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罗·金兹堡的论说:微观史、细节、边缘

 星河岁月 2018-12-08

卡罗·金兹堡的论说:微观史、细节、边缘

卡罗·金兹堡的论说:微观史、细节、边缘

卡罗·金兹堡的论说:微观史、细节、边缘

作者:李根

选自《新史学(第十八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卡罗·金兹堡(Carlo Ginzburg,1939— )一直被学者们视为“新史学”发展和史学理论更新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微观史学”的典范之作——《奶酪与蛆虫》(The Cheese and the Worms,1976)。当初,金兹堡的微观史尝试明显带有反驳法国“年鉴”学派掀起的计量史潮流的理论指向。不过今天看来,微观史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新文化史”或“文化转向”的先声。

卡罗·金兹堡的论说:微观史、细节、边缘

卡罗·金兹堡

在金兹堡看来,上述“标签”式的介绍往往无法厘清学者学术活动的丰富性,无论是对于某种研究路径还是史家的思想样貌。实际上,学界对于微观史的理解和对金兹堡的学术形象勾勒的确略显简单。“微观史”名号虽响,但“微观”的标签往往误导读者过于简单地将之理解为有限时空下的个体写生,或是“麻雀虽小,五脏六腑俱全”式逻辑的史学实践。此外,也有不少人仅止步于从史学史的视角注意微观史与布罗代尔倡导的“总体史”“长时段”理念,以及同期出现的“世界史”“全球史”在提法上的对应性反差,却没能完全认识到微观史深刻的理论指涉(《微观史学:我所知道的二三事》《纬度、奴隶与〈圣经〉:微观史学的实验》)。同样,部分学人对金兹堡的认识也稍显简单,关注仅限于金兹堡的微观史研究,或认为他的全部研究所涉均是其微观史志趣的衍生或变体。从金兹堡接受的访谈中可以知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兹堡已经在有意脱离微观史路径,转向了从宏观视域进行比较研究的尝试(《弗洛伊德、狼-人案例和狼人》《女巫与萨满》)。而实际上,金兹堡自1966年后,始终对后来由彼得·伯克明确的“图像证史”有独到体悟(《你的国家需要你:一项政治图像学研究》)。在放眼宏观比较研究的同时,金兹堡也开始参与所谓的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讨论,思考文本的相对性和历史学解释的复杂性问题。

进入90年代以后,金兹堡一直对另一套认知理路抱有兴趣,即只有“逆着文本写作的意向进行阅读”(Reading History Aginst the Grain),才更有可能触及文本作者的真实心声。这种理路建立在两重认识的基础上:一是细节往往会避过有意为之的遮掩或歪曲,反而比显著的、权威的证据更为可靠(《线索:一种推定性范式的根源》);二是从边缘审视事物的表象和关联,往往会赋予观察者全新的洞见和体认,因为这会使我们避免在认知过程中受到习惯性导向的束缚(《使之陌生:一种文学设置手法的前史》)。此后他开始基于体裁广泛的经典文本的爬梳和串联,不断诠释他所强调的这一认知理路的合理性。

近几十年来,历史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与“后现代”“碎片化”等带有消极意味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显示了学者们已普遍认识到历史相对性对史学研究的严重冲击似乎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在迟迟找不到走出怀疑论困境的有效途径时流露出的焦虑心态。在万马齐喑的局面下,金兹堡强调的文本分析理路对我们迈出怀疑论的泥淖有导向性意义。简单地说,后现代怀疑论者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论证了历史学考证倚重的文本在形式上是修辞性的,且在本质上是诗性的,因此,所有文本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虚构的成分,只是程度各有不同而已。金兹堡的文本分析理路首先承认怀疑论者言之有理,但他认为历史学家不仅有能力识别文本中歪曲和虚构的部分,甚至文本虚构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是历史学家考察的对象。这与美国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档案中的虚构》一书所反映的观念颇为相近。不过,金兹堡在此思路上做得更细致。他的文章,有的是对后现代怀疑论者进行智识解构,直接批判其错误导向形成的极端性(《只有一个目击者:屠犹与真实性原则》);有的是对文本背后的声音进行观念阐释, 提供了一种观念史的新形式(《距离与视角:两个隐喻》《杀死一名中国满清官员:距离的到的暗示》《外部声音》);还有的是探寻史学方法和文学理论中意念相通的启示性策略,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宽容与贸易:奥尔巴赫读伏尔泰致阿德里亚诺·索弗里》《我们的话语和他们的话语:关于历史学家之技艺的反思》)。从2005 年至2014年,金兹堡的1本专著(《夜间的战斗》)和1本文集(《孤岛不孤》)推出了中文版,另有2篇重要的论文被译成中文发表。

在此期间,以其史学思想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在中国的史学期刊上时有出现,已有不少中国学者认识到了其史学思想的启示性和重要性。不过,在日常的学术交流中可以发现,除了其青年时期写就的《奶酪与蛆虫》一书,国内学者对其学术见地的了解仍相对有限。特别是对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史学主张的研讨缺乏重视。

卡罗·金兹堡的论说:微观史、细节、边缘

《奶酪与蛆虫》英文版封面

鉴于此,在金兹堡先生的慷慨授权下,我们将其15篇学术论文译成中文,以金氏特辑的形式推介给中国读者。其中,多数文章是金氏在近25年内发表的,相当程度上体现着其思想成熟阶段的智慧结晶。其中2篇文章是金兹堡在2014年发表的新作,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更直接的触及西方史学理论前沿的切近视点(《无意间留下的提示:逆着意向阅读历史》《微观史与世界史》)。

我们首先要向金兹堡先生致以最高的敬意,感谢他对本期稿件的版权支持,以及对译者关于多处细节的提问所做的不厌其烦的解答。要感谢清华大学的彭刚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周兵教授对翻译工作的支持。他们的研究生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了过人的水准和严谨的态度。金氏的文章多有晦涩难懂之处,分工组稿期间,不少人知难而退。但周兵老师的7位研究生从容接手,促成了金氏专辑的最终成型。同学们不畏其难,多方查阅咨询,有时为确保译释精准,要核对几种语言的文本。向他们的治学态度表示敬意! 最后,希望此前已对金兹堡学术思想的引介和研究工作做出过努力的中国学者进一步沟通、交流、合作,将金氏更多的启示性作品呈现到读者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