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石汤 (方源)《吉林中医药》 (组成)金钱草20克,柴胡12克,茵陈30克,郁金10克,枳实10克,玄胡10克,鸡内金10克,白茅根20克,茯苓15克,大黄10克,赤芍10克,车前子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主治)胁痛(胆石症)。证见胁痛,或右上腹疼痛,口干口苦、发热、黄疸,纳呆,腹胀,厌食油腻,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按语)本方证以胁痛,口干苦,腹胀,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二、广I 号胆石汤 (方源)《广州中医学院黄耀燊验方》 (组成)柴胡18克,郁金15克,姜黄5克,川楝子15克,延胡索12克,木香24克(后下),芒硝12克(熔服),土茵陈30克,金钱草60克祛寒湿中药,大黄12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疏肝利胆,排石,清热利水止痛。 (主治)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温热型偏热者。 (按语) 本方证以右上腹疼痛胀闷,呕吐,口苦咽干,大便干硬,苔黄腻,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本方曾载于《外科学讲义》。 三、广 号胆石汤 (方源)《广州中医学院黄耀燊验方》 (组成)金钱草30克,土菌陈30克,威灵仙30克,郁金15克,柴胡12克,姜黄5克,枳壳15克,小青皮9克,木香24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舒肝理气,利胆排石。 (主治)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气郁型。证见右上腹部隐痛祛寒湿中药,口苦咽干,不欲饮食,气胀嗳气。 (按语) 本方证以右上腹隐痛,口苦咽干,气胀,嗳气,脉弦为辨证要点。 本方曾载于《外科学讲义》 四、芍草元胡汤 (方源)《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炒白芍10克,炙甘草20克,玄胡索15克,川楝子20克,柴胡15克祛寒湿中药,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疏肝解郁,缓急止痛。 (主治)腹痛,证见上腹疼痛,时至腰背部及肩部,恶心呕吐,脉弦。 (按语) 本方治证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脉弦为辨证要点。 本方可用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五、清热利湿排石汤 (方源)《中年保健知识》收载。 (组成)金钱草30克,郁金9克,茵陈30克,黄芩9克,枳壳9克,木香6克(后下)大黄9克,芒硝9克,银花15克,鸡内金9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可服1-2剂。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主治)肝胆湿热胆囊炎与胆石症。证见起病急剧,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厌食,口苦咽干,口渴,寒战高热,发病后2-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六、龙胆消炎汤 (方源 )《良方大全》 (组成)龙胆草6克,柴胡6克,淡吴茱萸3克,茵陈30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郁金9克,藿香9克,蒲公英30克,金钱草30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1-2剂。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止痛。 (主治)肝胆湿热胆囊炎与胆石症。证见起病急剧,右腹剧痛,恶心呕吐,厌食,口苦咽干,口渴,寒战高热,发病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祛寒湿中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七、行气解郁排石汤 (方源)《中年保健知识》收载 (组成)金钱草30克 ,茵陈30克祛寒湿中药,郁金12克,白术10克,枳壳10克,青皮6克,木香6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1-2剂。 (主治)肝胆气结证胆囊炎与胆石症,证见右上腹间歇性闷痛或隐痛,时或绞痛,间歇时如常人,口苦,恶心,食欲不佳,或食后脘痞,黄疸,尿黄,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八、柴芍郁金汤 (方源)《新医学杂志》 (组成)柴胡10克,白芍20克,郁金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枳实10克,法夏10克,干姜6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疏肝理脾,行气止痛,排石。 (主治)腹痛(胆囊炎、胆石症)。证见右上腹部疼痛拒按,寒热往来,口苦口干,尿黄,便秘或黄疸,口渴,躁扰谵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按语)本方证以右上腹疼痛拒按,寒热往来,口苦口干,舌红,苔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