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蒙古各省市简介之二

 知事手册 2018-12-08

肯特省

    肯特省1923年从车臣汗部分出,另建汗肯特乌拉省,1931年改为现名。该省位于蒙古东部和中部省份之间,东面与东方省、东南同苏赫巴特尔省、南面与东戈壁省、西面同中央省、西北角与色楞格省为邻,北面与俄罗斯接壤。面积8.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万多,其中大部分是哈拉哈蒙古族,北部居住着布里雅特蒙古族。省会温都尔汗,位于克鲁伦河北岸的河滩地上,海拔1027米,原名叫车臣汗乌尔格,曾是车臣汗四世的首府,距乌市331公里。

    该省地处肯特山区东部,地形由西向东倾斜,东部有克鲁伦、鄂嫩、乌勒兹河诸河河川和谷地,西部多森林并逐渐向东形成平原。肯特山脉为中亚分水岭,其主峰阿斯拉图海尔汗峰高达2799米。发源于肯特山脉的河流有:鄂嫩、克鲁伦、图拉、巴尔吉、呼尔赫、乌拉兹等70余条大小河流。全长为1090公里的克鲁伦河有三分之二在该省境内。

    温都尔汗是蒙古东部各省公路交通的要害,四通八达,向东通乌兰巴托,向西可到乔巴山,东北经巴彦乌拉可至国境,南经西乌尔特通往赛音山达。该省也是蒙古东部地区航空运输的中心。

    该省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达-2O℃,7月平均气温可达+20℃,年平均降水200—3000毫米。

    针叶林和阔叶林占该省面积的8%,有丰富的药材和食用植物。野生动物有四不象、鹿、貂、麝等10余种。境内有烟纹水晶、金、铅、萤石、煤、钢等矿产资源。

    该省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有马、牛、绵羊等牲畜120万余头(只),其中绵羊占61%,山羊占14.4%,牛占13.8%,马占10.2%,骆驼占 0.6%。牛的产量店全国第二位。该省有驰名全国的嘎勒希地区的骏马 (奔跑型良种马)。耕地面积有8万多公顷,居全国第四位,主要种植谷物、土豆和蔬菜,谷物年产量约在5万吨左右,土豆年产量150万吨,蔬菜年产量20万吨,是全国粮食基地之一。

    肯特省的工业在国内占一定比重,以轻工、食品加工为主。主要工业企业有供应东部四省建筑用材和农牧业用材的布仁汗木材加工厂、伯尔赫萤石矿、昌达干煤矿以及动力工业、建筑业、食品工业等。该省、县所在地与首都有航空和汽车公路运输干线相连,有现代化的通讯联系,省会与世界各地均有直播通话。

 

东方省

    东方省始建于1931年,原名巴彦图门,1941年为纪念乔巴山改为现名。该省位于蒙古国东部边疆,西南与肯特省和苏赫巴特尔省、北面与俄罗斯赤塔州、东面和东南面与中国(约有1150公里的国界线)接壤。面积 12.359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三位,人口8.26万。省会乔巴山市,人口3.86万,距乌兰巴托市655公里。全省下辖14个县,大部分居民为哈拉哈蒙古族,在达希巴拉巴尔县、巴彦东县、巴彦乌拉县居住着布里雅特蒙古族,在古尔班扎嘎拉县和呼伦贝尔县一带居住着巴尔虎蒙古族和乌珠穆沁蒙古族。

    该省整个地势平坦,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四。只有西北部的肯特山脉和东部大兴安岭一带的地势起伏不平,海拔高度 560—1300米。

    境内除有发源于肯特山脉的鄂嫩(292米)、克鲁伦(1090米)乌勒兹(428米),发源于兴安岭山脉的哈拉哈河和诺门嫩河外,还有大小河流128条,霍赫湖、贝尔湖等湖泊179个,查干诨迪、额仁、查干楚鲁特等泉水300余处,位于该省的呼和湖是蒙古境内最低点,海拔约560米。贝尔湖海拔为5.83米,面积为615平万公里。

