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贸理论》期末复习

 昵称m5Gu5 2018-12-10

第一章


◆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称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的分类

  ①按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

  ③按国境与关境划分:总贸易、专门贸易

  ⑥按参与贸易国家的多少划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多边贸易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一)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二) 国际贸易是各国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三) 国际贸易是各国增加财政收入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四) 国际贸易是各国进行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

 

◆绝对成本论的含义(p18)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第二章(p22)


◆要素比例学说


第三章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内容:产品差异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论


第六节  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p59)

◆贸易自由化的新表现:

  ①关税大幅锐减

 ②非关税壁垒的降低或撤销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保护主义浪潮及特点:

  ② 限制进口的措施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②“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在经济方面,各经济发达国家加强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外汇倾销等措施,向出口厂商提供各种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鼓励出口。

  ③西欧国家的贸易壁垒由国家壁垒转向区域性壁垒

  ③ 广大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伤害

 

第五章(p78)


第一节 关税措施

◆征收关税的目的:

  ①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

  ②保护本国的工业生产和国内市场


◆关税的种类:

 ㈠进口税:进口税按照税率征收幅度可分为最惠国税率、普通税率、特惠税率和普惠税率四种

 ㈡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㈢过境税:又称通过税,它是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㈣进口附加税:一些进口国家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之外,还根据某种目的的再加征进口税。通常把前者叫做正税,后者叫做进口附加税。


◆进口税分为①反补贴税  ②反倾销税  ③差价税


◆征收关税的方法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计算公式:

从量税额=商品数量*从量税率

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


◆通关手续通常包括申报、验货和放行三个基本环节。


第二节  非关税限制进口措施(p86)

◆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具有以下特点: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限制程度更严、更有效;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歧视性。


◆非关税壁垒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一种:

 ㈠进口配额制:

  ①绝对配额:a全球配额   b国别配额

  ②关税配额

 ㈡“自动”出口配额制

 ㈢进口许可证制

 ㈣外汇管制

 ㈤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

 ㈥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㈦各种国内税

 ㈧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㈨进口押金制度

 ㈩海关估价制度

 (十一)限制进口的其他措施


◆第三节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p91)

 ㈠鼓励出口措施 ①出口信贷  ②买方信贷

 ㈡出口信贷担保制

特点:担保金额大;担保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整个出口贸易中,国家信贷担保额比重不断增加;国家出口信贷担保基金不断扩大。

 ㈢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㈣商品倾销

 ㈤外汇倾销

 ㈥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㈦其他措施

 ㈧建立经济特区:①自由港  ②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储物流区。 ③出口加工区  ④自由边境区  ⑤过领区,也叫中转贸易区

 

第七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㈠按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

  ①优惠贸易安排  ②自由贸易区

  ③关税同盟  ④共同市场

  ⑤经济同盟  ⑥完全经济一体化

 ㈡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①水平一体化  ②垂直一体化

 ㈢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

  ①部门一体化  ②一体化

 

欧盟:其成员国已达到27个,是当今世界上生产国际化、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体化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p131)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静态效应集中于分析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①规模经济效应

  ②竞争加强效应

  ③投资刺激效应

  ④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

  ⑤加速经济增长效应

 

第八章    国际贸易行为的约束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p162)

◆《世贸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关贸总协定。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及职能


◆二、世贸组织的决策制度

    2/3通过规则

    3/4通过规则

世贸组织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㈣理事会及下属委员会


◆㈥四个隶属部长会议的委员会

 

第九章  国际贸易术语(p177)


◆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一方面表示交货条件,另一方面表示价格的构成,特别是货价中所包含的从属费用

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p179)

以装运港交货的三种术语FOB,CFR和CIF在实际业务中最为常用。


◆CIF(成本运费保险费):在装运港船上交货,交给承运人;货越过船舷后风险转移;运费由卖方负责;卖方负责保险;卖方负责出口关税,买方负责进口关税。 

使用CIF术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于风险与保险问题。2.单据的重要性问题。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p210)


◆国际贸易对商品品质的特殊要求:

1. 国际贸易商品要适应各国销售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2. 国际贸易商品要适应各国销售市场的季节和其他自然条件。  

3. 世界各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宗教与文化特点,这是中国际交往中必须尊重的。  

4. 国际贸易商品要适应进口国政府有关法令和条例的规定。


◆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 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

凭样品买卖又可分为凭卖方样品买卖和凭买方样品买卖两种情况。

(二) 用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

1.以规格、等级或标准表示商品品质

凭规格买卖、凭等级买卖、凭标准买卖

2.以商标、牌号或产地表示商品的品质

3.凭说明书表示商品的品质

 

◆品质公差是指被国际同行业所公认的、或买卖双方所认可的产品品质差异。

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在合同中规定的、允许卖方所交货方物的品质出现差异的幅度。


◆完整的溢短装条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机动幅度、选择权、超过或不足部分的计价方法(p226)


◆集合运输包装主要包括集装包、集装袋、集装架、集装箱和托盘

集装箱的载重系列为5吨、10吨、20吨和30吨四种


◆运输包装标志可以分为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与警告性标志三种


◆中性包装(p233)分为定牌中性包装和无牌中性包装


◆包装条款(p234)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创汇率(p237)


◆进出口商品的作价方法(238)

 (一) 固定价格

 (二) 暂不固定价格

 (三) 部分固定价格,部分暂不定价

 (四) 暂定价格

 (五) 滑动价格


◆几种常用价格的换算(p241相关的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的主要指标(p247)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创汇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