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下量多食物治疗偏方

 循天园 2018-12-08

偏方1

【组成】 枸杞子15克,白果7枚,乌(海)参2只,鸽蛋12只。

【功效】 适用于白带量多的患者。

【制法】 枸杞子洗净,白果剥去壳,乌(海)参用凉水浸泡涨发后,从中间剖开,去除肠子,洗净后在开水中焯2遍,鸽蛋煮熟,剥去壳,滚上干淀粉,在油锅中炸成金黄色;炒锅内注入鸡汤,放入乌(海)参、酒、姜、盐,煮沸后撇去浮沫,移文火煨40分钟,加入鸽蛋、枸杞子、白果,再煨10分钟,湿淀粉勾芡,加味精而成。

【服法】 佐餐食。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蕹菜根500克,鲜白槿花250克(干品100克),猪肉或鸡蛋适量。

【功效】 适用于白带量多的患者。

【制法】 蕹菜、鲜白槿花(或干品)与猪肉或鸡蛋适量共炖熟即可。

【服法】 佐餐食。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 菟丝子20克,桑椹子30克,韭子10克,猪腰2个,生姜1片。

【功效】 补益肝肾,黑发养颜。用于腰酸不适、夜尿多、妇女带下、耳鸣失眠、须发早白、视物不清者。

【制法】 菟丝子、桑椹子、韭子、生姜洗净并用白纱布包扎;猪腰切开,去白脂膜洗净,切厚片。将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即可。

【服法】 饮汤吃猪腰,每天1料。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 白果10个,豆腐100克。

【功效】 清热除湿止带。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白带量多的患者。

【制法】 将白果去心,与豆腐同炖至熟。

【服法】 佐餐食。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 鱼鳔20克,猪蹄1只。

【功效】 健脾除湿,收涩止带。适用于脾虚型带下。

【制法】 将鱼鳔、猪蹄共放沙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即成。

【服法】 佐餐食,每日1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 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怀山药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

【功效】 健脾除湿,收涩止带。适用于脾虚型带下。

【制法】 水煎服,煮汤,去药渣即可。

【服法】 饮汤食肉,每日1剂。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 胡椒7粒,鸡蛋1枚。

【功效】 健脾除湿,收涩止带。适用于脾虚型带下。

【制法】 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入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壳食用。

【服法】 佐餐食,每日2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8

【组成】 肉桂5克,附子10克,鸡蛋1枚。

【功效】 温肾,止带。适用于妇女带下量多、子宫脱垂。

【制法】 将肉桂、附子水煎后,去渣,打入鸡蛋,煮熟食用。

【服法】 食蛋饮汁,每日2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9

【组成】 鲜鸡蛋1个,白果2枚。

【功效】 敛肺气,止带浊。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

【制法】 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

【服法】 每日1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10

【组成】 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

【功效】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适用于脾虚带下。

【制法】 将白果去壳皮,同腐竹、粳米同煮为稠粥。

【服法】 每日1次,空腹食。

【注意事项】 白果有小毒,不可多食。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11

【组成】 腐皮90克,银杏9克,大米60克。

【功效】 健脾除湿,收涩止带。适用于脾虚型带下。

【制法】 将银杏去壳、去芯后同腐皮、大米(洗净)同煮成稠粥。

【服法】 每日1~2次,温热食。

【疗程】 一般服5~7次见效。

【注意事项】 银杏有毒,不可多食。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12

【组成】 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去内脏。

【功效】 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下元虚惫的白带量多。

【制法】 先将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

【服法】 食肉饮粥,日服2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13

【组成】 大米60克,银柴胡10克,马齿苋25克,赤芍10克,延胡索10克,大枣10枚,山楂条10克,白砂糖10克。

【功效】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适用于湿热下注、阻滞气血之痛经、经前小腹疼痛、血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等症。

【制法】 银柴胡、马齿苋、赤芍、延胡索加水1 000毫升,武火烧开,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以药汁煮大米、大枣至粥熟,加山楂条、白糖调匀。

【服法】 顿服。

【来源】 来自民间。(赵勇,杨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