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中国,代有人才,名流千古的名言不计其数。但有一句却不论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对于汉族来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这句豪言流传已久,也将亘古永存。汉武帝之后数十年,汉朝不断进攻匈奴,匈奴连年战败,发生内讧,逐渐分为了南匈奴与北匈奴两股势力,南匈奴臣服了汉朝,而北匈奴被汉朝打的举族西迁。北匈奴举族西迁到中亚后认为汉朝已经无力征伐了,就杀死了汉朝使者。汉朝大军远征粮草难以筹措,无法攻击匈奴。 远征中亚,扬汉之名 公元前36年,陈汤仔细分析西域各国势力,另辟蹊径,向西域各国请求共同进攻匈奴,进行西征,发动了对逃亡到中亚的北匈奴的攻击。这支四万人的大军在陈汤率领下,奔袭万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斩杀了北匈奴王。战胜匈奴,班师回朝后给朝廷的上疏中发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雄壮之音。这位威震西域的将军还招降过一支罗马军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甘肃省永昌县旁边有座古城遗址,这座古城有一个特别的名字“骊罢”城,据说是汉元帝是为安置一支罗马降军而修建的城池。在《后汉书》一书中,书中记载最初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罢,后来才改成为“大秦”。史书中没有任何古中国与古罗马的战争记载,在当时的人力、物力情况下,相隔几万里的罗马军队为何遇到了陈汤,并投降了汉军呢? 西汉疆域图 班固的《汉书.陈汤传》中记载陈汤西征中亚北匈奴时,遇到了这支与中亚诸国风格迥异的军队。“土城外有重木城”,“夹门鱼鳞阵”便是对于这支奇异的军队的详细描述。这支部队使用众多圆形盾牌组建鱼鳞阵的战法及“重木城”工事是典型的古代罗马帝国步兵配置,古代欧洲的重步兵大多如此。那么罗马的军队怎么到了中亚并被陈汤率军收服了呢? 公元前53年,古罗马帝国与古安息帝国曾经打过一场大战,安息帝国兴起于今天的伊朗,兴盛时占据中亚、西亚大片土地,与古罗马帝国在西亚发生了利益冲突。罗马投入了近五万兵力攻击安息,结果出人意料的是罗马大军被安息大军击败,只有一小部分罗马军队突出了重围。公元前20年,罗马帝国取得了对安息帝国战争的胜利,罗马安息达成议和协议。罗马要求安息释放这支残军时,安息表示这支残军33年前成功突围了,这支不翼而飞的军队到了哪里呢? 奔袭万里,英雄本色 这支罗马残军突出重围之后,被安息大军阻挡,无法通过西亚返国,流落东方,后来到了中亚。公元前36年,陈汤率军攻击中亚北匈奴时,途径此城。攻破了城池,俘虏了一千多人,并带回了汉朝,汉元帝在甘肃设立了“骊罢”城安置他们。公元前20年,安息罗马议和时,这支残兵早在祁连山脚生活十几年了,自然在安息难寻踪迹,发生了不翼而飞的情况。 公元592年,隋文帝撤销了“骊罢”城,把它编入了周边郡县,至此这支罗马残军完成了与中华民族的彻底融合。“骊罢”城一共存在了600多年的风雨岁月,见证了陈汤收服古罗马军队的奇迹,同时也奏响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美好乐章。 参考资料: 《汉书》 《后汉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