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条山,一座神秘的华夏文明圣山

 SC开卷 2018-12-11

中条山是晋南的主要山脉。它西起蒲坂,滨河而踞,经芮城、永济、平陆、运城、夏县、闻喜、垣曲、济源等地,绵延迤逦,长达140公里。因为它“狭而长,呈条状,西起华岳,东抵太行,此山居中,故曰中条”(见《清一统志》)。中条山共分十几段,在运城各个区域各有其名。

一、 中条山西段
  薄山、襄山、首山、雷首山、首阳山、马首山、尧山、历山、凤凰山、九峰山、方山五老峰、百梯山、雪花山、
  1、薄山、首山、甘枣山。《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七,一曰薄山。薄山者,襄山也亦中条之异名。
  《史记》《汉书·地理志》记载:蒲州有“首山”, 《左传》:赵宣子田于首山;《括地志》曰:“雷首山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又名首阳山;《穆天子传》、《尚书》亦有“雷首”之名,,《唐六典》亦曰:“河东道名山曰雷首,亦曰中条。”
  《山海经·中山经》中记道:“薄山之首,曰其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山。”毕沅说:“此薄山即山西蒲州山。”历儿之山“即西历山也,在蒲州府南。经云历儿者,语之缓。”
  2、凤凰山。当地称之为凤凰山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是伏羲氏创先天八卦之处。伏羲降生于雷首山下雷泽湖畔(《太平御览》:“华胥为伏羲母”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密牺。”) 。他结绳记事孕育文字;结网捕鱼教民渔猎;圈养牲畜解决百姓温饱;发明撞石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为华夏人类的生息繁衍、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黄、渭、洛三河交汇的凤凰嘴上首创了先天八卦(《易·系辞》载:“河出图、洛出书。”
女娲殁后葬于风陵,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为天下苍生的生存,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风陵渡因女娲陵而得名(《戴延之西征记》载:“女娲,风姓,风陵即女娲之墓。”
  《寰宇记》载:“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后人为祭祀元始老祖,在女娲陵背后的凤凰嘴上为她建祠立庙,秦汉以来均有祭祀。唐太宗、宋太祖都曾在女娲祠设置守陵五户,唐称祀典、宋置守户(《寰宇记》:“风陵城在其下阌乡津,去县三里,即风陵故关也。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关中墓陵志》:……而潼关之风陵则唐称祀典、宋置守户。”)。
  《尚书》载:“河图在东序”“龙马载图出河东”。《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辞海》:“……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伏羲殁后葬于风陵(《寰宇记》载:“考古要录河中风陵,疑为古伏羲冢。以苞皇为风姓,故然女娲亦风姓。”)后人为纪念伏羲女娲,在凤凰嘴修建了伏羲老祖庙和八卦台。1938年,老祖庙被侵华日军焚毁。
  3、九峰山.位于芮城县城西北 20公里的中条山中。此处山环水绕,风景幽美。西有猫耳山、王莽坪,北有五老峰,东有方山,东南有鸡头山、蝎子山等。九峰(桃花峰、樱桃峰、杏花峰、百合峰、石榴峰、葡萄峰、仙果峰、梨花峰、枣花峰)并峙,若锦屏高耸,形同椅背,东西各有一道山梁逶迤而下,状若圈椅扶手,被道家称为“九峰玉椅”,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一直为道家栖居之地。九峰山腰,自东向西有寂照洞、仙姑洞、绣花洞、摩崖洞、吊钟洞、莲花洞、寒鸦洞、静心洞和玉石洞,以石径和栈道相连。吕洞宾曾在居中的吊钟洞“古洞眠十九载”,潜心修炼,得道成仙,故此洞又被称为“纯阳洞”,九峰山被尊为吕祖信仰祖山。
       原纯阳上宫座落于九峰山前“九峰玉椅”中。创修于1252年(元宪宗二年),前后历时18年,先后建有三清殿、藏经楼、玉皇殿、纯阳殿等,占地300余亩。其藏经楼为历代皇帝敕令藏经之所,有设备精良之藏经柜,内藏《道藏》。各殿宇气势恢宏,画栋雕梁,与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相辉映。前人赞曰:“闻说中条有九峰,九峰高处立仙宫。全真宗祖于斯出,正派源流自此通。
  4、尧山。风陵渡镇王寮村西雷首山相传是帝尧的故城。因尧城之故,雷首山亦称尧山。
  《通典》:“尧旧都在蒲”。
  《水经注》:“雷首,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尧城。
  《蒲州府志》:“所谓壶口之雷首中条山,俗亦称之为尧山。山上有故城,世之曰尧城。”。
