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部的结构—皮肤

 zskyteacher 2018-12-10

临床上大多数背部疾病都表现为腰背痛,伴有或不伴有相关下肢疼痛、无力或麻木。因此,以前人们多把注意力集中于腰背部(腰骶部)的解剖学。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背部”一词将包含整个躯干后部及颈后部该区域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解剖结构却经常被忽略。

背部的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深部的筋膜层及肌肉组织。深部“真正的”或中轴的肌肉位于其自身的筋膜“架构”所组成的间室内。肌肉及筋膜所附着的骨架不仅包括中轴骨如脊柱和枕骨,还包括胸骨、骨盆及肋骨。

皮肤

躯干背部的皮肤很厚,保护性好,但辨别觉较差。背部的大部分浅筋膜较厚,富含脂肪。在中线处,它与深筋膜层紧密连接,在颈部尤其明显,但越向侧方这种连接越薄弱。颈后部皮肤比颈前部的厚,但比躯干背部皮肤薄。躯干体毛的数量、质地和分布因性别、种族和个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体毛的走向分布见下图。

皮肤的张力曲线在颈和腰骶部呈水平走行,但在胸部形成了两个相邻的圆周(见下图)。

皮肤的神经支配和皮节

颈部和躯干背部的皮肤由脊神经的后支(dorsal ramus)支配。

在颈部和上胸部(下至第6胸椎)的皮肤受这些后支的内侧支支配;而在下胸部、腰部和骶部则由其外侧支支配。涉及的脊神经包括C2-C5,T2-L3,S2-S4及Co1。它们的皮节分布范围,见下图所示。相邻皮节有一半区域的皮肤接受神经的重叠支配;这些后支支配的皮节与前支所支配的皮节区域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在宽度和位置上也略有不同。

皮肤的血液供应及淋巴回流

躯干背部皮肤的血供来源主要是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的肌皮支(见下图),这些血管均与对应的脊神经后支伴行。另外,其血供还来自于浅表(非固有的)背部肌肉的供血动脉。肩胛骨区的皮肤由肩胛上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肩胛下动脉供血。颈后部的皮肤主要由枕动脉和颈深动脉供血。颈浅动脉和颈横动脉则供应颈下后部皮肤(Cormack与 Lamberty,1994).

颈后部皮肤的静脉汇入枕静脉和颈深静脉的属支。躯干背部皮肤的静脉通过肋间后静脉和腰静脉(lumbar vein)汇入奇静脉系。

颈后部皮肤的淋巴汇入枕淋巴结、颈外深淋巴结和腋淋巴结(见下图)。躯干背部皮肤的淋巴则汇入肩胛下淋巴结和腹股沟外浅淋巴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