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对话|冯国生教授:ALK融合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诊疗策略

 yangtz008 2018-12-09


由随着ALK抑制剂的不断研发,临床可用药物增多,如何将这些药物进行合理的排兵布阵十分重要。

「医悦汇」特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冯国生教授进行专访,分享ALK融合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诊疗策略。




访谈嘉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冯国生教授


Q

目前针对ALK融合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诊疗策略是怎样的?在ALK通路中的药物发展也十分迅猛,您如何看待恩沙替尼的应用前景?

从ALK抑制剂的研发历程来看,克唑替尼开创了具有ALK基因融合突变患者一线治疗的先河,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ALK融合基因突变的病人解决了大量临床问题,成为了第一代ALK抑制剂的代表。但相对而言,它的毒性较大,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第二代ALK抑制剂,包括艾乐替尼、色瑞替尼、恩沙替尼等,三代抑制剂则以劳拉替尼为代表,这些药物与第一代ALK TKI相比,不论是PFS还是OS都有提高。

作为新一代ALK抑制剂,我们看到恩沙替尼在ALK融合的各个位点上的抑制力更强,超过克唑替尼的抑制效果十倍之多,客观缓解率更高,疾病缓解时间更长,患者获益率更高,同时毒性更低,而且它对于神经系统的转移病灶控制率也比克唑替尼要高。因此今后临床的诊疗模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二代ALK抑制剂会在一线挑战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的地位。

根据不同的一代、二代ALK抑制剂治疗以后,如果产生耐药,我们可以选择一代和二代互为一线用药,或在发现新靶点之后联合新的TKI药物,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