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状元”袁嘉谷的传奇人生

 冬不拉拉 2018-12-08
他是云南独一无二的状元;  
他在北京主持制定了“星期”的提法; 
他一生清廉,半生显宦却无钱建房,“袁嘉谷故居”其实是友人帮忙建的;
他对云南4000年史实进行了梳理,著成《云南大事记》; 
他在东陆大学任教,授课不要钱; 
从封建状元,到高校教授,这便是袁嘉谷。



中国的科举始于隋朝,确立于唐代。云南的读书人,从元代开始参加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七百年以来,自县试、院试、乡试直到会试,不知有多少云南子弟在层层考试的阶梯上艰苦奋力攀登,可是直至清末废除科举考试,仍没有一人登上科举制度的最高峰。状元的桂冠,始终与云南学子无缘。历史上,在长长的700多名状元名单中,没有云南人的名字。


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31岁登榜首

   

不过,令云南人聊以欣慰的是,就在科举制度寿终正寝前两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迫于变法维新的压力,举行了一次经济特科考试。经济特科虽然也属于科举的范畴,但又与传统的科举考试不同。参加考试的人,除必须具有一定的“功名”,如进士、举人外,还须有名望之士的举荐;内容上它不以四书五经为主,而是以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方策为主;形式上也摒弃了八股文、诗词骈赋;而且录取的名称也不相同,第一名就叫“一等第一名”,而不叫状元。 就在这场特殊的科举考试中,来自边疆的云南石屏人,31岁的袁嘉谷一鸣惊人,其考卷以富国图强的立论,精辟严谨论证及文采斐然、书法工雅而博得了阅卷大臣们的交口称赞,荣登榜首。虽然这第一名不按惯例钦点状元,但仍以 “大魁天下”而成为事实上的状元。对数百年来一直期盼本土能出一位状元的云南人来说,这是一个喜讯。欢喜若狂的云南士子自然将取得“一等第一名”的袁嘉谷当做状元看待,从而圆了“状元梦”。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圃、树五、号屏山居士。袁嘉谷自幼勤奋好学、见解超群。他15岁通过童试,入县学,16岁参加了科举考试,名列院试一等,“补廪膳生员”,成为秀才。这一年,袁嘉谷的父亲病逝,守孝三年后,1891年,21岁到昆明参加乡试不中,即入昆明五华书院学习。因成绩优秀,第二年转入昆明经正书院深造。1894年,袁嘉谷再度参加乡试,名列第二,中了举人。1898年,袁嘉谷到北京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次年回到昆明后不久,受聘为云南学署授读。

   

1901年,清政府决定设立经济特科考试,要求各部院堂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人才应试。在云贵总督魏光焘的保举下,袁嘉谷于1903年经汴京会试、北京殿试,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继而应经济特科试,一帆风顺,登顶成功。


教科书术语沿用至今翰林院修编

   

袁嘉谷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后,授职翰林院编修。第二年,奉派到日本考察政务和学务,任云南留学生监督,为期一年。归国后,他先任学部副提调、学部图书编译局局长,专管教科书的编写。在短短4年内,袁嘉谷延揽了翻译家严复、金石学家罗振玉、大学问家王国维等一批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为我国大、中、小学校编译出版了大量新式的教材与参考书。这些教材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兼收国外教材的众家之长,为新学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编订名词馆”,专门负责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参与确定了许多今天仍在使用的译名。当时国内刚实行七天一周制,西方国家叫做“礼拜”,而我国采用了以“日、月、火、水、木、金、土”等,叫做“七曜日”,依次为周日至周六的名称。袁嘉谷认为颇为不便,在他主持下,将一周制定为“星期”。从此我国有了以星期为周记的名称。

   

在北京生活的6年里,袁嘉谷还先后兼任了国史馆协修、学部参议、候补丞参、实录馆协修官等一系列职务,他为官清廉、尽心尽职,虽然生活比较清贫,却也自得其乐。

   

1909年,37岁的袁嘉谷调任浙江提学使。因为他是历代浙江提学使中最年轻的一位,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小学台”。浙江本是文人学士荟萃之地,又是新思潮激荡、新学发展迅猛的地区,年轻的袁嘉谷上任伊始,就碰到了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师生周树人(鲁迅)、许寿裳等反对顽固保守的校长夏震武的学潮。在这场浙江学界反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袁嘉谷虽然受到巡抚的节制,但十分理解和支持师生们的主张,他采取两面劝说的方法,化解了僵局。浙江报刊称他“才识卓然、措置裕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袁嘉谷携家眷回到了故乡云南。先后被聘为省参议、云南盐运使、省政府顾问等职,但袁嘉谷的志趣不在为官,他自甘寂寞,埋头著述,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之上。文学、书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半生显宦无钱建房为官清廉

