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十三》,曹保平的最高作?

 野田高梧 2018-12-09

一年将尽,十二月将迎来各种各样的迷影榜单及颁奖季资源,最先看到的是法国《电影手册》的十佳。每一年《电影手册》的选择都是各大媒体和影迷们的焦点,位居第一的《野小子们》代表了法国年轻一代电影新革命下风格的成熟。从这期深焦口碑榜的榜单来看《野小子们》刚刚上榜一周便窜到第三的位置,而紧随其后位居第四名的就是《刺心》。这两部电影体现着超感官的艺术实验把电影致幻推到一个新高度。十二月的第一周还值得关注的是金球奖的提名名单,最佳影片五部提名分别是《黑豹》《黑色党徒》《波西米亚狂想曲》《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和《一个明星的诞生》,提名名单一出网友的评价和争议也不小。


影展方面,十二月更是将这一年中收获奖项的华语新电影做了集中展映和推广,北京方面可以看到艺联策划的“冬暖”系列和北京青年电影展,如果这一年你什么影展都没跑,这两个小展的确可以让你补齐华语新电影。上海方面就是2018青年导演海上影展,也同样可以看到一批华语新片。


目光再回到院线,本周口碑榜上榜两部新片,其中一部就是院线正在公映的《狗十三》,这部由曹保平导演的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影尘封了五年,终于得以与观众见面。《狗十三》一直成为华语影迷的一个谜团,这回谜底终于揭晓。因为时间的原因,再回看这部《狗十三》已经和曹保平现在的电影有很大不同,它也与当下华语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有很大不同。《狗十三》还保有以小见大的精巧,还有冷峻客观的质感,是不容错过的佳作。另外,温子仁的《海王》也已经在本周登陆院线,据说是个爆款,没有让他的影迷失望。有意思的是海外院线大热的《摘金奇缘》在大陆上映遇冷,不敌本土票房黑马《无名之辈》。


本期另一部上榜的影片是前几天在资料馆抢票抢疯了的《摄影机不要停》,有意思的是前几天资源流出后,资料馆首映完,该片的豆瓣评分从9.1降至8.6。当然从评论来看还是好评如潮,至于到底如何还需自己去检验。《摄影机不要停》所说的“One cut”不禁让我想推荐今年的另一个小片,也是一镜到底的日本电影《冰淇淋与雨声》。


深焦口碑榜第101期就介绍到这里,本周下榜影片是《编剧工坊》和《无双》,《燃烧》即将以23周上榜刷新深焦口碑榜记录保持者《大佛普拉斯》之后也将面临下榜,请喜欢的影迷继续支持,谢谢。


上期链接:从五个女演员反串的性犯罪开始...






#本期新片


摄影机不要停

カメラを止めるな!

                     

导演: 上田慎一郎
编剧: 上田慎一郎
主演: 滨津隆之 / 真鱼 / Harumi Shuhama / 长屋和彰 / 细井学 / 更多...
类型: 喜剧 / 恐怖
官方网站: kametome.net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6-23(日本)
片长: 96分钟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 -/5

IMDb: 7.6/10

豆瓣:8.6/10

深焦评分78/100


Peter Cat,深焦主编

80/100

如果说一支认真烂片的拍摄花絮很大可能会比正片还好看也总是会为正片加分的话,本片自身即是这则定律最大受益者。它当然有着不甚精致的剧本和完成度,也多少用老套迷影和励志元素煽动了观众。但确实不该忘记这只是一部二十万独立电影,导演足够聪明,扬长避短利用了这一切。它不仅登上了大银幕,它的笑声和观影氛围更是属于大银幕。



良卓月,电影学硕士,影视策划、写作者

78/100

也许可以看作视频论文,通俗易懂,工整有效,带着对拍电影这件事质朴的理想主义,适合鼓动群众。但它着力去解构和重构的只限电影制作现场,本身却听命制度,在被安排的任务里打转,消隐了作者,也消除了深度和多样性。这是一次可爱的接活儿经历,但难以为真正的电影作代言。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75/100

