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上博这个最大规模董其昌展览,我做好了这份攻略

 喜来乐A 2018-12-10

  昨天中午,趁着整个上海朋友圈被初雪刷屏的空隙,我进入了上海博物馆。

  

  自打前几天,上博这个“大陆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大展”揭幕以来,即使是这么冷的冬季,上博人人人人的排队模式又轰轰烈烈的开启了。

  为什么要排队看董其昌?因为展览规模是空前的,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同时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作品共计154件(组),有几家机构是首次向上海博物馆借出藏品,连东京国立博物馆企划部长富田淳都说“这个展览的规模超过了2017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策划的董其昌展览。”

  

  展览也不只是有董其昌作品,还有围绕着董其昌的一大串名字,简直就是古代书画的一场盛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首次向上博借出了王羲之的《行穰帖》,国内博物馆也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宝贝出借:浙江博物馆首次将黄公望《剩山图》(《富春山居图》前段)出省外借,还有天津博物馆藏王羲之《寒切帖卷边》,辽宁省博物馆藏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出借宋徽宗《竹禽图卷》、郭熙《树色平远图卷》;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颜真卿 《楷书自书告身》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惠崇 《江南春图》卷(原名溪山春晓图);当然还包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怀素《草书苦笋帖》、五代董源《夏山图卷》等一批古代书画的经典名作,全都现身啦。

  

  看我,就光敲出这些作品的名字,心里就好激动。

  

  由于借展的展品展期各有不同,所以媒体就说,恐怕四次才能看齐整个展览。四次不是信口开河,确实作为154件(组)展品的大体量,你要想在一次全部看完消化掉,根本不现实。

  

  我记得2017年,我匆匆路过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去看董其昌展览,但是走马观花一圈下来,我甚至没记住什么。

  

  所以昨天回来,我仔细我想了想,如果真要去上海看四次,我到底应该怎么看?

  

  奉上我的攻略以作参考:

  

 谁影响了董其昌? 

  第一次,我会先去看上博和别家博物馆的宝贝,看看有哪些人影响了董其昌,这些集中的都是董其昌的古书画鉴藏,包括其师友在内,曾经鉴藏并对他们的画学理论、创作探索产生影响的晋唐宋元等大家名迹。


  比如:

  浙江博物馆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

(只出现在上半场至2019年1月22日

  《剩山图》的名气够大,大到我都可以不用文字再解释它的珍贵之处了吧。 

  天津博物馆 王羲之《寒切帖卷边》

  唐摹王羲之草书寒切帖卷,该作品是唐代钩填本,较完整地保存了东晋时王羲之的书法风貌。 

  这件书法作品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是研究王羲之书法及其各种刻本的宝贵资料。

  卷尾有明代董其昌、娄坚题记。曾经南宋绍兴内府、明代韩世能、王锡爵、清代王时敏等人鉴藏,是流传有序的书法艺术珍品。

 辽宁省博物馆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展期:2019/02/05- 2019/03/10)

  《夏景山口待渡图》被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此作曾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相继为明代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和清内府收藏,民初被末代皇帝溥仪挟逃出宫,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国宝。

  董其昌提此卷的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元代鉴定家柯九思在卷后题:“右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宋徽宗《竹禽图卷》

  宋人花鸟画都是以小品画见长,又以精细而见功。此画也不例外。在粗略的崖石间伸出两枝翠竹,一上一下形成一个侧着的“V”字。

  

  画幅的右侧有徽宗的签押并钤有“御画”印。画卷后有元赵孟頫、明朱棡、项元汴,清宋荦、张之万,近代张大千的鉴藏印,汪砢玉《珊瑚纲》、陈继儒《妮古录》着录。赵孟頫在卷后的跋中指出“此卷不用墨描,粉彩自然。”

  郭熙的《树色平远图卷》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借出另一件收藏:宋代画家郭熙所绘的绢本墨笔山水画《树色平远图卷》,该画为郭熙所擅长的手法描绘秋山平远景色,表现了深秋郊外的优美景象。整个景物清寒枯硬,其境界清旷平淡。画面以平远布局,构景简洁,开阔而均衡。