  尧王城为半坡时期的草寮,因尧王宫室为草寮之故取地方名“王寮村”,尧王点兵之处名“王点村”。1938年,尧王庙被侵华日军焚毁。风陵渡镇六官村北雷首之巅是舜帝的故居,故有舜帝的祠庙。
  《蒲州府志》:“妫水云舜所都,而上虞之损石为公崭会稽,又有妫水祝阿。故县又有汭水,有娥英之庙。山上有舜祠。”)。汭水畔的雷首之巅是虞舜的故居(《史记·陈涉世家》:“昔舜为庶人,居于妫汭。”《水经注》:“水所入曰汭,浑流西注入河。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
  虞舜生于此,一生主要活动也在这一带。不管是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还是都蒲阪、葬鸣条苍梧都发生在运城一带,留下了许多村落和遗迹:舜牛坡、舜南村、历山舜庙、鸣条舜庙、舜都蒲阪、雷泽、河滨。
  5、雪花山.是最高的中条山主峰,海拔1994米,山间奇石遍布,隐现万象;野花遍地香,清泉石上流,苍松翠柏郁郁,古藤老树苍苍;登上雪花山,一览众山小,山中清风徐来,遍体生爽;实乃世外之桃源,天上之人间,避暑之佳境,养生之福地。邀三五亲朋,携美酒佳果,于山中徜徉盘桓,将乐不思归也。先开发为旅游区。
  6、五老峰。《太平寰宇记》:尧升首山,观河渚有五老人,飞为流星上入升,因号其山为“五老山”。
  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也是我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是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与西岳华山遥遥相对,历史上素有“东华山”之称誉。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周易》成书之前,这里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也是我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大明万历19年,皇帝朱翊均携郑妃朝山进香,兴起“朝峰庙会”,兴盛达500年之久。因而,有“五老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源头”之说。 
  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翠巍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第一胜景。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老山早就成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
  7、百梯山。郭璞云:“今河东解县南坛道山,在县西南十三里。一名百梯山。今山下有水潜出,停而不流,俗谓“盎浆”。其顶方平如坛,多产良药,百梯方可升,故曰“百梯山”。
在县南一十五里坛道山东岭,一名钟山,水澄渟为池,呼为天池,上有盎浆。《山海经》云:“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谓之帝台浆。”


二、中条山中段
  黎山、葛庐之山、浊滷山(涿鹿山)、九龙山、南山、瑶台山、巫咸山、傅岩山、人祖山、芦山
  1、黎山、吴山、九龙山、虞山、南山。《云笈七签》说“(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黎山即中条山,又叫九黎山、九龙山,因位于运城南称之为南山。
  《山西通志》:在山西运城市东南、平陆县北,中条山支脉也,一也虞山,又名吴坂、虞坂、盐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为伯乐遇骐骥驾盐车之地。
  《寰宇记》“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同武王封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之虞坂,”春秋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路也,俗谓之青石槽,石崖险峻,今为孔道。
  春秋中叶,周天子式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争霸,小国图存,兼并愈演愈烈。晋国居传统腹地,史称“(黄)河、汾之东”,要向南发展,隔着虞、虢两个小国。其间有中条山和黄河两重天堑所横断,而虞、虢两国境内亘古有一条斜穿中条山绝顶的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间通道,乃至衔接黄河渡口的颠��坂。晋出于向南发展的战略需要,对虞、虢二国的觊觎,由来已久。
