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十七首《汾上惊秋》(苏颋)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古风泊客一席谈】

  汾上惊秋


     【初唐·苏颋·五绝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拼音版:

běi fēng chuī bái yún ,wàn lǐ dù hé fén 。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xīn xù féng yáo luò ,qiū shēng bú kě wén 。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作品介绍]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摇落:树叶凋零。

  [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作者介绍]

苏颋(670—727),唐代诗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整体赏析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此诗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运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诗的后二句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开元十一年(723年)二月,玄宗来到汾阴祭祀后土,苏颋其时正在礼部尚书任上,也从驾参加了这个祭祀盛典。苏颋长期充任中枢要职,甚受玄宗器重。大概就在从驾祭祀后土之后,忽然被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到开元十三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他一生仕途中最感失意的时期,这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诗题“汾上惊秋”,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诗的前两句化用汉武帝《秋风辞》中的“秋风起兮白云飞”、“泛楼船兮济河汾”诗句,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同时也令人联想到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后两句进一步表露心绪:“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用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 

名家点评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不可闻”三字自佳。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语简而委婉,无限深情。

明代唐汝询《删订唐诗解》:急起急收,而含蕴不尽,五绝之最胜者。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一气流注中仍复含蓄,五言佳境。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是秋声摇落,偏言心绪摇落,相为感触写照,秋声愈有情矣。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首句写景,便已含起可惊之意,次句加以“万里”,又早为“惊”字通气。“心绪”句正写所以“惊秋”之故。前三句无一字说到“惊”,却无一字不为“惊”字追神取魄,所以末句只点出“秋”字,而意已无不曲包。弦外之音,实有音在;味外之味,实有味在。所谓含蓄者,固贵其不露,尤贵其能包括也。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大家气格,五字中最难得此。与王勃《山中》作运意略同,而此作觉更深成。

清代胡本渊《唐诗近体》:起句飘然(首句下)。

清代马沅《唐绝诗钞注略》:李瑛云:绝句贵含蓄。此诗先虚写,第四句始点“秋”字,截然而止,不言“惊”而意透。若三四倒转便平衍,此用笔先后之法。 

佚名

赏析

苏颋其人几不为今时大众所识,然却是初唐官居宰相统领文坛者也。其名虽没于文学史,然诗才实不可谓不高。此作可证一二。

起句北风吹白云,看似平淡无奇,然续以万里渡河汾,顿觉高妙非常,私以为堪比谢宣城之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北风点明秋,有寒意,万里寓离家,有思情。起笔大气磅礴,却将惊秋之意深藏笔底,有大英雄大豪杰说儿女情长之态。

次句更加直抒胸臆,摇落者,木叶入秋而变色摇落也。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而下,诗人皆摇落深知宋玉悲。心绪逢摇落,目染也,秋声不可闻,耳濡也,愁者离人心上秋,心绪更不忍闻秋声也。然秋声闻否?自然有,因北风吹摇落也。于是虽一气贯之直笔而书,无一字写惊,惊却寓于万里逢摇落与秋声之内也。末句不可闻三字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得比兴趣味。

此诗亦可与刘梦得之秋风引对读,其词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最先闻比之不可闻,各尽其妙也。

五言言简而意蓄,七言气长而意放,汉朝五言诗起兴,至魏晋南北朝已趋完备,初唐大家实集历朝之大成,故至盛唐,七言转成主流也。文学体裁之盛衰演变,由此可见一斑。

佚名

赏析

苏颋,唐代武功人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他弱冠之年即中进士,曾任乌程尉,监察御史,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等职,袭封许国公,官至宰相。他是文官,文学功底深厚,朝廷的文诰常是他的手笔,与同朝的燕国公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当然这一点戏说的成份似乎更多些。身为国公宰相,他的许多诗作是应制诗奉和诗,但是风格却以秀丽文雅为主,这可能和他的修养有着关联。苏颋谥号“文宪”,可见皇帝对他才华的欣赏。《全唐诗》收编有他所写的两卷文稿。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将要出使北方,远离京城,任务很艰巨,因此心情忐忑。秋风会带来萧瑟和凉意,一阵秋风一阵凉,人自然会产生对这份苍凉的反感。秋风过处荒芜闲置的土地上实在找不到让人高兴起来的物什。加之越往北越是贫瘠寒冷,万里渡河的漫长旅程,我想在诗人心里更多的是疲惫和厌倦吧。难怪“秋声不可闻”,听到这秋声只会使人伤怀,只会平添幽怨罢了,所以不可闻。

 这首作品可以理解是诗人真实心理的刻画。诗人希望表露自己忧国忧民的胸怀,表露自己思乡思家的情感,这首诗里两种情感在诗人身上是统一的。说实在的秋天也并非全是颓然的景象,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金色的庄稼,忙碌的农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可以说秋天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但是诗人要冒着慢慢寒冷的北风到北方去出使,前景有太多的未知,离愁别绪加上危险的前路,心里自然就向着秋的凄凉气氛去了。秋声,带给诗人的惊扰比起一般人是更深远了。

 这首诗里运用的文字和常见的官场话很不一样,可以说离官话场面话很远,这应该是诗人秀丽典雅诗风的体现吧。这里我就不多说此诗的文采了,因为诗里的文字很平易,读起来并不艰涩,读者细心些自会体味。   

 秀丽的文字结合了敏锐细致的感触,这首作品正像书上评价得那样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佚名


汾上惊秋》   [初唐·苏颋·五绝]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fén)。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心绪(xù)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读诗须先理解历史背景。这一条规律在这首《汾上惊秋》尤其显得重要。

这首《汾上惊秋》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二月,玄宗来到汾阴祭祀后土,诗人其时正在礼部尚书任上,也从驾参加了这个祭祀盛典。但,是年冬,诗人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在古代,京官外放,如果不是显著升职,就意味着贬谪。何况诗人长期充任中枢要职,一直甚受玄宗器重。诗人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开元十五年(727年),诗人就去世了。由此可见,这外放的两年,对诗人的打击尤大,是诗人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万里”两字用得极佳。诗人出为益州(四川一带,成都为其首府)大都督长史。洛阳到成都当然没有万里之远,但其时,益州对于洛阳当然是遥远之地,尤其对于京官,诗人这样的礼部尚书中央正部级官员,到益州,做一个军区司令的秘书长,当然是大大的贬谪了。因此,这个“万里”不仅是物理路途,更是诗人心路的感觉和反映。

特指汾河,当是暗指唐玄宗来到汾阴,仿效汉武帝祭祀后土之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家头等大事,然,诗人随即出外益州,泊客以为,诗人当是在国政上被唐玄宗所不喜。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离开中枢,被贬外地,诗人的国不符上意与被贬的心理,当然十分郁闷和失意。自己的纷乱心绪又逢上秋天草木摇落凋零,真是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秋声不可闻”,仅此一句,就将诗人失意、郁闷和沮丧的心情表露无疑。

诗题“汾上惊秋”,一个“惊”字,也表达了诗人不是平常文人“悲秋”之意,而是对于自己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吐露对于自身仕途受挫的失意和哀愁。

《汾上惊秋》,通过描写诗人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倾吐着自己临到暮年还被贬谪益州的忧愁和失意。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