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星般的群星闪耀——芝加哥社会学派

 睁眼看教育 2018-12-10
睁眼看教育 2018-05-25 21:28:06 最初发于今日头条

芝加哥大学,英文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857年, 芝加哥大学得以建立, 但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于1886年关门。1888年, 美国浸信会教育协会准备重新筹建一所大学。在备选方案中, 有人提出将新大学迁往纽约, 或者选址于西部边疆地带。协会秘书长弗里德里克·盖茨与浸信会神学院院长托马斯·古德斯皮德认为, 芝加哥是中西部地区“商业、政治、社会、宗教和教育的中心”, 拥有新大学“最理想的财政、文化、宗教和社会条件”。几经商议, 协会最终决定将新大学继续置于芝加哥。耶鲁大学圣经学教授威廉·哈珀受邀担任首任校长, 具体负责筹建事宜。建校之处,美国首富、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为芝加哥大学的建立捐出了大量的资金,再加上哈珀对人才的招揽,芝加哥大学逐渐走上正轨。

流星般的群星闪耀——芝加哥社会学派

抛开建校的历史来看,芝加哥大学著名之处在于在20世纪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这个词,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是卢瑟·伯纳德于1930年在介绍美国社会学流派时首次提出的,不过在1935年,向芝加哥学派发起猛烈冲击的人就有卢瑟·伯纳德,不过这种提法直到1950年后,该学派才获得了社会学界的广泛承认。在自然科学领域,起于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大批科学家汇集于此,在“原子能之父”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核反应堆,成功开启人类原子能时代 ,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在社会学领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芝加哥学派。从一个学科的系所能够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学术界的学派,这对于这所学校这个学科的发展是一种高度的肯定与赞扬,也说明了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这个能够被称为学派的研究团队的学术贡献或者思想影响着世界,比如从霍克海默开始的法兰克福研究所能够在后来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这都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社会学形成学科的100多年历史中,享有“学派”声誉的除了以涂尔干为核心的社会学年鉴学派,只有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拥有“学派”的声誉。当然,后来芝加哥学派衰落后哈佛和哥伦比亚社会学的崛起,一般也把这些称作哈佛学派、哥伦比亚学派以及后来的第二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1892年邀请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开设了第一个社会学研究生班,与G.E.文森特合写了第一部社会学教科书《社会研究导论》(1894),并于1895年创立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社会学系创立后,斯莫尔先后聘用了文森特、W.I.托马斯、R.E.帕克、E.W.伯吉斯等人,形成了该系强大的师资阵容。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该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这本书经典之处就在于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基“不仅正确评价了外来移民对美国文化的潜在贡献,还试图从移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文化”,并且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生活调查法,称得上是利用信件和自传来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最杰出的例子。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

著名的社会学家米德就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力量,米德在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任教,因为当时杜威也在芝加哥大学,米德追随好友杜威也到芝加哥大学,米德在社会学的重要地位主要是通过其在哲学系开设的高级社会心理学课程奠定的。这门课程从1900年开始,到米德去世前的1930年为止,每年一次,整整开了30年,吸引了大批学生,其中包括社会学系的大多数研究生。在这门经典课程中,米德积30年之功,系统地阐释了后来被其学生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思想,而他死后由几位学生根据课堂笔记编辑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也因此成为符号互动论的“圣经”,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在战后反对结构功能主义,这个理论也成为第二个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基础。

流星般的群星闪耀——芝加哥社会学派

还有一位重要的人就是帕克,帕克被称为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芝加哥学派的掌门人,在帕克带领之下的芝加哥学派,有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摆脱了欧洲认为的社会学本质上是理论性的、抽象的,反而牢牢地根植于资料,在芝加哥学派之后,美国社会学就以经验世界为基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限定是,使社会学摆脱原来主要关注规范的做法,以一种强调客观应用领域的态度来取代这个方向。帕克求学于德国,深受齐美尔的影响,可以说正是齐美尔的城市哲学思想影响着帕克,使得帕克在城市社会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此外,帕克也在20世纪30年代访过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美国的学者来华,对当时的学界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研究方向,影响颇深,比如杜威来华待了两年又7个月,1933帕克受到吴文藻邀请来华讲学,帕克在中国的演讲对当时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吴文藻的学生费孝通就受到帕克影响,晚年也以弟子自居。帕克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指导学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芝加哥学派培养了大量的人和也使得帕克的许多思想都被弟子写成了著作,其实帕克有众多的论文,但完整的专著就一本,这也和这种“布道者”的思想离不开,研究帕克的人就认为这是受到齐美尔对待哲学的态度的影响来对待社会学,论而不著。

流星般的群星闪耀——芝加哥社会学派

何雨博士的《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学科贡献》也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本书分析了芝加哥学派三个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美国化、城市化和社会化,芝加哥学派也形成了社会学著名的城市学派。

当前,芝加哥学派仍在被人纪念,关于芝加哥学派究竟留下了什么思想,有人总结认为留下的思想是:如果社会事实从它的社会情景(社会空间和社会时间)中抽象出来,就没有任何意义。社会事实是地方性的,关联到它的背景和过程。如果仅仅基于变量的思考,那么单个变量和其他变量的互动很少引起有意义的情景问题,但是当独立变量被看成是其他变量的联系后果时,就可能发现它的联系效应。这是芝加哥社会学的贡献,也是芝加哥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致力的工作。

就像前面说到卢瑟·伯纳德介绍美国社会学提出了芝加哥学派,在的1935年召开的美国社会学协会年度大会上,以卢瑟·伯纳德为首的一批年轻人向芝加哥学派发起了猛烈冲击,标志着芝加哥大学社会学霸权地位开始遭受挑战。此后不久,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先是《美国社会学评论》的建立和《美国社会学杂志》的废除,而后美国社会学协会也正式更名为美国社会学学会。造反派们从社会学组织与官方刊物中开始动摇芝加哥学派的霸权地位,以反抗学术共同体中日趋严重的精英化趋势。这种学术优势地位的结束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结果,学科体系的发展必然后多元思想和理论的并存,可以看到在那个时候的社会学舞台上从结构功能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等各显身手,一种思想形成的学派必然就会受到挑战。就如同今天的思想界一般,一种学术思想已经难以获得足够多的人的认可了,当今社会学界更多受到七十年代的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布迪厄、福柯还是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都无法形成一种学派,只能成为一家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