  公元前667年:“晋侯(献公)将伐虢。士�J曰:'不可。虢公骄,若骤得胜于我,必弃其民,无众而后伐之,欲御我谁与?夫礼乐、慈爱,战所畜也;夫民让事、乐和、爱亲、哀丧,而后可用也’。”士�J之说,反映了虢国虽小,却地冲险,人能战,必须等待虢公失尽民心而晋君充分赢得民心的条件成熟时,才能伺机夺取。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经过精心策划与充分准备,遣里克、荀息率师“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到了虞国,首先献上晋国的国宝―――屈(今吉县东北)地所产名马和垂棘(今潞城北)所产美玉;其次说以“冀(今河津东北)为不道,入自颠��,伐��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云云。虞公许诺,且自请率先出兵。虞大大宫之奇谏,虞公不听。夏天,晋、虞联兵攻占了虢的要塞下阳。
  公元前655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八月甲午,晋侯围(虢都)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就这样,晋因势一夕之间袭灭了虞。
  2、涿鹿山、葛庐之山。运城翻越中条山到平陆这一段原名涿鹿山(《解县志》:解梁古时曾称作涿鹿。解梁背后的山脉叫涿鹿山。《中冀·阪泉·涿鹿考辨》:“阪泉在涿鹿附近,解州盐池旁。”。
  《国史大纲》:钱穆在考释炎黄之战时说:“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泽,即涿鹿矣”。《补注》:“九黎之首蚩尤常渡江攻掠,榆罔不能征,民苦虑忧,蚩尤以铜为兵,盛势攻打榆罔,共工族在太行山麓,被蚩尤打得几至复灭!炎帝榆罔被逐奔逃涿鹿,急向轩辕求援,轩辕为救黎民于水火,乃率少典十四族,并征师于诸侯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阿。”
  《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中冀指的是晋南运城一带。
  公元前632年,重耳出兵伐楚,与楚争霸。要越过涿鹿山,以为涿鹿二字不吉祥,逐下令将涿鹿山更名。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葛庐之山及雍狐之山在运城。其地处当不会离今运城市太远。或者就在其地。“金”泛指金属,不限于黄金。
  《河东盐法备览》中说“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使万世之人食其血焉。今池南有蚩尤城,相传是其葬处。”(卷一《盐池门》)对此,《解州志·古迹》中有“肢解”蚩尤的记载;《安邑县志·杂记》中说“蚩尤村向奉蚩尤。安邑习惯,阴历四月一日,人家门首多插皂叶,而蚩尤村乃插槐叶。”从上所述,蚩尤城也称蚩尤村、池牛村,后改为从善村,至今仍有从善村名沿用着,在村之东南部中条山脚下,相传有蚩尤的墓陵。这种种化血为卤演绎的传说资料,不能排除古代有史实为背景的可能性,因此给后人研究蚩尤死地,留下分析推论的空间。
  钱穆说:“阪泉应在今山西省南部解县境。大抵这两部族的势力均在向北伸展,渡过黄河。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为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年版,第26 页)。解盐自古以来为国家严格控制物资,因此黄帝与蚩尤之战,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争夺对解池食盐的控制权,从中可见,黄帝与蚩尤肯定在解地有过长期的多次的激战发生。
      蚩尤,据《山西通志》和《安邑县志》载:他是安邑“蚩尤村”人。因蚩尤村位于安邑盐池边上,距虞阪不远,故南宋罗密《路史-蚩尤传》又称他为"阪泉氏"。传说蚩尤姜姓,牛首人身、铜头铁额、四目六手,不食五谷,以铁石充饥。他好兵杖刀戟,能飞空走险,喷云吐雾。他打败了炎帝后,又野心勃勃,召集了部下八十一个兄弟(又说为七十二),联合了巨人夸父族,聘请了风伯雨师,浩浩荡荡向黄帝进攻,企图夺取黄帝的宝座。这传说是黄帝战败蚩尤后的神话传说,但从中可从看出蚩尤部落己脱离农牧业,开始冶炼业,或盐业。
  黄帝同蚩尤在冀州之野大战起来。那时的冀州很大,山西南部、陕西东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山西运城就是冀州中部。
  运城市盐湖区的解州,古系解梁。据《解县志》说,原解梁亦称“涿鹿”。诗人王翰的咏解州《盐池晓望》诗中写道:“涿鹿城头分曙色,素池如练迥无尘”。这里的"涿鹿"就是解梁。据《河东盐法备览、盐池门胜迹》说:“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今池南有蚩尤城,相传是其丧处。”
  罗密《路史》上也说,黄帝与蚩尤转战到中冀,才活捉了蚩尤,并立即就地处死,故杀蚩尤处称做“解”。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说,解州盐池的卤水呈红色,俗话称为“蚩尤血”。《孔子三朝记》亦有此载:“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古名其地为解。”
  这几条材料可以互为印证,足以说明黄帝杀蚩尤是古称涿鹿的解梁,而不是河北的涿鹿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说,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其实"黎山" 正是中条山的别名,距解州镇十五里,它是黄帝杀蚩尤于"解"的又一证据。
