻满血变身,率先抢答!况且人家的回答不仅包含了我刚才“拔刀相助”的内容,更有人家自己的精心准备,说得面试官频频点头。最终,就是这位相貌姣好、思路敏捷的才女,从二十多人中崭露头角,得到了这个不错的职位。

 
虽然我本人在这次面试前就已经明确了工作单位,走一遭纯属尝试心态,但不经意间沦为宫斗牺牲品的经历,却让我感慨了好久。时光荏苒,如果这位当年的美女才女一帆风顺,想必已经登上了职场高峰,正享受成功典范女强人的光环吧。当然,她要确保面前身边不再出现第二个和她类似的才女。
 
所谓宫斗剧的实质,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众多后妃环绕争宠于一个男人,你的得宠就是人家的失宠,你的胜利就是对方的失败,所以这种斗争注定了就是你死我活充满残酷性。为什么这种宫斗思维许多人运用自如毫无违和感呢?因为历史传统所然。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朕即天下”的专制王朝,是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农耕社会。表现在史籍中的,通常就是一场天灾就可以改朝换代,丝毫利益得失都可以引发政局动荡的惨绝人寰。
有了这种历史积淀和社会基础,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大家说起职场竞争,多半想起的都是宫斗思维,一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就可以全然概括。
表现在办公室斗争中,人与人之间往往就是当面好话不断,背后使劲儿上眼药,因为稀缺的官位职位翻脸无情,因为掌握了一点点权力就嚣张跋扈,担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君不见,那么多落马的官员,不都是为了私欲而侵占人民的权益最后锒铛入狱吗?在这些人的脑海中,发家致富飞黄腾达,就等同于“赢家通吃”的赌局,属于自己的幸福就一定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不仅是个人,就连我们现在都熟知的企业竞争,也在多数时候表现为短兵相接近身肉搏。在这些企业看来,面前的市场就是一块大小有限的蛋糕,你如果不能切得比别人更大,那就意味着落后甚至出局。所以同行企业之间,注重的就是拼速度、拼执行、拼谁能更快更好地复制商业模式,拼谁能最后挤死谁!但即使这样费尽心力,大多数企业还是无法逃脱利润微薄甚至亏损淘汰的命运。
无论人还是企业,之所以掉进宫斗,或者是零和博弈的陷阱里,关键就在于,只盯着“有”,从没有想过“无中生有”,也就是创新的可能性。​ 

要是想在满脑子零和博弈宫斗思维的“老脑筋”面前讲创新,谈何容易!据说北宋年间启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年轻的宋神宗让王安石面对守旧势力展开朝堂辩论。当王安石提出“青苗法”等旨在活跃民间经济的措施,并声言可通过金融创新促进经济繁荣,达到“国库充盈甲兵雄壮”目标之际,立即遭到守旧派大臣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司马光说,天下财富就这么多,国库塞满了百姓家里就空了,哪有无中生有的道理?!
罗胖当年在脱口秀中开玩笑,说他怀疑王安石是现代基金经理穿越回了宋朝,这样看来还真有几分道理。的确显得王安石思维过分超前了。但是,搁现在,王安石的理念就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想干事创业的人的共识!您想奋斗?那就先想一想,您选的是奋斗还是宫斗。真正的奋斗,应当是像美国创业家彼得蒂尔主张的那样,从0到1,找到创新的方法,使得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彰显的绝不仅仅是无中生有、平地拔楼的勇气,更是一种打破零和博弈的智慧。如果我们看看马云“电商帝国”的创业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从0到1的过程。通过把充满美国基因的Ebay模式复制为国内的淘宝,他有效填补了商业生活中的空白,凭空制造了巨大的需求。之后的支付宝更是开创了新的商业理念。这就是一个通过创新创造需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不会损害他人利益,反而为他人创造了一种更具前景的可能性。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一书中说:从无到有,通过创新给人类带来更多可能性,创造新价值,让蛋糕变得更大,才是我们创业奋斗的正确姿势。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独立思考。只有你具备了重新认识世界、明辨是非的能力,才可能重构世界,守护未来。

​我想告诉各位年轻的朋友,也想告诉我的女儿:千万不要被娱乐型电视剧所误导,要学会思考,明白创新的重要性。您想努力奋斗,这是好事,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定要避开零和博弈尔虞我诈的坑,明辨奋斗和宫斗的区别。 

​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