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方淨土古田山

 二氧化硅2012 2018-12-11

一方淨土古田山

马湘衡
2018-10-12 阅读4

古田山自然保護區地處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境內,距縣城30公里(直線距離),與江西省婺源縣、德興市毗鄰。本區前身是一個國營採育場,始建於1958年,1975年3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成為全國首批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2001年6月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因其山畔有田,山中深處有古森林,林中有古田廟,故名古田山。

整個保護區以古田廟為中心,由三條主崗和兩條大溝組成,位於東經118°0349.7-118°1112.2,北緯29°1019.4-29°1741.4之間,總面積為8107.1公頃,保護區總面積13.68平方公里,森林資源豐富,林相結構複雜,植物種類繁多,層次分明。在植物組上兼有南北的景色。山上林木蔥蘢,遮天蓋日,天然次生林發育完好,有「浙西興安嶺」之稱,古田山高961米,山勢由東向西延伸至江西省境內,主峰青尖處於北緯29`16,東經118`17,海拔1258m。森林總面積10828畝,林木蓄積量6.66萬立方米。水流經蘇莊折入江西省境內德興市的樂安江流入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再匯入長江水系。

古田山自然保護區人稱「浙江天然基因庫」,其主要特色是具有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地處中亞熱帶東部,浙、贛、皖三省交界處,由於其特殊的複雜地理環境位置,分布著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生物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生物的多樣性十分突出。在植物區系組成上,兼具南北特點,是聯繫華南到華北植物的典型過渡帶,其中有些是我國和我省僅有或稀有的種類,並且分布著原始狀態的大片天然次生林,林相結構複雜,生物資源豐富,起源古老,區系萬分複雜,珍稀動值物繁多,是保存生物物種的天然基因庫。

根據歷年來各專家科學調查資料統計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44科897屬1991種,其中種子植物中有我國特有屬14個,在浙江植物區系中僅見分布於古田山的種類有栓翅爬山虎、福建石楠、婺源安息香等10種;珍稀瀕危植物32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5種、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12種、省級珍稀瀕危植物15種,特別是香果樹、野含笑、紫莖這3種珍稀植物群落之大,分布之集中,在全國罕見;動物區系是東洋界向古北界的過渡類型,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4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豹、雲豹、黑麂、白頸長尾雉4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白鷳、黑熊、小靈貓等30種)、省重點保護動物32種,而且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是全國2個集中、分布區中最大的一處,國家一級動物白頸長尾雉是全國分布較集中、數量較多的地區,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黑熊等動物的棲息地;古田山昆蟲有22目191科759屬1156種,其中以古田山為模式產地的昆蟲11目37科164種,其中以古田山命名的24種,以開化命名的6種;大型真菌資源有真菌207種,其中以古田山為浙江首次發現地的有50種;本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和各種珍稀瀕危物種。建區二十多年來,保護區先後進行了二十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究,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原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次。在保護與發展野生種群的同時,積極開展人工馴養繁殖工作,並且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棘胸蛙、平胸龜的養殖基地。

雲台閣

雲來雲去風送月

台前台後雨花飛

古田山尤以山勢險峻,景色優美著稱。東北兩面群嶺聳峙,西南方向崗嶺環抱,山陡地險,岩石嶙峋,象獅,象虎。山東南坡的懸崖上,有瀑布直瀉崖下龍潭,高30多米,浪花翻滾,水珠飛濺,聲震空谷。

古田飛瀑

潛龍池

在海拔850米處,有一塊沼澤地,約20余畝,長著茂密濕生草本植物,並有良田數畝,山即以這片「古田」而得名。距《大清一統志》記載:「古田山縣西百里,高十五里,山中虎不嚙,蛇不螫,有田百畝,田畔有泉,泉出兩竇,下瀦為龍湫,每且將雨,輒有雲浮空而出。」田旁有古建築凌雲寺,亦名古田廟,建於宋太祖·乾德年間(963-967),已有一千餘年歷史。

宋太祖乾德年間,山民獵白兔,兔子化為玉石,有名僧建廟於其上取名為「凌雲寺」,廟前有30余畝良田,因年代久遠,遂名為古田廟。

靜心亭

淨水清心可成仙

雲山作伴能長壽

一水成池結善緣

雙亭映日迎歸鶴

紫霞觀

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古田山安寨扎兵,指點江山,有「點將台」為其證;方志敏率領的紅軍也在古田山一帶活動,留有後人紀念的有「紅軍洞」;粟裕率領的北上抗日挺進師也曾在此撒下革命的種子;還有大批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蘇莊的「姜家祠」、唐頭的「宋代古佛」、龍坦的「宋朝窯址」等;珍稀古樹名木有「元杉」、「唐柏」、「吳越古樟」、「蘇莊銀杏」,而且相傳「元杉」是朱元璋親手栽的,「吳越古樟」被稱為「浙江樹王」;另外「古田三怪」(蛇不螯,螺無尾,水有痕)和「世外桃源」--宋坑等處,更具有神奇色彩。

古書《廣嶼》所載「古田名山為東南之名勝,為七十二洞天之一也。」

南天竺

備注:古田山三怪是指「蛇不螯、螺無尾、水有痕」。

古田「三怪」串聯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前二怪都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當年朱元璋與元兵大戰後退避古田山,那時,古田山山高林密,許多兵士被蛇咬傷,這朱元璋便設壇求山神下令不准蛇傷人。朱乃真命天子,山神哪敢怠慢,此後古田山的蛇再也沒有咬過人,不僅如此連凶猛的虎豹、狗熊也不傷人。

朱元璋駐紮古田山後,隨從從小溪中撿了些青螺螄燒給他吃,燒出的青螺螄十分鮮美,可由於有屁股,螺肉總得用針挑出來吃,既費時又費力,這讓他十分煩惱,信口對著螺螄說:「螺螄啊螺螄,你不能有屁股」。這天子的金口一開,古田山上所有的螺絲都斷了屁股,朱元璋龍顏大悅,天天可吃上美味可口的炒螺螄。據說朱元璋當了皇帝後還派人到古田山尋青螺螄進宮呢,可這古田山的青螺螄就慘了,至今也不能長屁股。 第三怪其實說的是水有情。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田山住著一個姓古的年輕後生,勤勞善良,練就一身好功夫。古田山腳下有戶姓田的財主,家裡有一個美麗聰明的女兒。一天,下山捕魚的古少年遇上了溪邊洗衣的田姑娘,二人一見鍾情,從此經常在古田山的小溪邊相會。不料此事被財主發現,便將女兒鎖進閨房。田姑娘思戀心切,不吃不喝,還得了一身怪病,臥床不起,這可急壞了財主,遍尋名醫不得治,便許諾,誰能治好女兒的病當重謝。古少年得知後,費盡千辛萬苦在古田山頂上採得靈芝下山,用古田泉水煎給田姑娘喝,三日便將田姑娘治癒。財主拿了許多銀子給少年。小年不收,他要財主將女兒嫁給他,這財主哪裡肯?心生一計難為少年,說:「你能在水里寫個古字,我就不要分文把女兒送給你。」古少年回家就求拜觀音菩薩。第二天,古少年和財主及眾鄉親來到溪邊,古少年拿起竹棍在水里?寫了個「古」字,沒想到還真的清清楚楚,原來,這山泉的水是從觀音菩薩玉淨瓶中灑出的甘露,觀音念少年善良,便顯了靈,讓水有了痕。這一下,連財主也呆了,沒辦法只好將女兒嫁給了古少年。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在古田山上生兒育女,安享一生。從此,這古田山的水也有情、有神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