  相传蚩尤九个兄弟,驻兵中条山,驻地后人称之为九龙山(运城市东郭镇南)。 
  3、瑶台山、巫咸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县城2公里的中条山前沿,孤峰峭拔,苍翠摩空,一衣带水,景色宜人,为夏县古八景之首。明清时期,这里庙宇林立,是游人拜遏游赏的最佳去处,中秋尤盛。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曾说:“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即巫贤、巫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感在。”
  郭璞的《巫咸山赋.序》中也说:“神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显然,《山海经》中所描述的“灵山”,按祖籍闻喜(与夏县紧相毗邻)的郭璞的解释,无疑应该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瑶台山,亦即巫咸山了。
  巫咸山上古有巫感祠,山下则有巫感父子之墓。过去的巫感父子墓地,据说不仅封土高大并有砖墙环绕陵园,而且宏阔的陵园中到处是参天古柏与历代名人碑碣。直至本世纪地,巫感祠墓仍然完好保存着,后则祠庙毁于日寇之手,仅有墓冢幸存至今。
  〈海外西经〉说:“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海外西经〉说:“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看来,“女子国” 释的当是 “安” 国。甲骨文还有一“安”字,门字头下写作二女。它是“安”的异体字,所以,〈海外西经〉说是“两女子居。”“安”字正是〈女子国〉条中“两女子居”,“一曰居一门中”的含义。知女子国即安国,那么,安国或安邑何在?
  《水经〈涑水〉》注说“(涑水)又西南过安邑县西。”注云:“安邑,禹都也。”谢鸿喜先生注曰:“安邑县,故治今称禹王城,在今夏县西北18里处。”[14]]     又云:“……涑水又西南经监盐县(今运城市)故城,城南有盐池,水之盐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经巫咸山北。
  《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巫咸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郭景纯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
  《读史方域纪要》夏县:“巫咸城在夏县南五里,相传殷巫隐此。”《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巫咸祠在夏县东五里。”按,由上面的文献勾画出的线路即:巫咸山——夏县——安邑(今禹王城)——穷山。穷山的位置应在安邑(禹王城)至闻喜县之间,或安邑(禹王城)至垣曲县之间。这里正是涑水河的上游。
  而“女子国”为黄帝子孙。《路史〈后纪〉》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三人,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安处西土,后曰安息,汉来复者为安氏。”
  此安氏即《山海经》中的“女子国”,迁往西土安息的安氏是其一部。而安邑则是留居故地的安氏居处。他们都是黄帝之子昌意的次子“安”的后裔。
  4、傅岩山。 傅说,商王武丁的大臣。因在傅岩(今山西运城市平陆东)山地方从事版筑,被武丁起用。
  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
  商王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他即位之前,曾经生活在“小人”中间,比较了解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即位以后,三年没有理政,国事全由家宰管理,他从旁观察,思索复兴殷商的方略。后来,从版筑护路的奴隶中发现了傅说,擢拔为相。
  傅说担任相国之后,辅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嘉靖殷邦”,使贵族和平民都没有怨言,史称“殷国大治”,“殷道复兴”。武丁一朝,成为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
  一代名相傅说,他到底是怎样治理国家,怎样使殷商中兴,却没有留下多少可供后人借鉴的言行。然而,关于他的传说,倒有不少。
  关于傅说与 武丁君臣际会的传说,有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引述西晋皇甫谧的一段记载,说殷高宗武丁梦见上天赐予他一位贤人,这个人蒙着奴隶穿的衣服,说自己姓傅名说,正在做苦役。武丁醒来以后想:“傅者,相电。说者,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悦民者哉!”认为这是个好兆头,要得到一位治理天下的好帮手了。天亮以后,他把这个梦告诉百官,却没有一个人相信。武丁就让人把梦中人的形象画出来,在全国寻找,果然在傅岩找到傅说。
