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问题(下)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8-12-07


作者:杨连粤

文章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10)

【接上文】

三、门静脉高压症的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初露端倪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涉及多学科问题,包括消化内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超声影像科、介入放射科以及器官移植科等。因此,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共同讨论,联合确定最佳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十分重要,也是科学的选择。虽然在临床具体实施上仍有诸多困难,但在MDT平台上可以充分发挥综合各学科优势,共同讨论、形成决策,为患者制订最优化诊断、治疗方案。这是目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诊断与治疗重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欧美国家推崇的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是公认的诊断门静脉高压症的金标准,并可据此帮助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但该测压操作有创,操作较复杂,并需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设备,检查费用较昂贵,尚未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近年Qi等在研究基于CT血管造影检查的放射组学技术与多普勒超声的无创门静脉压力梯度测量方法。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有创门静脉压力梯度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应用前景较好。但此项技术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四、重视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为了进一步彰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重要性,提升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地位与话语权,必须重视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目前现有的研究多为单中心、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因而证据级别有限。鉴于现有国际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指南,大多由内科医师参与制订,这些指南大都明显弱化乃至根本不推荐将外科手术列入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治疗指南。

但事实上,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仍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由欧美的内科专家主导制订的国际指南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外科治疗可获得与内镜治疗、TIPS相当甚至更优的疗效。但这些研究的证据级别尚显不足。因此,亟需要组织开展高水准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提供更高级别的外科治疗证据,制订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共识和指南,严格规范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患者,正确的手术方式,把握准确的手术时机,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规范的、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医疗机构开展符合伦理规范的超指南与共识的有益探索与创新,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提高中国在门静脉高压症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回归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正确治疗地位。

五、结语

综上,药物、内镜、TIPS乃至肝移植技术的兴起,有效地解决了部分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问题。这是临床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对传统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有效补充,使之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但若以此就认为或推断传统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业已过时乃至是'一个业已消失的外科技术'则显得过于武断,更有悖于临床事实!目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地位,既不是过去'一统天下、独领风骚'的时代,也不是'一门正在消失的外科技术',其正在回归其本来的地位。尽管如此其地位仍是任何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法取代的,并将与其他治疗方式长期共存。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仍将继续发挥独特、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造福于更多患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临床事实,外科医师仍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