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位于云南大理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巍山县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从元代开始,巍山县便设土官治理,在明代,巍山沿袭元代土官制度,直至清光绪二十三年为止。在民国初年,正式改土归流,废土设县,设置流官。巍山是云南三大土府之一(其余二家为丽江纳西族木氏土知府以及元江傣族那氏土知府)。 巍山县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明清两代在巍山设置蒙化府,由彝族上层左氏世袭土官,历经两朝,时间长达500多年,直到民国初年才统一划县。建国后设立巍山彝族自治县。巍山县由于是云南省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巍山的土司制度的研究并不完全。关于巍山土司制度的研究对于研究云南土司制度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大理巍山十分漂亮,千年古镇 一、关于“蒙化”巍山的土司制度设立于明洪武十五年,沿袭元治定名为蒙化州,推行土司制度,并且任命彝族首领左禾为土知州。在说到土司制度建立之前,我们对蒙化州的沿革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蒙化州此名自元代已有,在《元史》中处处可见蒙化州一名,亦对蒙化州的沿革有所论述。如
在之前,巍山为蒙舍诏,是南诏国的发源地;到了唐代设州,命名为阳瓜州;后来大理国征服此地,将其改名为开南县,后期设立蒙舍镇;在元征服大理国后,设立蒙舍千户所,隶属于大力上万户所,元十一年设立蒙化府,十四年设立蒙化路,二十年降为蒙化州,属大理路。蒙化州的称呼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巍山胜景——巍宝山 蒙化州在明代升级为蒙化府。蒙化府的范围大约是:
其范围大大超过现在的巍山彝族自治县的范围,甚至包括了南涧彝族自治县。 巍山古城 二、初代土司——左禾蒙化州的土司制度设立于明洪武十七年。蒙化州的平定有赖于明代对于云南的征服。在洪武年间,“傅友德等平蒙化府邓川州”,大明将自身的势力扩展到了云南。蒙化州第一任土司为左禾。左禾本人是大理府蒙化州罗罗(彝族先民)人。他得以成为第一任蒙化州土官的原因是他在明朝平定云南时率部归附有功。 据记载:
另有《明史》记载: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左禾本人为彝族首领,父亲为左青罗,他们是彝族中的摩牙里人,在大理蒙化州中的彝族之中为有地位的上层人物,我们可从他可以“率领族人”,“召集亡散”中可以看到,他本人在当地彝族是有一定的号召力。 其次,左禾首先是在明朝征讨云南时率先归附,得以统帅九部部落;后来高天惠叛乱,左禾率领彝人为“先登”,因为作战英勇并且在收拢农民、归化人心方面有一定的作为。 巍山古城门 洪武十七年,左禾被任命为蒙化州的判官,由此蒙化州的土司制度正式建立。洪武二十三年,在蒙化府设立卫所,并且委任李聚驻守,也就是说在此时左禾并非是此地唯一的统治者,他的权力受到当地卫所的指挥僉事的制约,因此可以保证明王朝在此地的统治,通过驻兵,形成了一种对当地土官的权力的制约。 在永乐九年,左禾曾经去到京城朝贡,进贡云南等地的战马。处于边陲地区的左禾的这种举动,一方面代表了他本人对于永乐王朝的一种归顺与顺服;另一方面,也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求取更高职位的一种举动。在这次朝贡之后,左禾被任命为当地知州,权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为日后左氏家族得以世袭土官一职,巩固自身地位奠定了基础。 左禾为左氏家族统治蒙化地区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正是通过左禾,左氏家族得到了明王朝的承认,成为了蒙化地区的第一任土司。后来左氏家族得以世袭土官一职,仰靠左禾之子左伽的功劳。 三、二代土司——左伽左伽为左禾之子,承袭知州,从左伽开始,左氏家族才真正成为了长久统治蒙化地区的土司家族。 左禾随着年龄增大,身患疾病。于是让“嫡男左度替职”,但是左度“启程间被人杀死”。在这种情况下,左禾让左伽继承了知州之位。永乐十三年四月正式下旨:“准他替了,钦此。此后左伽本人精于政务、军务,职位得到多次提升。 正统五年,左伽被提升为“临安府同治又掌州事”,后左伽又“征麓川有功”,且在征麓川一战中“战于大侯,功第一。”,“斩级独多”,在这次征战之中,左伽“逮事累朝,用命无替,当其靖寇乱从调遣,蒙犯险阻,斩将攀旗,宣劳效忠。”,在战斗之中,左伽战斗英勇,多次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因为他的表现,他被升为“三品散官亚中大夫仍升知府掌州事。”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后来左伽上书皇帝称:
在左伽的努力下,正统十三年六月,将蒙化州改为蒙化府,命令左伽也“因麓川功进秩知府州,犹大前也。”担任知府,且“以伽为知府世袭”。左伽掌印管事一直到天顺五年,使得左氏家族正式成为蒙化府的世袭土司家族。 左伽为左禾之后的第二代土司,左伽本人智勇双全,有勇有谋,在战场之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他本人的功劳使得蒙化州成为了蒙化府,他本人也升职为了知府,此后时代世袭知府,使得左氏家族成为了蒙化府当地的世袭土司家族。 巍山美景 四、从左铭到左文臣天顺五年,由于左伽年老体弱,需要传位。起初左伽想让自己的儿子左刚继承知州位子,但“伽之子刚未袭而蚤逝,遗子琳瑛。于是便让左伽的孙子,左刚的儿子左琳继位,“孙左琳替职”。。左琳一直干到了成化四年,左琳也早死,但是左琳没有后代,于是便让左琳的弟弟左瑛继承了位子。“琳亦未袭而早逝且无胤也。遂以瑛绍焉。” ”在成化四年,三司会奏亲弟左瑛应袭。”左瑛本人得以当上知州的位子纯属机缘巧合,但他在上任之后却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韧性与干劲,不论是在平息匪患、还是在安抚民众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勤奋,最后竟然是积劳成疾,因病而死。 大理风光,巍山独好
左瑛死后,左瑛的儿子左铭继承了知州位置。左铭继承了其父的风范,在工作中认真努力,最后也是积劳成疾而死。
左铭死后,将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左祯。左祯本人重视礼教,是一个被深度汉化的汉人,这种形象在《凌溪先生集》中作者与左祯的谈话可以看出,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左氏家族已经逐渐汉化。
左铭之后,左文臣承袭了这个位置。 从左禾到左伽到左文臣,蒙化府土司的位置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左氏家族手中。 五、总结在明代,从左禾开始,左氏家族便牢牢靠近中央,保持着一种对于中央的顺从态度,得到中央信任,维护自身的权益。左氏家族也得以生存并且发展壮大下去。个人认为左家土官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以血缘为纽带,代代传承。我们可以看到,左家保证自身传承的最好办法就是用血缘为纽带,在这其中,既有兄终弟及,也有父死子继,这样保证了土司的位置始终为左家人所掌控,有效地控制了蒙化,维护了自身的统治。 2、对中央表示一种归顺服从态度。不同于诸多出尔反尔的土司,左家始终对中央表示一种归顺与服从的态度。从左禾归降明军、配合平叛、主动进贡;到左伽的骁勇善战;再到后人的勤勤恳恳。他们每一个人都依靠自身的行为像中央表达自身的决心,以求得到中央的信任。 3、汉化程度逐渐加深。左家土司从最初的骁勇善战的土司形象,变成了为政一方的土司形象,最后已经变成了接近汉人士族土司形象,可以说在这种转变之中,体现了左家人已经逐渐褪去了少数民族的野蛮外衣,变成了云南新式的文人阶级,并且伴随着的是他们汉化程度的加深。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