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氏南宗家廟

 二氧化硅2012 2018-12-11

孔氏南宗家廟

马湘衡
2018-12-02 阅读9

衢州南宗孔氏家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南孔聖地和東南闕里。現存的孔氏南宗家廟按照曲阜的規制建造,廟中有兩件無價之寶。一件是孔子與亓官夫人的楷木像,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子貢所刻,還有一件是先聖遺像碑,是唐代畫聖吳道子的手筆。目前,孔子第75世嫡長孫孔祥楷先生就居住於此。衢州每年9月28日都將舉行隆重的南宗祭孔活動,來自全球的儒學文化研究專家、教授以及孔子後人都會雲集於此暢談儒學文化。

孔氏南宗家廟正門

南宗孔廟共有兩門,入口處的正門上懸有「衢州孔氏家廟」的匾額,門兩旁各有石獅一座。原門旁兩邊的牆上還寫有孔子的著名著作《大同篇》。

衢州孔氏家廟是全國僅有的3個孔氏家廟之一。位於衢州市新橋街,西至新馬路,東依大馬坊,它基本上仿山東曲阜的規制建造,亦分孔廟、孔府兩部分。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趙構南渡建都於臨安。孔子後裔——第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抱負著孔子和元官夫人的一對楷木像從山東曲阜南遷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廟,這就是南宗孔氏家廟。從此後衢州也就被孔氏稱為「第二聖地」。

柯城区市区衢州孔氏家庙(新桥街北)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桥街142号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橋街96號

孔氏南宗家廟簡介

孔廟有三:家廟、國廟、學廟。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歷南宋、元、明、清,至於民國,既是國家或官府祭祀及「州縣文臣初至官」時「祗謁先聖」的官廟,又是南渡孔氏宗子率族祭奠聖祖和歷代祖先的廟宇。

衢州孔氏家廟緣於宋廷南遷。建炎三年(1129)衍聖公孔端友、族長孔傳率二十八位孔族精英辭廟,挈家扈從宋高宗南渡,因功敕賜廟、宅於衢州。「宗子去國,以廟從焉,亦禮也」近九百年來、在孔氏大宗世襲公爵、讓爵曲阜、復爵五經博士的歷程中,家廟曾三易其址、俗稱「州學」、「菱湖」家廟和「新橋街」今廟及府、園。

孔氏南宗家廟大成殿內供奉聖祖,以二世祖孔鯉、三世祖孔伋配享。又有獨特的禮制性建築,如「思魯閣」、「聖澤樓」、「五支祠」、「六代公爵祠」、「襲封祠」等,無不突出一個「家」字,為天下孔廟所僅見,故被史志謂為「東南闕里」。

家廟西側,為宗子府第。府第北為花園。

孔氏先宗

西侧门上悬有“孔氏先宗”的匾额。

據史載,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子第48代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背負孔子和亓官夫人楷木像,隨高宗趙構南渡,賜家於衢。此後,孔氏子孫在衢綿延,先後有六人被錫爵賜封,史稱「六代公爵」。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確認孔氏「寓衢者為大宗」,遂詔孔子53代嫡長孫衍聖公孔洙入覲,命歸曲阜襲封。孔洙以「先祖廟墓在衢」為由,讓爵於曲阜族弟孔治,並選擇在衢州永久定居。明正德元年,孔子59代嫡長孫孔彥繩復爵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由此,孔子後裔為南北兩宗,南宗即為衢州孔氏家廟。至今,孔子嫡裔在衢州已繁衍28代。

大成門

孟子曾評價孔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以贊頌孔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在十三碑亭北,有五門並列,居中的即為大成門。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衢州孔廟實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佔地約20畝,分孔廟、孔府兩個部分,坐北朝南,平面呈縱長形,建築分三條曲線佈局:東軸線上有孔塾,進為崇聖門、崇聖祠(祀孔子五代先祖),更進為聖澤樓(又稱御書樓);中軸線上有孔廟大門,進為大成門,門內為甬道,更進為大成殿,左右為東廡和西廡;西軸線上有五支祠(祀孔氏五支祖先),進為襲封祠(祀孔氏南宗歷代翰林院五經博士),更進為六代公爵祠祀南渡後六代衍聖公),祠後為思魯閣(系衢州家廟的特色,閣上供孔子和亓官夫人楷木像,閣下立唐吳道子畫「先聖遺像」碑)。