    该省气候十分干燥,但温和凉爽,日照时间长,每年有251—260天是太阳高照的晴天,年均降水为150—300毫米,1月份最冷时为-27℃,7月份最热时为+21℃。

    东方省自然资源丰富,草原辽阔,景色迷人,河流、湖泊众多,水量充沛,自然区域的70%为平坦的草原地带,30%为森林地带,森林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主要生长落叶松、桦树和其他杂松。境内有 50余种野生动物,森林地带除了有喀纳汗熊、四不象、野猪、蛇、猞猁、貂等稀有动物外,全省范围内有众多的狐狸、沙狐、早獭、水獭、鹿、狼、豹子、短尾黄羊等。该省鱼类资源丰富,有狗鱼、鲤鱼、鲇鱼、花hua等20多种鱼类。

    东方省矿产资源丰富,己探明85种矿藏和142个矿产地。其中大型矿藏有:察布、乌兰混合金属、银矿藏、察干图勒特金矿、阿敦朝伦、桑金达菜盐矿、沙尔布尔德、沙尔沃斯湖盐礁、阿尔泰河玻璃砂子、石油等矿藏,同时还有丰富的褐煤、石灰石、钼、钢、红铜、水晶石、岩纹水晶、铁矿、有机盐、陶结块粘土和其他建筑材料。

    东方省的农牧业和工业都得到了综合发展。打草场面积占全国54%,适宜种植面积占22%,牧场占10%,农牧业用地1000万公顷,其中打草场、牧场面积为990万公顷,种植业面积8.65万公顷,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和蔬菜、饲料作物,年平均收获谷物3.68万吨,蔬菜 2.7万吨。全省牲畜头数为94.35万头,其中绵羊占69%,牛占15.4%,剩余部分为其他牲畜,主要经济为发展肉用绵羊为主的牧场畜牧业。

 

苏赫巴特尔省

    又称苏赫巴托尔省,始建于1941年,原名扎布赫郎特沙尔嘎省,由东方省10个县、肯特省5个县组成。1943年4月20日,为纪念苏赫巴特尔逝世20周年,蒙古国小呼拉尔将其改名为苏赫巴特尔省。

    苏赫巴特尔省位于蒙古国东南部,面积8.29万平方公里,南面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相连,国境线470余公里。西面与东戈壁省、北面与肯特省和东方省、东面与东方省分别相邻。苏赫巴特尔省辖有13个县、74个巴嘎,人口5.6万人,人口主要由喀尔喀、乌珠穆沁、和本省南部地区的达里冈嘎蒙古族组成,达里冈嘎人占本省人口的绝对多数。省会西乌尔特市,距首都550公里,人口约为1.9—2.0万。

    苏赫巴特尔省属于草原地带,海拔1000—2000米,最高峰希林博格多山海拔1777米。该省南部火成岩地区约为1万平万公里,有希林博格多、昭陶勒汗、阿勒坦敖包、阿雅巴达尔、阿斯嘎特、多会、冈干查干敖包、纳尔特等20多个死火山。自然保护区钦王格德山位于额尔德尼察干县东南 75公里处。

    该省属于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85—215毫米,风速可达6 —15米/秒。最高气温7月份达+39℃,最低气温1月份达-42℃。省内有湖泊16个,河流4条,泉水185处,饮水点1400个。在达莱布拉格、阿日淖尔、塔勒布拉格、查干布拉格、达格新、额仁陶勒盖、沃布都格、查布其日等地有多处温泉。

    该省盛产牧草和药材,有狼、狐狸、兔、短为黄羊、旱獭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矿物资源主要有铁、煤、萤石、铜、锯、钨、锌等,还有水晶石、绿松石、玛淄、大理石等宝石及沙石、耐火土、石灰等建筑材料。在该省的考古中发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文明印记,证明自古这里便有人类生活。