  关于傅说从政经历的传说,出现于东晋时期的《伪古文尚书》中有《说命》上中下三篇,上篇叙述傅说初见武丁的过程及劝武丁虚心纳谏的言论;中篇为傅说向武丁陈述治国方略,其中有传颂不绝的名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下篇为君臣共勉之辞。
  傅说隐居傅岩(傅险)山,隐室命名为“圣人窟”。傅岩旁的涧水为“圣人涧”。三千多年来,傅说故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人民建祠竖碑,追念这位上古时期的伟人。
  5、人祖山、芦山、杨家山。人祖山位于夏县平陆县界,芦山为夏县最高峰,在祁家河乡,海拔1566.6米。夏县祁家河乡有杨家山。

三、中条山东段
  景山、亳山、汤王山、阳纡之山、横岭山、诸冯山、历山、教山、鼓钟山、钟山、不周山、昆仑山、王屋山
  1、景山、亳山、汤王山。商族起源于晋南,以玄鸟为图腾。居住在古代山西的部族,都是以鸟为图腾。《左传》说“商汤有景亳之命”。孟子说“汤居亳,与葛为邻”。今山西闻喜东南15公里处有景山,上有汤庙,下有葛寨村。闻喜与垣曲为邻县。垣曲县古城的亳村北处,相传汤王居亳即此。元致和二年(1328)在此树碑一通,镌“商烈祖成汤王居亳即此”,当地人称此处为“汤王坪”。历史上垣曲曾称亳城县。
  在古代,“亳”与“薄”互用。《殷祝》记述汤王放逐夏桀后回到亳城:“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这里的薄便同亳。中条山古称薄山,亦称亳山。垣曲在历史上曾称亳城县。亳城在垣曲,应是不争的事实。
孟子说:“汤居亳,以葛为邻。”就是说,葛与亳城距离很近,是相邻关系。闻喜中条山区有葛寨,与垣曲相邻,闻喜旧县志一直作葛伯驻兵处记载,应是不谬的。
       再说“景亳之命”中的“景”。这里的“景”是地名,指景山。即今汤王山,又称汤山。
  《山海经》:“景山南望贩盐之泽”。就是说,站在景山上,可以望见远处的盐池(即运城盐池)。郭璞注“贩盐之泽”:“即今盐池”。
  《水经注》:“涑水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这里的景水应即使发源于汤王山下的沙渠河。
  《山西通志》则直截了当地说:“景山即汤山”。
  《诗经》里的“陟彼景山”、“景员维河”等诗句,也提到了景山,应该都指的是汤王山。
  既然亳在运城垣曲,景即汤山,所谓“景亳之命”,是指汤王在景山及亳城举行仪式,受命为天子。实际情况则应该是,三千诸侯在亳城集会,统一了意见,然后在景山上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正式确定了汤王的天子低位,宣布商朝的建立。对于长期处于夏桀残暴统治下的华夏黎民,这无异于拨云雾而重见天日,他们对汤王的感恩戴德可想而知。至今石门山区群众中仍流传着不少关于汤王的故事(见《闻喜县志》)。
  商汤率师凯旋毫(今运城垣曲),召开了有众多诸侯参加的“景毫之命”大会,得到3千诸侯的拥戴,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自称武王。就这样,在夏王朝覆灭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王朝——商王朝在铁血之中诞生了。
  景山由于曾是汤王的即位之地,百姓口口相传为汤王山。汤王山上有汤王庙,为四季祭祀之所。在中国历史上,汤与尧、舜、禹一样,备受爱戴与推崇。
  从汤到纣,商朝共传17世31王,历时600年,约从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初期商建都于亳,后因河决之灾,迁都于嚣(在今河南荥阳),此后又由于水灾迁于相(今河南内黄),后来又迁于耿(今运城河津市),最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都在冀州境内。
  2、阳纡之山。《穆天子传》卷四:“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四百里。”[7] 综上所引,可知“阳纡”之地望,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在洛阳以西;②在两河间之冀州;③在河宗夏族之邦国。运城区域正好符合以上条件。《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 ,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藪曰杨紆 。杨紆在今运城闻喜境内,有阳隅乡,地处稷王山南,景山北。
  3、横岭山。《嘉庆重修一统志〈绛州〉》云:“横岭山在闻喜县东南,山脊横亘,故名。跨绛县及垣曲二县界,在闻喜者名小横岭,在绛县者名大横岭,在垣曲县西北八十里者名清廉山。其入口处多风,俗名风山。…按,清廉、清营、清野、清襄虽四名,其实皆横岭山也。”
  4、诸冯山。位于运城市垣曲古城北二十公里处,海拔867米,属中条山系,为历山之一峰。舜的出生地是诸冯山之姚墟村,舜建的负夏城,距诸冯山仅五公里,舜生产活动过的地方历山、雷泽、河滨、寿丘,及其舜浚之井、舜父葬之瞽冢,舜生母握登之坟茔,皆在负夏城周围几公里之内。诸冯山,乃舜之生地。