衢州孔氏家廟,廟前有金聲、玉振兩門。門外左右立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兩牌坊,上刻「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鑼鼓停息」等字。

進內,中為四柱三間的「櫺星門」石坊。前有7株歷時400多年的參天古銀杏。

古碑刻

在古廟內的一面東牆上,嵌有大小各異的古碑7座。其中有一塊為清朝康熙年間駐衢州的兵部尚書李子芳撰寫的碑文:《重修衢州孔氏家廟碑》,碑中寫道:「自唐開元後郡邑皆立孔子廟,有司歲時奉祠,至於今不廢;而為孔子家廟者,遍行天下唯曲阜與衢州耳。」表明瞭孔子家廟僅山東曲阜和浙江衢州兩座。

大成殿外佾台

進入大成門有甬道直通佾台、大成殿。佾台緊鄰大成殿,是祭祀孔子時笙歌舞樂之地。佾是古代樂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可稱作一佾。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廟的正殿,建築雄偉壯觀,重檐歇山式結構,雙重飛檐中立有一塊竪匾,上書「大成殿」三字、以及「生民來有」匾額,為清朝雍正皇帝御書的仿製品。

殿前通道的東西兩側各有九間房子,叫「兩廡」,掛供奉先賢的地方。

東廡內供奉有孔氏及孔氏南宗代表人物的造像,有十二哲、中興祖孔仁玉以及孔傳、孔端友等。西廡內,供奉著孔氏南遷史料碑刻。圖中即為「南北一脈」碑刻。

廊道

南宗孔廟近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園中綠化,如今在院內隨處可見翠綠的植物及纏繞的蔓藤。圖為家廟內普通的過道,紅牆綠葉在這裡交相輝映,格外美觀。

大成殿高23米,長寬各9米。殿內正中供奉孔子坐像,兩旁侍立著其子伯魚及其孫子思像。橫梁上懸有十幾塊歷代帝王的「御書」匾額。

萬世師表

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上聯化用《易》意,贊孔子道德崇高。謂其德行與天地相合,其光輝與日月相等,其進退與四季代謝一樣整然有序,其獎罰與鬼神所降的吉凶相應。「氣備四時」,語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緒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原指春夏秋冬四時之氣,也指氣度弘遠。「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語出《易·乾》:「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下聯概括韓愈《原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聯語氣勢恢宏,符合孔子這位「萬世師表」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崇高地位與身份。

沂水侯

甬道西側「思魯閣」為二層式樓閣建築,現為孔氏家廟陳列室。原陳列孔子夫婦楷木像(被曲阜借走一直未歸還),相傳為子貢雕刻的,閣前有塊「先聖遺像碑」,相傳是根據唐代畫家吳道於稿本摹刻的。

先聖遺像碑

先聖遺像碑可謂是南宗孔廟的無價之寶,由唐代畫聖吳道子創作而成。碑高2.07米,寬0.85米,碑上刻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十六個字,背面還刻有「詔建衢州孔氏家廟」的示意圖。相傳此碑由孔子四十八代孫孔端友隨駕南渡時從曲阜帶來,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扈蹕廳

榮道堂

家廟模型

孔廟建築雄偉,規模宏巨,內有殿堂數座,兼有池塘樓榭點綴其中,園林情致躍然而出。圖為南宗孔廟模型。

家廟內還有崇聖祠、報功祠、襲封祠、六代公爵祠、聖澤樓和承啓家塾。

襲封祠

襲封祠位於西軸線南側,殿內供奉著由孔彥繩至孔慶儀等十五代翰林院五經博士。

貴賓堂

五王祠

五王祠供奉有孔子先五世世祖牌位,祠堂外有一幅對聯,上書:「幸得五王延後世,始有九天育層山。」

恩官祠

宏義昭昭等日月彌於天地

厚德熠熠伴星辰耀之乾坤

恩官祠又名功祠,其內供奉有於南宗孔廟有功之士,如孫子秀、徐郁、彭貫、沈傑、李子芳、左宗棠等。

問文

教之習之溫之好之樂之讀書百年

仁歟義歟禮歟知歟信歟脩己一生

問文和問己同為孔氏家塾,兩座建築造型莊重,古韻獨具,而今皆以上鎖。

問己

學六藝衍至聖揚闕閩㢘洛

藏諸經繼列祖紹虞夏商周

這裡通往「大同」影壁牆和「聖跡圖」廊。

影壁牆上刻有篆書體的《禮記·大同篇》。該文是儒家經典之作,描述了孔子「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該文雖只有107字,卻字字珠璣,把以仁德為宗旨、以天下為己任的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主題揭示的明晰深邃,對宣揚儒家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孔氏南宗家廟之《聖跡圖》