    畜牧业是该省的主要经济来源,1993年末计有牲畜109.86万头,其中绵羊65.73万只、山羊16.35万只、牛14.44万头、马12.0万匹、骆驼1.28万峰。在阿斯嘎特、苏赫巴特尔县培育细毛和半细毛绵羊,额尔德纳查干县培育乌珠穆沁绵羊,巴彦德勒格尔县培育肉—奶兼用牛。本省耕地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耕地主要种植谷物、土豆、蔬菜,每年收获2万吨谷物、土豆和蔬菜。

    苏赫巴特尔省企业主要有金矿、食品加工厂、塔拉布拉格矿、乌勒格印刷厂、皮革加工厂、建筑材料厂、燃料动力工厂和阿尔坦图音面粉厂等。目前货运主要采用公路,客运大部分依靠航运。全省各县均己通电话,部分县还开通了计算机网络。

 

戈壁苏木贝尔省

    戈壁苏木贝尔省始建于1995年,是蒙古国最年轻的省之一,由3个县组成,全省面积为554380公顷。省会乔伊尔,距乌兰巴托市有220公里。乔伊尔市位于连接乌兰巴托、赛音山达、扎门乌德、达尔汗、额尔敦特、苏赫巴特尔等地的铁路运输线上,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在蒙古国21个省中,该省人口最少,只有1.2万人。该省有近3000户家庭,其中的大部分都有舒适的住宅。1996年之前原苏军驻扎在此,故该省成立时接收了大量建筑 (包括较为完善的住宅)。本世纪初,在乔伊尔山附近曾修建过名为"乔伊尔库伦"的规模较大的寺庙。该省还有大小桑萨尔等旅游胜地。

    戈壁苏木贝尔位于开阔的草原地段,没有森林和河流,但泉水和小型湖泊比较多。该省有丰富的草原和营养丰富的、适合于畜牧业的各种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以旱獭数量众多,在哈拉金山还有大量的青羊、盘羊等珍稀动物及狼、野兔、沙狐、黄羊等。

    牲畜头数为全国最少,有12万头牲畜,其中绵羊占50%以上。该省依托其资源优势将会建成以牧业和铁路运输业为主的较为独立的经济区域。省内有供应东部区用煤的希伯山煤矿。省会乔伊尔有食品综合加工厂和个体小型加工厂,服务性行业较为发达。电力供应方面,该省电力部门与中央发电站直接连接,与中央、巴嘎诺尔、宝日温都尔、哈拉艾格形成了电力网络,供电可靠性强。

 

东戈壁省

    东戈壁省始建于1931年,位于蒙古南部,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南面与中国接壤,国界线有580公里。西面与南戈北面与肯特省和中央省、北面与肯特省和中央省、东面与苏赫巴特尔省分别连接。距乌兰巴托市463公里,下辖15个县,人口约5.86万。省会为赛音山达市,人口约为1.04万。该省人口的60%为劳动人口,每5人之中即有1人为在校生,13—49岁中90%以上受过小学教育,40%受过大中专教育。

    东戈壁省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垂直自然带,整个地区由草原、半荒漠和戈壁沙漠地带组成。东戈壁省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40毫米,平均风速4.5米/秒。1月份天气最冷时可达-16℃,7月份最热时可达+2O℃。

    省内有200多个湖泊,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约占利用水资源的20%,而地下水约占80%,现已探明赛音乌苏、达尔呼额布尔等地区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哈拉泰山、哈姆尔莫德、布拉格泰阿尔嘎山等附近有40多处温泉。

    该省沙树、榆树茂密,泉水丰富。有200多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牧草,南部各县的生要植物为白刺、含杏草、大黄、客瓜等,仅白刺年产40吨,同时还有动植物药材250多种,其中麻黄、甘草等为发展东方医药生产基地提供了条件。

