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皇帝崇信打仗亲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驾亲征的用将

 宋庆艳图书馆 2018-12-11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其生平诸多业绩中,三次御驾亲征,平定葛尔丹叛乱是极其突出的一笔。

满清皇帝崇信打仗亲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驾亲征的用将

(康熙帝剧照)

康熙年初期,准噶尔在其头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势力日渐强盛。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一带,向清朝皇帝告急,请求保护。

康熙帝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不仅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袭扰。

面对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在下令严行防堵的同时,积极调兵遣将,决心北上迎击围剿。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起,康熙帝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鉴于噶尔丹仍拒不投降,康熙帝再次下诏亲征。不久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宣告结束。

满清皇帝崇信打仗亲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驾亲征的用将

康熙朝前期,清王朝正处于兵多将广的年代,其八旗兵将征战能力还是比较强悍的。在康熙帝的几次御驾亲征中,那么,他所依靠的武将都是谁呢?

从史料记载看,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决定亲征葛尔丹时,他的部署是: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子胤禔副之,出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副之,出喜峰口;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都统苏努、喇克达、彭春、阿席坦、诺迈,护军统领苗齐纳、杨岱,前锋统领班达尔沙、迈图俱参赞军务。

康熙三十年正月,康熙帝授都统瓦岱为定北将军,驻张家口;授都统郎谈为安北将军,驻大同,以防御噶尔丹进犯。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再次亲征,以三路清军约期夹攻。五月,清西路军在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下,于昭莫多歼灭噶尔丹主力,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逃遁。六月,噶尔丹部将丹济拉偷袭翁吉,企图劫夺军粮,被清军击败。噶尔丹再也无力组织进攻。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开始进行第三次亲征准备,他亲临宁夏,于三月兵分两路西进。两路兵马分由费扬古马思喀统帅。四月,康熙率大军抵狼居胥山,摆下军事围剿的阵势。

此两个多月前,康熙帝谕告噶尔丹使人格垒沽英:“尔还语噶尔丹,凡事务必亲面会语,不然,则事无终局。彼如不来,朕必啮雪往讨,断不中止。朕在此地行猎待尔,限尔七十日内还报,如过此期,朕必进兵矣”。这不久,就传来了葛尔丹死讯,此次亲征遂止。

在康熙帝亲征葛尔丹的战事安排中,可以看到这么多位将领的名字,有的人们熟知,有的比较生疏。

事实上,康熙皇帝秉承了祖上用将惯例,即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随驾亲征的主将和参赞等几乎全是皇亲国戚。不妨盘点几位,也可以从中了解一下清王朝那一时期的人才实力。

爱新觉罗·福全,顺治帝次子,也就是康熙帝的异母兄长。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他被授予抚远大将军,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参加康熙帝的首次御驾亲征噶尔丹。

出征前,康熙帝在紫禁城太和殿授印、亲自送出东直门,并按福全的请求,调大同镇八旗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从征;又令理藩院派蒙古大军助战,还指派宫中得力的内大臣阿密达等人出塞,各率所部与福全会师。

乌兰布通一战,福全与众将合力,大败叛军噶尔丹兵马。但他中了葛尔丹缓兵诡计,致使已成瓮中之鳖的葛尔丹逃跑。

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初,福全还在痴心等待葛尔丹来降,派侍郎等人传信给噶尔丹,结果逾月未归,这才估计噶尔丹早已出边逃循。鉴于当时军中粮草只能维持数日,福全又自作主张,下令回师。

满清皇帝崇信打仗亲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驾亲征的用将

(电视剧中的福全)

康熙帝对福全致使葛尔丹逃跑和不请奏就自行撤兵十分不满。十一月福全至京。康熙帝指责他不遵从命令,自行其事,并让皇长子胤禔出面作证。福全无所争辩,全部领罪。朝中王公大臣等共议福全的过错,应夺去爵位。康熙帝考虑到福全参战的功绩,没有夺去他的爵位,改以罚俸三年,撤三佐领,取消了他的议政权。