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颜真卿 《楷书自书告身》卷

(展期2018/12/07-2018/12/23)

  《自书告身》是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之告身。告身是古代授官的文凭,相当于后世的委任状(任命书)颜真卿写这篇告身时已是七十二岁高龄。他的书法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该帖端庄朴厚,苍劲有力,用一种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为其晚年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 惠崇 《江南春图》卷(原名溪山春晓图)

  宋代画家惠崇的画作《江南春图》,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但崇山叠岭,云气蒸腾,亦显境界深幽,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其意境又空灵渺远。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王羲之《行穰帖》

  《行穰帖》为唐代双钩廓填王羲之草书作品,2行,15字。《行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这是王羲之草书中最为奔放爽畅之作,显示着其书笔势由内擫向外拓的迹象。其字与字大小悬殊前所未见,且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开王献之“尚奇”书风之先河。

  上海博物馆 唐代怀素《草书苦笋帖》

  两行十四字。书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唐代草书大家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

  

  上面写着:“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意思就是说,苦笋和茗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

  

  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

  上海博物馆 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

(展期:2018/12/07- 2019/02/04)

  一千多年以前,南唐画家董源首先成功地描写江南丘陵地带水乡风光,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开创了平淡天真的画风,被后人尊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目前世界上保存着的董源真迹很少,夏山图是他晚期的创作。

  上海博物馆 东晋 王献之  鸭头丸帖卷 

(展期2018/12/24-2019/03/10)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卷》唐摹本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高宗赵构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

  

董其昌其人

  明代隆庆、万历之际,是中国文化史、尤其是绘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转折的主要表征,在于把唐宋绘画所忽视的、甚至排斥的艺术上的一些特殊现象,作了特别的关注和肯定,进而更作普遍的推广。

明 曾鲸、项圣谟 《董其昌小像》图页(上海博物馆藏)

  作为明清绘画的特殊成功经验被作了普遍推广的真理或传统,主要是由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确立起来的,其提出的“南北宗论”、“崇南贬北”、论“身为物役”和“以画为乐”、“积劫方成”和“一超直入”的关系等等,不仅是对绘画性质的两种不同认定,也是对绘画功能、目的的不同认定。

  

  虽然围绕着晚明董其昌这位书画大家身上的话题,从“民抄董宦”故事的哄传众口,到对其画艺画论的大毁大誉,三百八十年来争执不断。


  但从董其昌的创作上看,董其昌作为分为早、中、盛、晚四个时期,风格也大不同。

  

  上博很有诚意的展示出他创作的一条完整脉络:

《山居图扇》上海博物馆藏

  35 岁的作品《山居图》是展览中他最早的作品。

  早期作品《燕吴八景图》册

 万历二十四年(1596)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42岁,董其昌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他与华亭老乡杨继礼(字彦履)同朝为官,两人交往甚密,这套图册便是董其昌为送杨继礼南归家乡而作,画松江和燕京两地的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以及两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燕吴八景图》册

  此图册共绘八景,其中《西山暮霭》、《西山秋色》、《西山雪霁》和《西湖莲社》四幅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北京城郊西山的景致;《舫斋候月图》所绘为董其昌在京城西郊的居所;另外三幅《赤壁云帆》、《城南旧社》和《九峰招隐》描绘的则是松江景物。

  

  整册布局匠心、构图严谨,设色或清淡、或瑰丽,是董其昌探索宋人技法的用心之作,并融合了他对真实山水的感受,体现出他早年对古法与造化的印证糅合,其“始当以古人为师,后当以造物为师”等理论思索也已经显露端倪,为董其昌早年代表作。

  

  在50岁之前,董其昌都处于汲取传统期,51-62岁,他形成了自己兼融并蓄的风格。

  明 董其昌 昼锦堂图并书记卷 吉林省博物院藏

  这点在其中期的《昼锦堂书画合》卷中也可以感受到。

  