片场、长镜头执念和迷影情结,以及观众之间奔走相告的观影热情,几乎可说银幕内外都是属于电影本身的狂欢。作为直播时代的产物,它沿袭着三谷幸喜《广播时间》的文脉,并且在叙事与人物塑造上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后者通过枝蔓丛生与正襟危坐的反差制造笑料,本片则彻底呈现时失控的现场,从误读影像、背景介绍到实地“解谜”逐渐反转,让观众在恍然大悟中发笑。

但也正因此,这是一部很怕被剧透的电影。也许在将来的电影史上,它更多留下的只是传播学上的意义。


延伸阅读

今年日本满分电影来了



狗十三

Einstein & Einstein      

                        

导演: 曹保平
编剧: 焦华静
主演: 张雪迎 / 果靖霖 / 智一桐 / 代旭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西安话
上映日期: 2018-12-07(中国大陆) 
片长: 120分钟


观看状态:院线上映中




北美媒体Metacritics:-/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 -/5

IMDb: 7.6/10

豆瓣:7.0/10

深焦评分72/100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75/100

残酷酸楚的青春自裁,曹的导演一如既往的令人厌烦,过时和电视化,但文本是真的厉害。


把噗,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在读

70/100

电影《狗十三》或许代表了曹保平迄今为止最高的电影成就,这对于一位专心拍摄类型片的导演来说是奇怪的。更奇怪的或许是他还拍过不少电视剧,电影中却很少露出相应的痕迹。能解释的只有一点:他学剧作,教剧作,贯通他所以作品的是成熟的叙事。《狗十三》不只讲述一代人的成长故事,可以说一代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成长不是教育,从没有主动接受的姿态可言,它只有被动承受。等到时间为你抚平遍体鳞伤的痛苦,你也就成长起来的。许多观众能从电影中找到自己成长时磕绊的影子,说明了电影作为现实之镜像具有的真实性。 每一位曾经是孩子的大人,都应该看看这部残酷青春物语。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0/100

90%的我们这代人(包括我),都是这样长大的,而女主则比90%中的90%都更会反抗、行动力更强。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还是太意料之中的「曹保平式」,是完全类型化的处理——不断地直白点题「论青春之死和世界之囚」,严丝合缝、精巧准确,尤其是跑去天文馆和发现真的爱因斯坦两场戏,把“编剧思维”放明面上,也就丧失了更多况味的可能。这种编剧和导演的思路搭配,还是更适合去拍犯罪类型片。






#上期新片


野小子们

Les Garçons sauvages

                              

导演: 贝特朗·芒蒂格
编剧: 贝特朗·芒蒂格
主演: 保利娜·洛里拉德 / 维马拉·庞斯 / 戴安·罗赛尔类型: 剧情 / 悬疑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9-04(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10分钟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71/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6/5

IMDb: 7.0/10

豆瓣:6.8/10

深焦评分86/100


文森特九六 90/100

只有庸才和没有独立思想的人才会去找寻更好的“现实主义”,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同“传统”的法国电影“断绝关系”,大概是对贝特朗·芒蒂格和扬·冈扎乐兹这群法国新生代“异人”导演的最精准的定义。与冈扎乐兹“新舞台”风格不同,芒蒂格用“人造美学”来建设自然主义,以此实现了最大的叛逆和颠覆,在对色情元素所具有的号召力和破坏性探索方面,芒蒂格也要更随性与自由。不过,暂时认为这群导演最合适的创作体量还是短片,两个小时的“漫长旅途”还是会让他们不由自主的考虑起“内容”来。


南乌 85/100

依稀可见Jean Vigo和Cocteau精神的还魂,又具有Fassbinder和Bunuel的破坏性。镇定的美学将一切环境处理成布景,连岛上的丛林都像是人造的。此时人也作为“道具”存在,阳具掉落和乳房迸发显得如此轻易。他们欲望的源泉TREVOR神似Damien Hirst的钻石骷髅,一种发光的来自死者的凝视。William Burroughs射杀妻子后也曾面临这道目光。Bertrand Mandico说他想要融合Burroughs和Verne,我想他做到了。


