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茶收藏,是永远都避不开的话题。 只喝茶,不藏茶,与白茶接触的过程相对而言欠缺了完整性。 藏茶,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白茶特色。 从鲜爽的新茶开始,慢慢存着,直到它成了老茶,鲜爽感被药香所替代。清甜爽滑的口感渐渐成了醇厚饱满莹润,这种喜悦,唯有藏茶者知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也是建立在从山脚一级一级往上爬的前提,若是止步于山脚下,自然无法体会到登顶时的那份喜悦。 藏白茶,除了能收获一种成就感外,它还是一项流行的茶事活动,是一项新兴的投资。 这个投资,可不仅仅是停留在金钱方面,更重要的是保健价值。 说句俗套的话,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就是存白茶的佐证。随着存放年份的增加,白茶的保健功效也在悄然变化着。 新茶爽口,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富足,有着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陈放一定时间后的白茶,它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增高,抗氧化、降三高等功效突出。 可见,白茶收藏是一项划算的茶事行为。 慧眼识珠,白茶收藏者们早已预见老白茶的种种好处,加入收藏大军。 然,村姑陈要适时给各位友情提醒:白茶虽好,但也不能胡乱收藏。 《2》 什么样的白茶值得收藏? 白茶收藏,要有技巧,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提及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什么样的白茶值得收藏。 所谓值得,就是我们花的时间和经历有了回报。换言之,茶陈化的足够优秀,从香气到口感都完美到无可挑剔,令人忍不住赞叹一句:nice。 根据多年的藏茶经验来看,要想存出优质老白茶,茶在新茶时期就必定是一款好茶,微有底子好,在经年的保存后,才能陈化出足够优秀的品质。 新茶要实现品质好,靠两个有效竞争力。 一是茶园环境优质,二是制作工艺精良。 茶园环境,直接决定了白茶内含物质的多少。茶园,就是给茶树提供能量、物质的重要介质,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直接作用在茶叶品质上。 好环境,才有好原料。 这些好原料,有共同点。 第一,鲜爽 第二,清香 第三,淳和 第四,爽口 好环境,好原料,再配上好工艺,简直就是一绝! 白茶,传统工艺工序较少,萎凋、干燥,看似简单的环节最能体验技术。如烹饪里最难的,是如何将大白菜煮的好喝。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茶青与工艺,是千里马与伯乐。真正的好工艺,可以促进茶叶品质的展现,是锦上添花的存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以,真正值得收藏白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招数,认准原料和工艺,准没错。 说了正确的收藏方式,再来聊聊错误的收藏法。 尤其是下文说到的三个收藏误区,千万要谨慎对待,别一个不注意就交了高额学费。 《3》 误区一:所有白茶都值得存成老茶 曾遇到一位十分阔绰的朋友,他收藏老白茶的方式,可以用简单粗暴形容。 他也不会细究茶的品质到底好不好,这茶的口感自己究竟喜不喜欢,全部照单全收。 这种做法,堪称一个“壕”字,可惜这不是收藏白茶的最佳教材。 对于存茶这件事,我们还要锱铢必较些,要有针对性的收藏茶。并不是所有茶,都值得我们花心血收藏。喏,那些来路不明,冒名顶替的白茶,就没必要花心血去收藏它。至于名为的“安吉白茶”的茶,也别费心思存放了,毕竟它是绿茶,再怎么保存,也存不出白茶的品质。 收藏老白茶,可是有学问的! 第一步,自然是要筛选出值得长期收藏的白茶。 这些长期收藏的白茶中,不分等级,只要是品质好,不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都可以收藏。 第二步,根据存茶目的调整收藏策略。 藏茶纯粹是为了自己日后有茶可以喝,这类茶友,要遵循内心的想法,根据喜好入手。 这一点,有些茶友就做的很好,哪怕是寿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放心大胆存。 若是存茶为了投资,优先考虑产量低的白毫银针,其实是白牡丹。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存量低意味着未来的升值空间高。 趁年轻存点白毫银针,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步,根据家庭藏茶空间而定。 这一点,影响了我们是收藏散茶还是饼茶。 家庭空间有限,存茶时我们多数会优选饼茶,饼茶的体积较小,不容易占空间。 若是家庭存茶空间大,散茶饼茶全凭个人喜好! 《4》 误区二:存新白茶不如收藏老白茶 白茶,是收藏新白茶还是老白茶? 公正地说一句:都可以! 有的人认为,藏白茶么,自然是要收藏老白茶呀,白茶老了才值钱。 这个想法,对,但不全对。 正确的部分在于老白茶的确金贵,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从老白茶开始收藏,我们可以减少许多的时间,至少能节省三年的光影。 不过,收藏老白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且成本较高。 从老白茶开始收藏,要求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至少我们要能区分自己买到的白茶到底属不属于老茶。若是不懂鉴别白茶年份及品质,很有可能遇到假的老白茶。 是以,从老白茶开始藏茶,可行,但我们首先要修炼自己的鉴茶能力。 对于藏茶毫无经验,或者是对存老白茶心有疑虑的朋友,可选择从新白茶开始收藏。 选择新白茶收藏,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等待,但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如,新白茶的年份透明,不必担心买到年份假的茶。 又比如,新白茶它的价格经济实惠,从新茶开始保存,可以减少一些成本。 最后,存茶新茶的最大好处在于我们可以收获成就感,这是不可替代的! 藏新茶,喝老茶,不会让藏茶变得手忙脚乱,青黄不接。 《5》 误区三:白茶就像大杂烩,一个箱子里啥茶都有 对于存茶,多数人会采用少量存,多品种存。 啥意思呢? 就是每种茶,存量不多,但每种茶都收藏一些。 说的再细致些,有的茶友存茶,2018白毫银针一斤、2018白牡丹一斤、2017秋寿眉一斤、2016冬片两饼……存量不多,花样倒不少,颇有广撒网的意思,就想看看,这些茶到底存的值不值得。 最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家里啥茶都有,归置起来颇费功夫。 而后,干脆放弃,直接把茶都扔进一个箱子里。 这个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一,每种茶只存一点点,不利于长期存放 第二,随便扔进纸箱里,当心气味互相影响 白茶保存,讲究团队陈化。 茶存的数量足够多,可使白茶之间相互促进,产生的芳香物质可以促使白茶陈化,形成良性循环。 而白茶存量太少,在陈化效果上,未必是最好。 如果因一些其他因素,茶只能少量存,在存放时,也要稍稍讲究些。 白茶,可以存在同一个纸箱里,但前提是:白茶最好可以有独立密封空间,避免味道相互影响。 《6》 白茶收藏,讲究精益求进。 存茶有道,藏茶有方。 存茶时,按照个人需求添置。投资收藏,选择白毫银针、白牡丹。为满足日后喝茶,则完全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寿眉、白牡丹,散茶、饼茶,悉听尊便。 白茶越老越老,只有老茶值得藏,这类误区,还是尽早规避。 藏茶,方式也要对! 同一种茶,尽可能为它营造一个团队陈化的环境,这是为了茶更好喝而做的准备。 此外,同一种茶,要使用铝袋、塑料袋密封好,再将其存放在干燥、阴凉、无异味的地方。 存茶、藏茶,请做个处女座的细节控!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