  北宋宰相韩琦致仕归里之后,建了一座昼锦堂,欧阳修为之作《相州昼锦堂记》一文。旧时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称“昼锦”。此卷便是董其昌根据欧阳修所作记创作的。

  

  此卷在皴法基础上兼用没骨法,简率含蓄、生动淋漓。由题记可知,董其昌想突破院体界画的细谨风格,用董源、黄公望法绘此图,“欲以真率当彼钜丽耳”,开创青绿山水的新画风。画后有董氏行书《昼锦堂记》全文,师法米芾,沉着痛快,堪称珠璧相联的佳作。

  

  63-72 岁,董其昌作品才算真正成熟。

  

  盛期的作品有《秋兴八景图》册、《栖霞寺诗意图》轴等。

  明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册(八开) 万历四十八年(1620)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66岁时,1620年8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召赋闲家中的老师董其昌为太常少卿。此画册成于当年八、九月间,《秋兴八景图》册很可能是董其昌赴京上任途中所作,从其自题来看,途径江苏苏州、镇江一带。他结合唐宋元各大家,设色尤其受赵孟頫影响,此册为公认的其传世代表作之冠。册前附曾鲸、项圣谟合作《董文敏小像图》页。

  《画禅室小景图册》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纵24.1厘米;横13.6厘米,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

  董其昌绘画理论上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以禅喻画,他的斋室名为“画禅室”,著作为《画禅室随笔》。

  

  这件《画禅室小景图册》作品虽小,却意义非凡:册是董氏原装,自签:画禅室小景四幅,戊午三月。时年,他64岁,这是其传世仅见。

  

  73-82 岁,这是他人书俱老天真烂漫期,晚期的作品有《行书裴将军诗》卷、《关山雪霁图》卷等。

  明 董其昌 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崇祯三年(1630)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写于“庚午中秋”,为崇祯三年(1630),董氏时年七十六岁,是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作。颜书原作是楷、行、草各体混书而成,而董氏此卷为行书高头大卷。董其昌的大字行书以米法为多,如上海博物馆藏《行书天马赋》卷、故宫博物院藏《行书岳阳楼记》卷等。而像这卷一样以颜体为法的,在其传世作品中实属罕见。

  《关山雪霁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81岁,董其昌参考五代画家关仝所绘《关山雪霁图》的临古之作《关山雪霁图卷》,熔铸宋元各家笔墨而成自家面貌,是晚年代表作之一。

  《细琐宋法山水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82 岁,董其昌绝笔(《细琐宋法山水图》卷,从他35岁最早的画作《山居图》开始,直至绝笔(《细琐宋法山水图》卷,中间跨度48年。

明 董其昌 集古树石画稿卷 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一幅画稿也有意思。它是董其昌把古代名画中树石、山水画法勾画而成的一个稿本,加注数字以提示,为日后创作作为参考。

  

  可见,他背后的钻研精神,也是很深的。

  你看董其昌的一生风格也是一直在变化的,50岁才是艺术风格的转折点,所以年轻人,别着急,你真正的艺术人生还早得很呢。


华丽丽的朋友圈

  第三次,我想感觉下董其昌华丽丽的朋友圈, 这里插播上博小剧场:


  随着“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的开幕,在晚明文化圈引起了极大关注,董其昌诸多好友携个人作品参展。

  小剧场可以看见,当年,董其昌的朋友有多厉害:

  

  他的朋友圈,不是画家就是收藏家,亦师亦友的一群人。

  北宋 苏轼  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 吉林省博物院 

(展期2018年12月7日-12月16日)

  苏轼的行、楷书为“宋四家”之首。此卷是他59岁(1094)贬谪岭南途中,为赞“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两种名酒所作长赋,文章豪放畅达,书法沉雄劲健,堪称双绝。至明代备受李东阳、詹景凤、王世贞等人赞美,曾为董其昌好友陈永年宝藏。董其昌极为推崇苏轼,本卷虽没有他的题跋,但应熟知并鉴赏。

  清 张琦 项圣谟 尚友图轴

  此图描绘的是项圣谟回忆四十岁时与五老游于艺林的情景。画中六人分别是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鲁得之、释智舷以及项圣谟。