Ada的B计划 82/100

表现力近《午夜狂欢》后半部,冲击力十足,并有着更整体性的结构,不过尽管视听与想象力享受,其建构复杂的内容却似乎自带隔膜,个人难以在观影时完全投入如此“设计”,作者只为观众余留了“观看”的空间。


延伸阅读

《手册》十佳合谋下,法国电影新革命

一种法国新电影的诞生



不留痕迹

Leave No Trace 


导演: 黛布拉·格兰尼克
编剧: 黛布拉·格兰尼克 / 安娜·罗塞里尼 / 彼得·罗克
主演: 托马辛·麦肯齐 / 本·福斯特 / Jeffery Rifflard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1-20(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 109分钟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88/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7/5

IMDb: 7.2/10

豆瓣:7.6/10

深焦评分 76/100


良卓月 86/100

和角色的存在状态及表演方式相似,故事的所有戏剧冲突也被藏在潜层,让影片由内而外地具有“不留痕迹”的气质。它干净、朴素、没有攻击性、不刻意渲染或煽动情绪,但分明在向主流社会进行着有力的反抗。也许在今年集中对类型(遗传厄运)与技术(网络迷踪)创新的圣丹斯环境中显得不够激进亮眼,但它大程度地保留着这个电影节传统的独立气质。



文森特九六 65/100

导演《冬天的骨头》时的个性几乎不见踪影,格兰尼可的拍摄和凯莉·理查德颇为相似,然而能力实在无法相互比较,过分依赖于剧本,导演的工作亦局限于对演员的调教,对影像的感知与对调度的理解皆非常之平庸,唯一能够欣赏的大概只剩下创作心态了。







#濒临下榜



燃烧

버닝

                              

导演: 李沧东
编剧: 李沧东 / 吴正美 / 村上春树
主演: 刘亚仁 / 史蒂文·元 / 全钟瑞 / 金秀京 
类型: 剧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18-05-16(戛纳电影节) 
片长: 148分钟


观看状态:已带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89/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0/5

IMDb: 7.9 / 10

豆瓣:8.0 /10


文/Luxuan


电影《燃烧》是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第六部电影作品。作为作家出身的李沧东,一直因着其电影中的丰富内涵和“作者性”为影迷所喜爱。


从叙事上看,新作《燃烧》采用了李沧东一贯的外聚焦型叙事结构,风格极为冷峻克制,写实主义的内部渗透出不动声色的含蓄诗意。不同于以往作品的,是其中散发出的神秘模糊的气质。当我们观看影片时,如同漂流于冰山前:轻而易举地看到那漂浮于水面的冰山一角,若稍加细心,似乎可窥见那潜伏于水面之下的庞大冰体;抑如置身于塑料棚前:窥见了问题的根源就在那里,又似乎什么都不存在。


李沧东借用了燃烧——这一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中的重要符号,以电影中的空间——房子、车子和餐馆酒吧表现出和《烧马棚》同等触目惊心的贫富差距,他似乎有意忽略小说的精髓——复杂性。福克纳在小说中将贫穷与富有、颠沛流离与平稳安逸、古老的怨恨之火与看似无辜的受害者相互交织,让它们凝固于胶着状态,呈现出一片灰色地带。


处于故事核心位置的男孩沙多里斯被这些矛盾不停地撕扯着,为焦灼所啃噬。事实上,处于故事核心位置的人内心作出的抉择对于作品的整体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核心人物在矛盾中无法作出偏向任何一方,才是作品格局最大之时,也是一部影片价值的峰尖,因为世界就是如此难以理解。李沧东虽借用了《烧马棚》的核心符号,但却在故事皮囊和灵魂层面更为靠近村上春树的《烧仓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