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在上海之“顺昌路”的历史!

 静雅轩345 2018-12-11


顺昌路,以前叫菜市路,据上海地方志记载,1917年,这条路上建了个1100平方米的室内菜场,因为人气旺,周围的商业也都发展起来。如今,从新天地往南望,太平湖南岸的两处高层住宅小区之间的小路,就是顺昌路。

照片上的这个地方,现在叫“太平湖”,过去叫“太平桥地区”。老早底,上海有很多地名和桥有关,斜桥、大木桥、小木桥、太平桥、打浦桥等等,有桥就说明有河,而现在的路就是当年填河形成的。

太平桥地区,指的是原来从自忠路到兴业路之间的顺昌路段,这里是当年卢湾区著名的“一街三市”(一街指淮海路商业街,三市指打浦桥、太平桥、鲁班路斜土路口)之一,是地区性商业中心,各种商店齐全。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鼎鼎大名的美食街。1990年,顺昌食堂装修改建成“上海集美食街”,是由点心廊、小吃馆、风味馆组成的16开间70多米长的食街,24小时对外服务。几乎所有的上海小吃:大饼、油条、粢饭、豆浆、馄饨、面条、春卷、葱油饼、海棠糕、梅花糕、花色冷面、鸡鸭血汤、油豆腐细粉、板油香糟田螺、生煎馒头小茏包。老虎脚爪、脆麻花、麻油撒子、蟹壳黄,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过去,在顺昌路兴业路路口(顺昌路90号),还有一个剧场,叫“大同戏院”(文革中改名:“大庆戏院”),解放前叫“月光大戏院”,是专门演越剧和绍兴大班的地方,想来也是因为周围江、浙移民比较多的缘故。

在顺昌路、复兴中路的转角处,老早底还有一家“丰裕生煎”的发源地——丰裕点心店(后来搬到建国东路附近)。

丰裕点心店当时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食店,隶属当年卢湾区饮食公司下属第六中心店。上海滩的生煎馒头竞争激烈,虽然“丰裕生煎”如今遍地开花,但当年味道一般,不见经传,在老上海的记忆中,远不及淮海路上的“鸿兴馆”和“春江生煎”来的有名。(注:“春江生煎馒头店”在原淮海电影院对面。记忆里,老早那里天天排队,牛肉汤的味道真是老好额)

跨过复兴中路,一直到合肥路为止,虽然也是一个路口的距离,但这里却是顺昌路,将被拆迁的历史。沿街的二层民居已人去楼空,深处的里弄已经遍是瓦砾,这段路显得人气不足。

门面外的装修拆走了,里面本来的店招显露出来:“某某百货商店”的字样浮雕在门头的位置,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据说,这段路在未拆之前,是卖纸尿裤最集中的地方,拆迁之后,很多店都移至合肥路以南。

这段顺昌路两处有掌故,一处是雅庐书场。本来是同乐剧场,能容纳300多人,专唱江南地方戏,1959年,上海最早的书场之一雅庐书场从柳林路迁至此地,成了远近闻名的所在。

遗憾的是,和很多艰难地活在高楼大厦间的书场一样,雅庐书场最终也没能逃过被拆迁的命运,很多书友当年都在感叹:“上海唯一专业的书场没有了,五块钱听两小时书的时光不再了。”

雅庐书场对面的凹凸大厦,则是天厨味精厂的原址。1923年,“味精大王”吴蕴初与张逸云合资,在肇周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味精生产厂,随后在顺昌路设立精制工厂。1966年,天厨味精厂搬迁,原址改为凹凸彩印厂。

2011年底,这栋建筑就已经被列为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2年,文物局又曾介入调查,这栋建筑“将被拆迁”一事——很多时候,正因为缺少对历史的敬畏,或者对这座城市没有感情,才会被经济利益左右了,而罔顾历史保护的意义。

当年的民族实业家都很有骨气,为什么开这家味精厂?就是为了改变味精原料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说到天厨味精厂,人们很容易就想到“佛手牌”味精,正是这个民族品牌,当年迫使日本的“味之素”退出中国市场,不但如此,“佛手牌”味精还出口到了国外。

只是,天厨味精厂的两位创始人估计不会想象到,几十年后的上海滩,“佛手牌”不大听说了,“味之素”又借着开放之春风,杀回了中国市场——不是开放的错,而是“老祖宗”的东西,我们自己没有守好!

沿着顺昌路继续向南,过了合肥路,就如同走进了一幅老上海市井风情画,两边是两层或三层的石库门房子,底楼一个挨一个的都是小店,报摊前的大喇叭里喊着“夜报”、“夜报”,老人们坐在小竹椅上无所事事地望着街景,与前两段顺昌路不同,这段顺昌路是慢悠悠的,仿佛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生活方式。

路两旁的石库门里弄,有的已有百年历史,如今都粉刷过,门楼上雕着“祥顺里”、“树德里”、“敬业里”这些祥和的名字。过去,这里大概要算是上海最南端的石库门区了,因为,自徐家汇路南边再下去,当时基本上都是平房和棚户区。

这片石库门住宅区,大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筑的,结构、质量相当上乘,基本是一户一居,经济条件和住房相配,应该属于比较“小康”的小资阶层。

沿街一排殷实的各具特色的小商店,占据了此段路面的大部分,一年四季都很热闹,比如,泰康食品店、大方绸布店,还有纸店、百货店。说到泰康食品店,馋唾水又要嗒嗒滴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做的“奶油小方”,还有经济实惠的蛋糕边角料,论斤卖的,当然,还有很多年没有见到和吃到的“杏元饼干”。

从上世纪20年代起,外省移民大量迁入顺昌路,苏北籍、广东籍、福建籍的居民不在少数。更有趣的是,这街上开“老北京涮肉”的,肯定不是北京人;卖“老山东炒货”的,应该也不是山东人;而“屋里湘”的老板,听着口音也不像是湖南人。模糊了身份的人们,正是在这里确定了自己真实的存在。

这一段的顺昌路上还有一个老建筑,这就是位于550号到560号的上海美专旧址,这里曾是中国第一所高等美学。

楼是刘海粟当年多方筹资才建起来的,1925年落成,名为“存天阁”,建成之后,上海美专就定址于此,直至1952年院校合并整个学校迁到南京为止。

当时,为解决高校教师的居住困难,上海美专的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一并转为民用,所以,现在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多是当时交大、同济、圣约翰大学的教师子弟。

历经大半个世纪,这幢教学楼的外貌变化不大:5米多挑高的3楼,放到现在也不多见;宽敞的阳台还保持着原样;大多数人家,门都没有换过,古朴的水乡式样的门扇,门后掩着几代人的生活起居。


来源:跟Tom看老洋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