  

  李日华在其日记中多次提及董其昌藏品,其本人作品也曾得到董氏题跋,书画理论也受到董其昌影响。鲁得之为李日华弟子,深受李氏推重。

  

  项圣谟是明代着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孙,自幼熏习风雅,尤长于画,交游广泛。他在自叙中称董其昌为“师”,可知当是董氏及门弟子。董其昌与项元汴家族有着三世交情。释智舷是嘉兴金明寺的僧人,因该寺与项宅相邻,故与项家交流颇多。

  

  陈继儒也与董其昌为白首至交。

明 陈继儒 雾村图、董其昌仙坛记书画合卷

  此卷前段是陈继儒画《雾村图》,用“米氏云山”画法,绘江南山水葱郁、烟岚缥缈之貌;后段董其昌节录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大字行草,书风以阁帖为主,略带米芾意趣。后人感其友谊,而合为一卷。两人交情正如陈继儒所言“少而执手,长而随肩,涵盖相合,磁石相连,八十余载,毫无间言”。

  明 莫是龙 山水图册(八开)

  董其昌少年时读书于莫氏私塾,与莫是龙相交十六年之久,其书画深受莫氏影响,二人关系在师友之间。莫氏富收藏,去世后其部分藏品陆续为董其昌所购。二人的理论也有极大的相通之处,《画说》的作者亦被混淆于二人名下。

  

  宋旭是松江画坛奠基式的人物,为董其昌所称道。宋旭及其学生赵左称“苏松派”;另一学生宋懋晋和赵左的门生沈士充创“云间派”。都是与董其昌有密切交流的画家,由此可见宋旭对松江画坛影响深远。

  

  詹景凤、李贽是董其昌的神交之友。詹景凤精鉴藏、擅书画,与文徵明、王世贞、莫是龙、项元汴、顾正谊等交游。他将古代山水画家分成“逸家”和“作家”,为“南北宗论”胎息,其后经莫是龙、董其昌等人得以发扬。

  

  许国是董其昌的仕途恩师,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董其昌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许国即为主考官,故董氏尊其为老师,并终生执弟子礼。1591年腊月除夕前五日,董其昌送许国回新安。许氏七十寿辰,董氏赋诗以贺之。许去世后,董氏仍时常往新安吊念恩师,其晚年书《自作太傅许文穆公墓祠记》,对恩师满怀感激。

  

真假董其昌

  第四次,我想来看看董其昌如何被鉴假的。

  

  由于董其昌的特殊地位,明末清初之画坛,大都离不开对其画学思想的继承,造就了以八大、王原祁、石涛、恽寿平、吴历、龚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艺术家,可谓画派林立、群星璀璨。随之产生的,便是董其昌赝品空前泛滥的现象,世称“烂董”,系古书画鉴定中又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

  

  这点上博也不回避,标着?号的 作品大都是存疑,也给大家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

  明 董其昌(?)山水图册 天启四年(1624)

  比如这件旧定为董其昌的作品,广为学界征引。但细究本册,有观点论证认为与董其昌凝炼遒劲的笔性有较大距离。

  

  1624年时董其昌70岁,与同年作品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的《仿古山水册》、上海藏《行书自作李康义传》卷、《楷书阴符经府君碑》可相看比对。

  

  所以这件被认为是董其昌赝品中的上乘之作。

  

  好了,攻略写完了,下面是展期: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2018 12.7 → 2019 3.10) 

  9:00 – 17:00,16:00后停止入场

  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

  上海博物馆三楼绘画馆、书法馆

  注意开放时间,上博周一闭馆


  排队是难免的,我个人认为,非周末的时间、刮风下雨天气差的日子、特别是中午大家吃饭的时候,进馆,排队最少。


  展览其实不让拍照,保安大哥总是会提醒你。但是,确实也忍不住~

  

  所以要么去四次,第一次拍好,后面三次就专心看吧。

展厅也是人人人、移动起来很慢

  不说了,愿大家都能大饱眼福,我排队去啦。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上博和网络)

  今日,就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