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去的2018年里,有一个患者,是我需要刻意的强迫自己不去想不去谈的,因为每每想起内心实在太痛苦。 直到看到同行@东方医院潘张翼 医生在2018年11月12日发表一篇名为:《那“该死的生长痛”》的文章。极其相似的悲剧,再次撕开了我内心的一些东西,也让我决定像这位同行一样,将我经治的病例说出来,以警示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的父母。 @东方医院潘张翼 医生在《那“该死的生长痛”》的文章中,痛苦的回忆了他所经治的一名13岁的小女孩。女孩多年来胳膊晚上偶尔疼痛,自己和家人觉得是“生长痛”没有重视,而最终被发现是骨恶性肿瘤。潘医生在文中痛心疾首的写到:“宁可错杀以前也不可放过一个”。而我所经历的,与这个太过相似...... 201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我的骨科门诊来了一家三口,安徽人。患者是个8岁的小女孩。左小腿间断的疼痛有两年了。一开始大多数时候都不疼,只是晚上偶尔会疼一会儿,有时候会特别疼,甚至把孩子疼醒疼哭,但第二天白天却又不怎么疼了,上学活动都不受影响。家长和附近门诊医生都觉得是孩子在长个,正常的“生长痛”,就没有太注意。后来疼痛再发生,孩子也觉得是生长痛,没什么事。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疼痛不仅没有缓解还在加重,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而且孩子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小腿疼痛的部位也开始红肿。家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直接带孩子来了北京。 各项加急的检查结果一出来,果不其然,恶性骨肿瘤已经把孩子胫骨的骨质大范围破坏,孩子的腿随时可能走着走着就断了。后来最终的结局非常不好,原谅我不想再提起。我至今还记得那天门诊,我用尽可能温柔委婉的语气,告诉这对父母孩子的病情时,他们瞬间夺眶而出的眼泪。 重要的永远放在最前面:#辟谣#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夜间偶尔胳膊腿疼,白天没事,就一定是「生长痛」!「生长痛」是一个排除性疾病,即必须排除了其他疾病,尤其是骨肿瘤,才能说是生长痛。1、到底什么是「生长痛」?「生长痛」这个病首次是在1823年法国的一篇医学文献 [1]中提出的。最初,这个名字被用来指代那些父母及医护人员都无法解释的孩子反复自限性的肢体疼痛。 实际上,直到今天,医学界内对「生长痛」都没有一致的定义,也没有哪一种纳入或排除标准普遍适用于儿童生长痛相关的研究。 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认为:
「生长痛」通常发生于于2-12岁的孩子[2]。文献报道生长痛的患病率在4%~37%不等[3-6]。而且,更常见于小女孩[7]。 生长痛的病因也不清楚。尽管这个病叫“生长”痛,也生于生长期儿童,但实际并非生长引起的。生长痛并不与快速生长期一致,不发生在生长部位,也不影响患儿的生长[8,9]。但生长痛也会有一定发作规律,比如患儿在体力活动增加后,生长痛的发生和症状会加重[10]。 2、典型的「生长痛」,有哪些表现?尽管各种研究报道中生长痛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但以下这些特征都是典型的共同的。
3、谨记!必须先排除其他疾病,尤其是骨肿瘤,才能诊断「生长痛」太多的悲剧提醒我们:生长痛,是一种排除性疾病。即,必须排除了其他引起肢体疼痛的疾病后,确实没发现其他问题,才能说是生长痛。 那么需要排除哪些疾病呢?,实际上能引起孩子胳膊腿间歇性疼痛的病非常多,就像能引起发烧的病不只是“感冒”一样。一般需要排除以下疾病:
别看以上这么多,实际上绝大部分,医生痛苦询问病史检查身体,就能基本排除。 但是有一个非常特殊,必须借助额外的强大检查来排除,而这个也是最容易被忽略,又是最严重的,那就是「骨肿瘤」。肿瘤性疼痛一般也是在夜间发生,只是与生长痛多呈双侧分布不同,肿瘤引起的骨痛呈单侧分布。 正如@东方医院潘张翼 医生在《那“该死的生长痛”》文中说的:
最后,愿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参考文献:
|
|
来自: 360doc小助手2 >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