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前进小学邵明艳 2018-12-11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中有一句名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五千年文明所积累下来的文化,更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为人处世之本。

传统文化的承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从身边做起,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从小做起。现在的小学初中都有“校本”的学习,学前班也有“三字经”、“百家姓”等古籍经典的学习,为我们年轻人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相关的文化知识,更能指引我们的行动,规范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前进的动力,给我们探索未来提供指引。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例如《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亦是人性的基础。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如今的“独生子女”们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待长辈不尊重,有点为我独尊的味道,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放到前面,自己说的算,力所能及的家务也从来不做,跟父母顶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诫我们要从小听父母的话,尊重长辈,热爱劳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时一刻也不能忘记。《弟子规》的“凡事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者高,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势服人,心不服,理服人,方无言。”告诫我们人和人之间要平等相处。能让他人敬佩和信服的是“理”不是“势”,是才华不是外表,使我们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他们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学习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更要有古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