噶尔丹败逃后,于康熙三十三年煽动内蒙古诸部背叛清朝,随之又率兵侵入巴颜乌兰大肆抢掠。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挂帅亲征,福全亦随驾迎敌。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生病,康熙帝亲临其府内看视。后来康熙帝出巡塞外,得知福全病重,特命随行诸皇子策骑还京探望。六月二十四日福全病故,终年51岁。

康熙帝赶回京都,亲自祭奠,又亲往福全王府恸哭送灵。

福全自幼与康熙帝共同孝敬祖母孝庄文皇后,每次陪同祖母出游时,兄弟二人总是前引后扈,祖母病重时他俩又精心护理,直至孝庄文皇后故去,弟兄之间结下深厚的情谊。福全死后,康熙帝特命画工精绘一张像,画面是他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以此图寄以对兄长的思念。

前文提到的给福全当副将的胤禔,即康熙帝皇长子,也是人们熟知的“九子夺嫡”中的大阿哥。

给雅布当副将的爱新觉罗·常宁,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康熙皇帝的弟弟。他生于顺治十四年,康熙十年被封为和硕恭亲王。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他率领右翼军出战,有不俗表现。康熙四十二年去世,享年47岁。

授予安北大将军的爱新觉罗·雅布,也是清朝宗室,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孙,和硕简纯亲王济度第五子。他顺治十五年生。康熙十一年,封三等辅国将军,康熙二十二年,袭简亲王爵位,掌宗人府事。数次参加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四十年去世,年44岁。

被授予定北将军的瓦岱,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父父敖德,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心腹爱将,被授世管牛录事,且屡从征有功,授二等勇士称谓。瓦岱是他的第三子。顺治朝任侍卫,署巴牙喇甲喇章京,从征云南、湖广立有军功。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叛,瓦岱出任护军统领,跟随安亲王岳乐援江西,充当兵马先锋军锋,立下无数战功。战后被授护军统领、江宁将军。康熙二十四年,又获授镶黄旗满洲都统,在随康熙亲征中,他率兵追击噶尔丹至克鲁伦河。

康熙帝第三次亲征葛尔丹时的统兵主将费扬古,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他是顺治帝孝献端敬皇后的弟弟,其父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按辈分,康熙帝应当叫他舅舅。

史料记载,费扬古状貌异常魁梧,武功出众。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四岁时承袭了父亲的三等伯爵位。

费扬古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在安亲王岳乐帐下效力,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

康熙三十二年,清军在归化城增加戍兵,以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康熙在三十五年再次征讨噶尔丹时,费扬古作为清军统帅,领兵在昭莫多同噶尔丹展开激战,噶尔丹的主力全部被其歼灭,立下赫赫战功。

为了彻底解除噶尔丹对内蒙古的军事威胁,康熙在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决定第三次御驾亲征。此时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的费扬古是西路兵马统帅,也是此次征战的主力,兵力四万六千有余。

满清皇帝崇信打仗亲兄弟父子兵 看看康熙御驾亲征的用将

(费扬古画像)

但双方还未来得及交战,噶尔丹就在这一年闰三月十三日自杀而死。

费扬古因在平定噶尔丹战争中的杰出贡献,被封为一等公爵。康熙四十年,费扬古跟从康熙帝出巡索约勒济,半路上疾病发作。康熙帝为此驻跸一日,亲自去看望,赐给他御帐、蟒缎、鞍马等物,并从内帑里出银五千两赠给他,派遣大臣护送他回京诊治。但回到北京后不久,费扬古就病逝了。

与费扬古同时领另一路兵马的将领马思喀,出身于富察氏家族。侍卫出身,后袭佐领。康熙三十年,任内务府总管,三十四年任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康熙三十五年,任管满洲火器营大臣、平北大将军、议政大臣。次年,任昭武将军。康熙四十一年,任镶白旗蒙古都统。著有《塞北纪程》。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