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彝族那氏土司

 镇疆九洲 2018-12-10

源出云南彝族罗婺部族,是彝族六祖德布德施的后裔,

由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那,在明朝时期出任沅江军民府土知府。

那氏土司源于彝族,出自明、清时期云南彝族那氏土司,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那氏土司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开始担任知府之职,其世系为:

那直→那荣→那邦→那中→那瑞→那祯→那璲→那靖→那端→那钦→

那宪→那鉴→那从仁→那恕→那天福→那嵩,

一直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被撤消知府之职。

 

到了清朝时期,又有一支那氏土司出现。

该支那氏土司原为明朝时期凤氏土司的后裔。

自明朝凤继祖叛乱之后,明朝政府实施改土归流,

流兵开始在云南武定境内到处追缴其残部。

凤氏余部于明万历年间逃往武定西北,为躲避追杀,分别易姓为那氏、李氏。

易姓后的李氏逃往武定县环州一带,建立起了后来的李氏土司家族;

而逃遁往万德地区方向的那氏,先在大黑山安营扎寨,后由于该地气候寒冷,

且缺水短粮,故而从大黑山搬移至万德滑石板山坳的大寨子。

清康熙末年,该部首领那备从大寨子迁入万德村,建起了土司城堡,

成为当地著名的那氏土司,万德乡万德村是那土司政治权利中心,

为土司城堡所在地。

清朝时期,那氏土司制共沿袭了十代:

那天凤、那备→那德洪→那嘉猷→那显宗→那振兴→那嘉猷→那仁安→

那靖保→那安和卿。

其统辖的范围大致为武定县北部大部,东至今禄劝老过,南至武定县城北,

西至金树沟,北至金沙江沿岸以四川会理为界。

民国以后,那土司势力渐衰,西南面已逐渐被分割出去。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经过万德自乌、马德平人民反土司起义后,

南面辖区又再次缩小,所辖范围为万德乡、己衣乡全部,发窝、田心、

东坡乡部分村寨。

彝族的两支那氏承袭明皇所赐姓氏,并在明朝时期有融入白族者,

主要分布在大理、凤庆一带,世代相传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