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中的10个阴暗面

 jc_ipec 2018-12-08

作者:克里斯蒂安·贾雷特(Christian Jarrett

译者:王培

原文发表于AEON2018125

原文链接:https:///ideas/the-bad-news-on-human-nature-in-10-findings-from-psychology



每个时代人们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尽管人性并不完美,但人类在本质上究竟是理性的、性善的动物,还是性恶、心胸狭窄、懒惰、自负、报复心重和自私的动物?答案并没那么简单,而个体之间的差异显然也很大。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列出10个基于证据的研究结论,它们揭示出了人性黑暗和卑劣的10个方面:

 

我们倾向于歧视少数族裔和弱势人群。这种公然歧视的一个令人吃惊的例子来自于一项对大脑扫描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当一小群学生观看流浪汉或瘾君子的图片,并谈论这些人时,他们的神经元活跃度低于谈论地位高的人。另一项研究显示,那些反对阿拉伯移民的人倾向于认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在演化程度上低于人类平均水平。在其他研究中,还有证据显示,年轻人会歧视老年人;男人和女人都会歧视醉酒的女人。此外,歧视的天性在很小的年龄就体现出来了:5岁的孩子会歧视自己所属群体之外的人(来自不同城市或与自己性别不同的孩子)。

 

4岁时我们就会感到幸灾乐祸(对他人的不幸感到开心),这是2013年的一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如果一个孩子认为某人应该遭此不幸,那种幸灾乐祸感会更强烈。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到了6岁,孩子们宁愿把钱花在观看猴子被人打的反社会行为上,也不会花钱去买贴画。

 

我们相信因果报应——这意味着,这个世上不幸之人的不幸是应得的宿命。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Melvin Lerner)和卡洛林·西蒙斯(Carolyn Simmons)早在1966年的一项经典研究中就首次揭示了这种信念的糟糕后果。在他们的实验中,一个女学生因为做错了题而受到了电击惩罚,当参与实验的女性受试者听说她们将再次看到那个女学生因为做错题而遭受惩罚时,她们倾向于认为那个女学生不讨人喜爱,也不令人尊敬,尤其当她们感觉自己对减少她的痛苦无能为力时,她们对那个女学生的评价更低。从那以后,很多研究都显示,我们倾向于谴责穷人、遭受强奸的人、艾滋病患者以及其他不幸之人,并认为他们是命该如此,罪有应得,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公义。然而,我们在潜意识中对有钱人却抱有正面看法,认为这是他们应得的。

 

我们心胸狭窄,固执己见。如果人们是理性的,心智是开放的,那么修正某人错误信念的直接方式就是向他陈述相关的事实和理由。然而,1979年的一项经典研究显示,这种方法是无效的——那些强烈支持或反对死刑的受试者完全无视削弱他们观点的事实,反而这些事实还强化了他们既有的观点。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认为相反的事实削弱了我们的自我认同感。这种方式不会有效,因为我们多数人都对自己所持的信念过于自信,当我们相信我们的看法比别人更正确时,它会妨碍我们进一步寻求相关的知识。

 

我们宁愿电击自己,也不愿意花时间思考自己的想法。在2014年一项颇具争议的研究中,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受试者宁愿让自己接受不舒服的电击,也不愿意花15分钟静下来思考。

 

我们自负或者过于自信。我们的非理性和固执己见如果能与一定程度的谦卑和自省相结合,那么情况就不会如此糟糕,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过于自信,比如我们的驾驶技能、智商和吸引力——这种现象也被称为“乌比冈湖效应”。乌比冈湖是一个虚构的小镇,在那里,所有女性都很强壮,所有男性都很帅气,所有小孩的智力都在平均水准之上。然而,讽刺的是,我们当中能力最差的人最有可能产生过度自信(所谓的“邓宁-克鲁格效应”)。这种自负的自我强化似乎在我们对自己的道德评价中显得最为极端和非理性,比如,当我们评估自己的原则性和公正性有多强时。事实上,连监狱中的罪犯也会认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善良、更值得信任、也更诚实。

 

我们是道德伪君子。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对他人的道德错误做出最快、最强烈反映的人——很有可能那些道德说教者才是应该为自己诸多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愧的人,但他们却更宽容自己的这些行为。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面对同样一项自私行为(让受试者完成两项更快、更容易的任务),受试者认为相比由自己来完成这项行为,由他人来完成这项行为是更不公平的。类似地,还有一种长期研究发现的现象,叫做“行为者—观察者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部分描述了我们倾向于把他人的错误行为,比如,我们合伙人的不忠诚,归咎于他们的人品,而把我们自己做出的同样行为归咎于当时的特殊情况。这些服务于自我的双重标准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普遍感到不文明行为在增加——最近的研究显示,我们会更严厉地评价陌生人做出的粗俗行为,而当我们自己或朋友做出的同样行为,我们的评价却更温和。

 

我们都是潜在的攻讦狂。每个在Twitter上参与过争论的人都知道,社交媒体会放大人性中最糟糕的一面,部分原因在于网上的“隐身效应”。匿名上网会增强我们的非道德性。尽管有研究显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虐倾向的人(比例还很高)更容易在网上出言不逊,但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处于糟糕情绪以及处于他人攻讦中的人,参与到攻讦中的概率会提高一倍。事实上,最初几个人的攻讦会造成滚雪球般的攻讦效应,这是研究人员在研究了CNN网站上的读者评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恶语相向的帖子和发出这类帖子的用户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我们喜欢神经质的无能领导。美国个性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最近得出结论,美国总统川普过度的攻击性和侮辱性言论是有“原始吸引力”的,他在Twitter上的“煽动性”言论很像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的“自我表演”,“目的就是要恐吓他人”。如果麦克亚当斯的评判是正确的,这一结论就可以适用于更大范围——研究发现,在领导者中有神经质的人占比更大。在纽约针对金融机构领导者所做的调查显示,他们对于神经质这一人格 特征的评价高于对情商的评价。今年夏天发表的一项元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事实上,具有显著神经质特征的人更容易爬到领导岗位,但同样重要的是,神经质领导通常领导力也更差。

 

我们更容易觉得“坏坏的”人更有性吸引力。我们不仅会选择有神经质的人当我们的领导,证据显示,至少就短期而言,很多男性和女性都认为显示出“黑暗三性格”(dark triad)——自恋、神经质和善玩权谋——的人更有性吸引力,于是这些性格会得到人们进一步的褒扬。一项研究发现,当某个男性被人们描述为是一个自利、善于权谋和酷酷的人时,他对女性的肉体吸引力就会增强。一项理论认为,负面人格可以成功传递出这样一种“择偶优势”:追求者更自信,更愿意承担风险。这种“优势”对于我们这个物种很重要吗?也许吧。2016年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被自恋男性强烈吸引的女性更有可能生更多的孩子。

 

不要感到太沮丧——这些研究并没展现出我们在克服自身低级本能方面的成功。事实上,通过承认和理解我们的弱点,我们可以更成功地克服它们,从而培养出“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译注:“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最早是由美国总统林肯说出来的,后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斯蒂芬·平克在其名著《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借了林肯的话当作该书的书名)。




关于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