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现在的年轻人对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无感?

 李功随 2018-12-09

依照我们的大传统,教师这个职业一直都是较为受尊重的。但是,从近些年来看,每当有“年轻教师”离职时,总能触发人们的“强势围观”。

坦白讲,我们的传统里对于职业的考量,太过于倾向“虚化的精神标签”,无论是医生,还是老师,就好像必须要“无限奉献”才算称职。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有“功利心”,要不然就会被周遭诟病,认为“不称职”或“不合格”。

平心而论,现今人们对“教师的评价”明显比过去十年,二十年要差很多。当然,这不是说现在的老师们就真的做得很差。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家长们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的孩子期待也越来越高。

事实上,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硬件,还是老师的教学水平,都应该远超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标准。只可惜,通常人们一谈起教师的“责任心”,就总喜欢拿过去的事例做比较。久而久之,在普遍的意识里,就形成一种“现在的老师都不怎么负责任”的逻辑,而这也成为当下教育中,触发家长和老师冲突的一大症结。

我们不否认,一些老师确实是因为“工资太低”和“职称难评”选择离开讲台。但是,如若一个职业中,物质和精神双向失衡时,可能就真的会让一个人失去坚守的情怀。如今的老师,除却在官方序语中依旧崇高,可回到现实的壁垒里,家长的不买账,孩子的不尊敬,再要加上待遇不理想,自然就会远走高飞。

所以,无论是一些年轻教师的离职,还是年轻人对于教师职业的无感,都并非是偶然性的。从更为宽泛的层面上看,除却教师职业的评价和待遇因素外,现在的年轻人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宽泛。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教师这个职业也被奉为“铁饭碗”,只要自己勤恳教书,就可以守着一辈子有饭吃。毕竟,在普遍生活情况都不太好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份体面的,能吃饱饭的职业,大概就是那个时代中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因此,就算是一个“临时工”教师,在那个时代也是“很吃香”的。可恰恰是这样,在大传统的笼罩下,人们还是会过分的强调职业精神的存在,而把职业对于个人的意义近乎隐匿。这种反差的描述和氛围中,也正是人们所怀念的那种精神上的虚妄。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应该是最高层次的褒奖。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种褒奖并不关心。无论是大都市里的年轻教师,还是山区支教的年轻教师,他(她)们除却关注自身的生活困局,几乎无暇顾及这些精神层面上的意义。

很多年轻教师面临组建家庭,但是比起物欲的高涨,面对微薄的固定薪酬,几乎很难安下心来耐心教书。三四线城市的老师相对还好一些,工资虽然低,但是物价房价还能将就应付。一二线城市就较为艰涩起来,除却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消耗,想要安定下来组建家庭,确实很不容易。

这种现实的严酷之下,但凡一个年轻人没有足够的生活支撑,就很容易放弃理想,丢掉崇高,选择更适合生存的方式。说到底,教师这种职业,越来越被扁平化,它对于所从事其中的个人而言,就是一份谋生的职业。至于别的意义就算有,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很关心。

当然,这种消极的认知,也不是个人造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这属于时代进化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因为,如老师,医生,手艺人等精神内涵丰富的职业,其实都遇到类似的窘境。从根本上看,人们不是看不上职业,而是处在一个物欲为尺度的时代,精神本身的重量被消解的结果。其中,最讽刺的一点是,人们虽然觉得靠劳动挣钱很光荣,但是真到自己头上时,却觉得不能忍受。而我们对于老师的认知也是如此,同样陷入“看起来很美”的尴尬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