   

袁嘉谷半生显宦,名重海内,辛亥革命后归滇,并无一椽之屋,辗转租房居住。后因亲属子女就学方便移居省城,人口增多,才多方筹集,并得友人相助,于1919年在昆明翠湖北岸玉龙堆建盖了住房。1920年,新居建成,袁嘉谷已有48岁。

  

新居为一土木建筑结构二进式院落。里院为四合院,走马转角楼,东西各有楼梯一把,各楼串通。正房五间,中三间为三层,正屋悬匾为“卧雪堂”楹联语云:座里光前花萼瑞,堂明气象燕呢春。袁嘉谷书房在顶楼,题名为“颐寿楼”。

   

3年后,袁嘉谷又在楼房的东边开拓了一个小小的花园,取名“澍园”。园中堆土为山,名“金钟山”,盖一小亭,名“课经亭”,又种些花草菜蔬以赏心悦目。并以“园愈狭,心愈惬;园愈隘,身愈泰”自慰自勉。

   

在这里,袁嘉谷生活居住了18年,直至1937年12月23日溘然长逝,走完了他由书生到“状元”,官吏,再到学者教授的人生历程。终年66岁。

   


梳理4000多年云南史事著作等身

   

袁嘉谷一生,以“大魁天下”最富传奇色彩,也最为荣耀,但现在云南人民怀念他,主要还是因为他经历了宦海生涯之后,便把才华和智慧倾注于云南历史文化事业,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面对我国西南边疆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蚕食的现实,袁嘉谷提倡通过研究云南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云南与外国的关系来为保卫和建设边疆服务;通过云南区域文化研究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增强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从而,他提出了“滇学”。他后半生对于“滇学”的大力研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400多卷著作。

   

其中,《滇绎》一书辑录了各类史书、文集、笔记、游记等与云南相关的材料,对云南史事多作辨析考证。20世纪30年代初,袁嘉谷应云南通志馆的聘请,写成《云南大事记》一书,全书以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大变迁为准,记载了云南清宣统辛亥年(1911年)以前共4000多年的史事。对于建置沿革、风俗变迁的考证极为详细。逝世前夕,袁嘉谷还编成了《石屏县志》。这部县志被誉为“滇省各县志之冠”,是他留给故乡的一份珍贵礼物。

   

当时滇池南岸的昆阳月山,发现了一块《马哈只碑》,经袁嘉谷鉴定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为其父竖立的墓碑。《明史》记载郑和是云南人,但不知道生在云南何地,经他此番考证,世人才知道郑和的故乡在昆阳,知道昆明诞生过一个伟大的航海家。


授课不要钱的教授高校任教

   

自1923年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创办,袁嘉谷便被聘请任教直至逝世。开始时,他不但授课不要钱,还把自己多年来节衣缩食积攒下的1000元捐出作为办学经费。直到1931年东陆大学改为省立云南大学,他才开始领薪水。

 

袁嘉谷在学校所讲的课程,主要是经学和史学,还有诗学。渊博的学识使他在广大师生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不仅文科学生爱听他的课,其他各科学生乃至许多外校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对于那些家庭贫寒,面临辍学的学生,他慷慨资助,使之完成学业。任教14年,他培养了数百名学生,不少人后来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袁嘉谷自童年就开始作诗,一生写诗800余首,算得上是云南近代史上创作丰富的诗人。袁嘉谷12岁时,便跟随三哥习字。初学欧阳询,后来学王羲之,又兼学米芾、颜真卿、褚遂良,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他的书法笔力坚韧、气势刚健,被称为“袁家书”。每逢游览名胜古迹,他常常泼墨题字。北京、江浙、云南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不少手迹。昆明的翠湖、大观楼、黑龙潭、西山等地,都有他书写的匾联和石刻。

   

1937年12月,病榻之上的袁嘉谷还牵挂着遭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祖国的安危,他在病中起草《责倭寇》一文,声讨日寇的暴行。可惜这篇没有完成的文章成了他的绝笔。

   

袁嘉谷故居现为翠湖北路5号,花园已经不存,但楼房保存完好。由于他的人格、才华和对故乡文化事业卓越的贡献永远为故乡人所铭记,2003年,五华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昆明市五华区新闻宣传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