    省内伊赫巴嘎多兰、阿日嘎兰特、塔黑阿特、博格多、博得日山、托莱特、塔日雅其、爱勒巴彦、浩雅日赞草原以及古日班巴彦、乌额格特、托呼木、乌力吉特之谷、布兰萨日勒、古日班哈沙特浩泥其、布日德纳山、达赖博木巴特辽阔的戈壁地区有很多野驴、野骡、盘羊、野山羊、黑尾黄羊、短尾黄羊和猞俐等野生动物及兀鸳、鹰、羊鸨等飞禽。生存有珍稀动物的哈拉嘎德、巴彦布拉格、希日朝鲁等10多处非常适合建立旅游景点,因其具有独特的戈壁地理景观,很久以前就有外国游客和探险家涉足。

    东戈壁省地下资源有红铜、石油、煤、萤石、雪花石膏、油页岩、石灰等200多种矿产资源,现已对探明的大多数矿藏进行了地质和经济评估,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察干哈德的金、宗巴音的石油、察干苏木尔嘎的红铜、察干哈布菇嘎的氟石、哈布哈撒尔的石墨、突希勒格的煤等,现需要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开来。

    东戈壁省的主要经济为畜牧业,计有牲畜100万头。其中绵羊50万只、山羊20万只、牛7万多头、骆驼5万峰,马7万匹,骆驼数量占全国第二位。该省可用地面积为115万公顷,其中93.1为牧场。戈壁草原地带的巴隆扎尔格勒、伊赫特、艾腊格、德尔格勒赫县80的土地为适合于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含大量腐殖质的棕钙土,满达哈县的查干查布、伊赫图县的灰腾布拉格有灌溉系统,这里广泛种植土豆和蔬菜。

    该省有粮食、肉类、饮食及动力、燃料、汽车修理等工厂。该省与中央统一动力系统相连,通过广播电视线路全省可接收电视和广播节目,多数地方有自动化电话系统,赛音山达、宗巴音、伊赫特、艾腊格等县所在地有统一供热系统,这为进一步发展工业、兴建公共住宅提供了条件。赛音山达还有污水净化系统。

    东戈壁省交通比较发达,国际铁路、电话、邮政、航空路线均经过该省,依托扎门乌德和色楞格边境口岸与国内外市场直接联系。乌兰巴托—二连浩特国际铁路竟其境内,铁路线总长500多公里。赛音山达和东巴彦之间也有100多公里的铁路线。全省约有40%以上的城镇同首都乌兰巴托公路连接。扎门乌德市位于途经该省铁路的最南端,是蒙古国与亚洲各国进行对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浩特市相邻,外经济贸易和联系的重要过境物资转运站之一。

 

中戈壁省

    中戈壁省始建于1942年,由中央省、南戈壁省、东戈壁省和前杭爱省四个省之间相互接壤的一些县组成。位于蒙古国中部,南面与南戈壁省、北面与中央省、东面与东戈壁省、西面与前杭爱省相连,面积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5.7万多。省会为曼德勒戈壁市,距首都260公里。

    该省属于戈壁草原地带,海拔990—1926米,地势平坦,形成了奥力道赫、图格赫格、诺莫根、额尔古纳河等大片连绵的戈壁区。翁根河流经该省的西部地区。有远近闻名的陶高、温格特、哈登乌苏等矿泉和伊赫嘎扎隆图伦、巴嘎尔扎隆图伦寺庙、绿洲、白塔等风景区。

    中戈壁省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2O℃,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O℃,年降水最为150—200毫米。

    本省境内除有榆树、桦树、红柳等木本植物外,还有丰富的野葱、牛花菜、甘草等药用和食用植物。野生动物有盘羊、野山羊、黑尾黄羊、短尾黄羊、旱獭、狐狸、沙狐、猞猁、狼、獾、野猫等,飞禽有羊鸨、鹰、鸿雁、鹤等。

    地下资源有铁、煤、铜、玉石、水晶、玛瑙、石墨等,现已探明有水晶、萤石、煤、铁、铜、石墨、大理石、巨石、玛瑙等矿产。

    中戈壁省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全省有148.38万头牲畜,绵羊占 54%、山羊占28.1%、马占9.3%、牛占6%、骆驼占2.6%。除饲养五种牲畜外,还饲养猪和鸡。耕地面积只有200公顷,主要种植土豆、蔬菜和饲料作物,每年约收获土豆1000吨、蔬菜60吨。

