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尔谈吃之四烤肉

 明日大雪飘 2018-12-10

我不是一个会吃爱吃的人,在我看来,吃饭这件事就是为了维持生命,没有那么多说道和深沉。但是毕竟吃了三十多年,身边还有很多吃货,所以也不能说一点心得没有。有很多外地朋友经常问我来北京应该吃点什么,其实对于我来说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因此,写这个题目其实我是不在行的。请读者中的各位美食家不要见笑。

 

烤肉现在很普遍,满大街都是“韩国烤肉”。当初有一个很高端的品牌叫萨拉伯尔,现在似乎少多了,目前烤肉店以三个地方比较扎堆,一个是望京,因为望京居住了很多韩国人,据说在望京每碰到三个人就有一个韩国人。我曾经在望京住过几年,要是赶下班时候去超市,你都会错觉自己是不是在首尔。望京有很多韩国烤肉,不过我的印象都是十年前的了。在望京公园的西侧有一家烤肉不错,最大的特点是他家不用换篦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另一个烤肉多的地方是五道口,因为有语言学院——现在叫“北京语言大学”。这个学校的特点是外地人比北京人多,外国人比中国人多。所以有很多烤肉店是不足为奇的了。王庄路的路口有一家叫“舍廊坊”的烤肉,有一种叫“牛勒肉”的肉品在别处还真没见过,后来这家店搬到了城铁站旁边的楼里,我又去了一次,已经没有当初的味道,便不再感兴趣。

 

还有一个聚集点就是马甸附近了,两家最大的烤肉连锁店总店都在这里,每天也是宾客盈门。我曾经和一个同事吃烤肉打赌,谁喝的啤酒少谁结账。结果从六点多喝到夜里一点多,喝的厨子都下班了。我们一共喝了三十三瓶,我侥幸胜利。不过还是AA制的,因为一共花了三百多块钱,那哥们儿就带了一百多。其中肉钱九十几块,剩下全是酒钱。其后果就是我在家躺了一天,然后半年之内看见啤酒就恶心。得不偿失啊。现在由于军队收回了房产,这条街门庭静寂,晚上走在这儿都瘆得慌。

 

恩,跑题了。其实今天想说的是老北京的烤肉。

 

老北京烤肉也叫炙子烤肉。所谓炙子就是一块铁板,上面有一道一道的沟儿,其实是外边的圈儿箍着一根一根的铁条。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就是从烤肉来的,脍就是精肉,炙就是铁板。原本的意思就是说烤肉很好吃,引申为很受人欢迎,所以也能说明烤肉的历史很悠久了。早年间据说是用木头燃烧,现在基本上都改成用炭了。在炉子上把炙子烧热,然后把腌好的肉放在炙子上烤熟,就可以吃了。前两天看了一个新闻,说是为了环保,饭馆不让用木炭,涮肉还能对付,这烤肉可就遭了殃了。电炙子肯定热度不够,那不是烤熟的,那是焙熟的,还怎么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