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之时,亦是人体储存能量的好时机。 中医讲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固有“秋吃果、冬吃根”之说。 “吃根”,说的就是要吃“根菜”,以“肉质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 寒冬,人体要蓄积能量,而“根”是植物储存能量最多的部位。 人体,冬天阳气潜藏于肾,植物,冬天阳气储藏在根部。 因此,冬季“吃根”,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来补充阳气,助力身体健康。
第一种:萝卜——降火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萝卜赛人参”。 寒冬时节,萝卜,绝对是首选“根菜”之一。 冬季吃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皆是不错的选择。 若体内有火,则不利于阳气的内敛和收藏。 吃点萝卜,可降火顺气,青萝卜和白萝卜最佳。 白萝卜,能消食、下气、化痰,偏于入肺,可清肺热。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顺气。 青萝卜,偏入肝经,可清肝火。“一青一白” ,降火顺气,最适宜。 红萝卜,性微温,入心、肺、胃三经,可养心、健胃、化痰止咳、生津止渴。 而红萝卜缨,是含钙量最高的蔬菜之一,此时,适当吃点,还有助于补钙。 推荐1:羊肉萝卜汤 寒冷的冬季,将用萝卜,搭配羊肉,一起煮汤饮,是不错的选择。 羊肉,补气益血、滋养肝脏,搭配萝卜一起,养生效果更佳。 推荐2:清蒸 冬季,将萝卜洗净,切片,蒸熟后,蘸酱,或浇汁,都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玉兰根——通肠道 玉兰根,是金玉兰的根茎,从欧洲引入国内,被收录到“药典”,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 玉兰根茎,药用价值极高,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寒冷的冬季,是胃肠道疾病高发的一个季节,再加上“冬补”,很多人,容易出现便秘等肠道问题。 此时,吃点玉兰根,或者将其炒制成玉兰根茶,泡水喝,可改善肠道健康。 玉兰根,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养护肠道,润肠通便,十分有益。 研究发现,玉兰根中含有低聚果糖,具有清肠排毒,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有预防肥胖症以及抗癌作用。 此外,还能降低大肠的pH值,可以增加肠道的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内菌群环境。 推荐1:炒制成茶 将玉兰根,炒制成茶,用其泡水喝,是不错的方式。 将玉兰根,洗净,切10-15cm段,热锅烘炒,制成玉兰根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推荐2:做沙拉 将玉兰根洗净,切块,与其他蔬菜、水果,一起,做成沙拉,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种:山药——健脾胃 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 《本草纲目》:健脾胃,益肾气,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本草正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 山药,也是不错的“根菜”选择,寒冷冬季,不妨吃一点,健脾胃,效果尤佳。 山药,具有滋补细胞、强化内分泌、补益强壮、增强机体造血功能等作用。 山药,含有甘露聚糖,是一种能溶解于水的半纤维素,可吸水膨胀80~100倍,吃了以后在胃中体积变大,容易产生饱腹感。 ![]() 推荐1:蒸山药 山药,用来清蒸,可保留原本的甜味,清鲜绵软,是不错的选择。 ![]() 推荐2:山药粥 用山药煮粥,也是冬季很好的食用方法,还可以搭配栗子、大枣等一起煮粥食用。 ![]()
冬主肾,寒易伤肾,容易损害阳气。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 因此,寒冬,重在养肾防寒。 ![]() 泡脚,温补肾阳 冬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保护足部温暖,有温补肾阳之效。 脚底,具有肾经上的要穴,泡泡脚,可舒筋活络、刺激穴位,有益肾脏健康。 泡脚一定要泡透,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颠足,补肾纳气 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脚趾用力抓地后提起脚后跟,然后身体向下有节奏地颠动。 注意,身体放松,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 提踵时,尽量维持10秒以上,脚跟落地时,要轻柔。 ![]() 搓腰,固精益肾 搓腰眼,可疏通筋脉,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增强肾脏功能。 用掌来搓腰眼和尾闾,疏通带脉,强壮腰脊,亦可固精益肾,延年益寿。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