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的信中,探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程度

 政二街 2018-12-07

1941年初,张大千携家人及门生,抵达敦煌莫高窟“考察”。共计待了两年七个月。

两年多时间里,张大千对敦煌壁画是保护还是破坏,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张大千的友人曾辩称张大千为保护笔画做了许多贡献,但另一种声音却指向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十分严重。

从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的信中,探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程度


1942年12月5日,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写过信函(该函原件现藏台湾中研院),反映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情况,信函内容如下:

从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的信中,探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程度


张大千在敦煌描摹壁画

“右任先生院长赐鉴:去年年底,济(李济)接四川省立博物馆馆长冯汉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德坤两君联名一函,谓:卫聚贤君自敦煌考古归来,在成都公开讲演,有云:敦煌千佛洞现尚保有北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壁画,张大千先生刻正居石室中临摹。惟各朝代之壁画,并非在一平面之上,乃最早者在最内,后来之人,于其上层涂施泥土,重新绘画。

张大千先生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迹,故先绘最上一层,绘后将其剥去,然后又绘再下一层,渐绘渐剥,冀得各代之画法。冯、郑二君认为张先生此举,对于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计及。盖壁画剥去一层,即毁坏一层,对于张先生个人在艺术上之进展甚大,而对于整个之文化,则为一种无法补偿之损失,盼教育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从速去电制止。

斯年(傅斯年)等得此函后,对于冯、郑二君之意见,深表同情,惟以张先生剥去壁画之举,冯、郑两君未尝亲见,仅凭卫君口说,或有失实,深恐有伤贤者,故未敢率尔上尘清听。以后间接闻之教育部派员前往者,亦作同样说法,斯年等亦未以奉陈。本年夏,西北史地考察团组成,延聘西南联大教授向达先生参加,向君为史学界之权威,其研究中西交通史之成绩,又早为中外人士所共晓。九月间,由渝飞兰,西至敦煌,顷接其来函,谓在千佛洞视察一过,并与张大千先生相识。

张先生雇用喇嘛四人,益以子侄、学生之助,终日在石室内临摹壁画。壁画有单层者,有数层者;数层者,由历代加绘积累而成……‘辛巳八月发现此复壁有唐画,命儿子心,率同画工口口、李富,破三日之功,剥去外层,颇还旧观,欢喜赞叹,因题于上。蜀都张髯大千。’又,临摹之时,于原画任意钩勒,梯桌画架即搁壁上,如何损及画面,毫不顾惜。向君认为此种举动,如尚任其继续,再过二、三年,千佛洞壁画将毁坏殆尽,因草成《敦煌千佛洞之管理研究以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一文,寄来此间,斯年深觉向君此文关系重大,埋没可惜,故油印廿余份,分送有关艺术之友人……至于向君将千佛洞收归国有,设立管理所之建议,及斯年之附注意见,亦冀大力劈画促成。庶几国家重宝,得以永存……”

从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的信中,探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程度


张大千所临摹的敦煌壁画《隋 文殊问疾》(部分)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张大千破坏壁画一事,自1941年他率团队抵达敦煌后,就已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而且告状信很早就递到了傅斯年和李济手中。

张大千在敦煌两年多时间里,对壁画是保护还是破坏,此信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从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的信中,探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程度


甘肃榆林窟外景,1943年。罗寄梅摄。图中左侧桥上站立者为张大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