    该省有煤矿、建筑材料厂、食品加工厂和动力厂等10多家工厂。该省各县与首都之间有航空和公路运输线,铁路在该省的经济联系方面起着很大作用。乌兰巴托铁路的交通枢纽乔伦车站就位于这个省的东北部。

    中戈壁省与俄罗斯和中国各省之间正在开展合作和贸易。中戈壁省有许多公司在加工农牧业原料、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建立新型工厂和食品工厂等方面希望与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合作。

 

南戈壁省

    南戈壁省始建于1931年,位于蒙古国最南端的戈壁区,南面与中国接壤。国界线约840公里;西面与巴彦洪果尔省、北面与前杭爱省和中戈壁省、东面与东戈壁省分别相接。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省区面积之首,下辖有14个行政县,55个巴格 (乡),人口近4.7万。省会达兰扎达嘎德市,距首都553公里,人口 1.44万。

    南戈壁省位于戈壁地带,海拔1300-1600米,中部为戈壁阿尔泰山东支脉所占据,有古尔班赛汗、色布莱、瑙云、讷莫格特、给勒奔特等高山,及数百公里宽的宝尔宗、泽莫格、扎格苏吉、嘎勒巴等戈壁,还有绵延150公里的洪果尔河沙丘、自然结构独特的尧勒峡谷、栋格讷格峡谷、赫热民查布、左毛德、左拉格奈等戈壁绿洲,其地势起伏很大,最高点达3000米。

    南戈壁省有哈塔特、尼莫格图、卓楞、恩格尔布楞、塔拉哈图等冷泉和额勤根、萨拉黑图等温泉。还有帕拉图哈达、达布斯图诺尔、道斯格泉水,以及榆树绿洲、古尔班折日特、达兰布格德洞穴等风景秀丽之地。该省境内发现有距今6000-8000万年前的恐龙骨和恐龙蛋化石,有20万年前的古人类使用的新、旧石器和青铜器及古墓遗址, 6000-7000年前蜥蜴化石等历史文化遗址。

    该省属大陆性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为+3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0—+2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15—-2O℃,风速5—15米/秒,有时可达40米/秒;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133毫米。

    南戈壁省南部为沙漠土质,北部为戈壁土质。境内有金根子、龙胆、藏红花等植物,此外还有榆树、胡杨、沙棘、沙树、乡柳、柳条、桃树等250种小叶和灌木树种,沙树面积达190万公顷。野生动物有黑尾黄羊、狐狸、野骡、兔子、盘羊、野山羊、野骆驼、猞猁、獾以及鹰、五更鸟;树鸡、雪鸡、兀鹫等飞禽。矿产资源有铜、铅、锚、金、锡、铁、煤、大理石、萤石、水晶和烟纹水晶。

    该省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全省有近150万头牲畜,骆驼大约有10多万峰,山羊近44万只,二者数量为全国之最,其中优良品种有“戈壁古尔班赛汗”绒山羊,“嘎勒宾乌兰”、“哈宁赫臣呼仁”土种骆驼。牲口最大的县为汗洪果尔、色布莱、古尔班特斯、瑙木根县,汗博格多县的骆驼居首位。年产毛996.8吨、山羊绒148.4吨、肉类约4000吨。近年来,该省开始发展养猪业和养鸡业。南戈壁省土地轮耕地面积500多公顷,主要播种饲料作物和蔬菜,其中土豆种植面积41.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6.8公顷。年收获土豆160.4吨,蔬菜206.1吨,打草1500吨,贮饲料208吨。

    南戈壁省工业规模较小,只有小型的地方性食品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盐厂和煤矿。省商业部门与其他企业向接壤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区出口农牧业产品、板材、铁等制品,并进口约满足人民所需的40%日用品和各种食品。该省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该省与首都乌兰巴托有电话、电报等通信联络。全省范围内均可接收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南戈壁省利用历史文化及风景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近年来,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地的游客日益增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