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00万字《二十四史》浓缩成的10句话,掌握了它,受益终生!

 胡冬儿默 2018-12-09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语出战国卫·荆轲《易水歌》。萧萧:形容风声。易水:在河北省西部。秋风萧萧地吹啊,易水凄寒,壮士从此一去啊,不再回还!以景衬情,表示出勇士的诀绝之志。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表示某种带有悲壮色彩的离别;或只引前一句表示悲凉的心境;或只引后一句表示去而不返。

二、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南齐书·文学传论》。如果没有通变创新,就不可能成为一代英雄。

4000万字《二十四史》浓缩成的10句话,掌握了它,受益终生!

三、学古不泥古。

《唐书·孙思邈传》。学习古人,就不要不泥于古人的礼法。

四、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如,好像。鸡肋骨没肉,不吃丢掉好像有点可惜,但吃起来又吃不到什么东西。此以鸡肋为喻,说明曹操撤军不忍、进军无益的心理。后世引用此句,多比喻某件事、某样东西放弃觉得可惜、不放弃又觉得不值得的心理。

4000万字《二十四史》浓缩成的10句话,掌握了它,受益终生!

五、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出自汉·司马迁《汉书·陆贾传》。国家安定的时候,就应当注意发挥丞相的作用。国家安危的时候,就应当发挥将领的作用。

六、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沉传》。冰块与炭火都不会说话,但哪个冷哪个热,人人皆能感受得到。此以冰炭的客观性质为喻,说明客观事实是改变不了的道理。

4000万字《二十四史》浓缩成的10句话,掌握了它,受益终生!

七、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

出自南朝梁·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大雁、天鹅筑巢于高大的树木之上,晚上才能有栖息的地方;鳖和鳄鱼钻穴于深水之下,晚上才能有归宿之处。此以鸟鱼为喻,说明人的趋舍行止应有适当的归宿。

八、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边让传》引古语。用能容一头牛的大鼎煮一只鸡,水放多了,则淡而无味不能吃;水放少了,则又煮不熟鸡。此以牛鼎烹鸡为喻,说明大材小用之不宜的道理。

4000万字《二十四史》浓缩成的10句话,掌握了它,受益终生!

九、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陆贾列传》。在马上取得天下,难道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这句话说明武力可以去的天下,但是不能通过武力来治理天下,而是应讲究治术。

十、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杜预传》。就像是劈开竹子一样,劈开了几个竹节,下面各节就都容易剖开了。此以剖竹为喻,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主要矛盾解决后,其他问题就都容易解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