孔府

興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孔子的後裔,長期以來,按照孔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教誨,讀書循禮,對後代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為衍聖公府,既要有王公貴族的官府氣派,又要有書香門第的風度。這從孔府大門的楹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就可以說明,這是與平民百姓不同的高貴府第。

守祖宗法承家世祿先循禮

奉天地命報國崇文祇讀書

泗淛同源

泗水頒光華玉律金儀旋轉萬年新日月

淛江迎瑞靄龍章鳳綍煒煌九命歸冠裳

在孔府大堂內,懸有「泗淛同源」的匾額。「淛」是「浙」的古體字,「泗」為泗水,在山東曲阜,意為孔氏南宗、北宗同源。

內門

五福斂洪疇奕世爵頒公一位

九如賡小雅盈庭福應日初升

世恩堂

衍聖人之一脈世守萁裘錦聖澤

繼祖宗而九德時傾葵藿報祖恩

世恩堂內裝飾古樸幽雅,有木藝燈籠和歷代字畫懸於牆面,古韻悠然。

大中堂

學之方解縱橫理

退而應省是非心

大中堂是孔園內的標誌性建築,整座園區以該堂為中心,亭台樓榭點綴四周,景致非凡。

蓋印之處

南宗孔廟紀念品眾多,遊客可購買各類圖書,紀念畫及孔子著作,並自己動手在畫上蓋上「孔氏南宗家廟」的紀念圖章。該圖章一元一次,印廢不換,遊客自覺投幣後即可蓋章。

夕風搖竹月影碎

晨曦暖塘魚語輕

廊道

南宗孔廟內環境幽馨,極適合休閒散步。即使走累了,遊客也能隨處找到休息之地,放鬆疲憊的身體。圖為供遊人休憩的廊道,粗壯的樹樁用作座椅,匠心獨具。

趨家庭學詩學禮承舊業

瞻祖廟肯堂肯構屬何人

衢州孔氏家庙,700多年来,经三迁三建,并经十余次修葺,近年又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面貌一新,逐渐恢复了原来的规模和面貌。

衢州市内尚有唐代古城门3座:水亭门、大南门、柯山门。水亭门附近还有周王庙。市东南隅有府山公园。

後花園

孔府後花園修繕的極為講究,亭、台、樓、榭、山、池相錯於茵茵綠樹之間,將園區裝點的格外清幽。

有朋堂

煮茗把盞真朋滿座

談古論今稚士一堂

太和亭
太和亭位於大中堂左側的假山之上,亭周被翠植包圍,幽靜之至。

山月亭

月盛滿地水

雲起一天山

雁魚台

前渠雁邇彎猶直

後堂魚影無似有

詠春亭

詠春亭坐落於翠林之中,為六角飛檐式建築。亭上對聯道:「酒竭詩狂嘯傲且隨今日景,花厚月夕風光仍似昔年春」,若能在此飲酒對詩,定是無比快意。

春花春容春月春貌春風化雨

喜春聞春樂春見春詢春歸期

樂之亭

樂之亭位於後院的池塘邊上,亭上有對聯上書:「仁樂山咸與樵游,智樂水可同漁唱」。遊客閒坐於此,既可遠觀游魚,又能休閒小憩,是體驗孔府幽靜的理想去處。

水中棧道

在院內池塘邊,有一條深入水中的木質棧道。遊客可在不遠處購買魚食,在此觀魚;抑或待魚群游過時進行拍攝,總之是戲水觀魚的好去處。 

水面游鴨

相比孔府和孔廟,後花園內絕對是另一番生動景象。亭台樓榭,池水游鴨,這裡的一些都令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

樂之亭

仁樂山或與趣游

智樂水可同魚唱

椒頌凝休日麗光連鳧岫

桃符獻瑞春融花接杏壇

 東南闕里、文化衢州

資料來源:孔氏南宗家廟,互聯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