  诸冯山,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山下的古村落,就是姚墟村。远古时期,山上林木茂密,野兽出没,特别是野鹿山猪很多,可以狩猎。漫山遍野还有野果可采。山洼里可以种禾。山下的沇西河(古称教水)可以捕鱼。在山的西侧半山腰里,有一天然石龛,可容数十人避风遮雨。传说舜的父亲瞽瞍,和妻握登曾住在石龛下,舜就出生于此。后搬到山下姚墟村,该石龛后人称为“舜石龛。”前些年,中科院考古队曾在此地发掘出绳纹陶片及磨光陶片,证明此处在四五千年前有过人类的活动。山上还有舜之生母握登的坟茔。姚墟古村落的石窑洞,虽已破败不堪,但至今犹存。
  从诸冯山下,北行不足五公里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负夏”古邑。“古负夏”是个南北长约一公里多,东西宽约不足六百米的城堡。
  在“古负夏”北约1公里处的神后村(以前叫瞽冢村,村以墓而命名,人嫌不吉利,后改为此名),还有舜王井和舜父瞽瞍的坟墓瞽冢。舜王井上有亭,考其碑,盖自明始。明代中期,垣曲籍进士文皓(1459-1517)在《瞽冢村晚眺》中咏舜井道:“烟里人家树里村,我来访古欲断魂。舜王井上生秋雨,虞帝祠前曳夕曛。”此后,明代万历丁巳(公元1617年)秋,邑侯梁公重建,并在《重修舜井双池记》碑文中载:“邑(指垣曲古城——笔者注)北距四十余里,大舜浚井在焉,东有大阜,为瞽冢,南有诸冯,北有历山,东南有雷泽,东北有耕田遗踪。”到顺治十八年岁次辛丑(公元1661年)孟秋,邑侯董尔性又重修,并有《重甃舜井并建祠宇神异碑记》,此碑至今犹存。至道光年间,山西太守王炳勋再次重修。并在《重甃舜井庙记》中载:“虞帝庙寝宫之前有井焉。斯井也,相传即亚圣孟子之书所谓浚井也。祀典尚载之志矣。井上有亭,翼然列于其上,曰圣井亭。斯亭也,形势高峻,层次巍峨,北景历山,面仰诸冯,前临负夏,后依瞽冢。遥而望之,出云降雨,凤峙鸾翔,固若有龙盘虎伏之象。”碑文所记,井亭“东有大阜,为瞽冢。”瞽冢位于神后村东四公里处,高大如小山,系舜父亲之坟茔。每逢清明,常有村里人在瞽冢前焚香烧纸、长跪不起。祭奠舜帝的父亲瞽瞍。
  5、教山。《山海经》:(王屋山)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可见,教山在运城垣曲区域,见于中国古代名著《山海经》。据《山海经》之《山经》第三卷《北山经》记载,景山以北方向三百里。山上盛产玉,但没有石头,是教水的发源地。
  郦道元《水经〈教水〉》注:“(教水)出垣县北教山,南经辅山,高三十许里,上有泉,不测其深。山顶周园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水平出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
  谢鸿喜先生说:教山,又名历山,今称舜王坪,主峰舜王坪为今垣曲、沁水、绛县三县界山。《
  嘉庆重修一统志〈绛州〉》:'教山在绛县东南,一名历山,接垣曲县界。《太平环宇记〈绛县〉》:'教山,今名效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 ……
  6、钟山。《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水经注》云,教水南流,历鼓钟上峡,又云,冶官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即此山也。
  鼓钟之山,今名钟山,在垣曲境内。《中次七经》: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截坡下,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
  7、不周山。在这里曾演出了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山的历史剧,因而名播天下。但历史上的不周山究竟在哪里,現在已不为人知。其实,不周山就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昆仑山上。不周山与昆仑山同出一经,不周山就在昆仑山地区。〈西山经·西次三经〉中的不周山地貌是:“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译,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8、昆仑山。
  〈西山经·西次三经〉中的昆仑山共出現三次,
  其(1):“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是与钦鴀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崖,钦鴀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
  其(2):“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其(3):“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从“昆仑之阳”到“昆仑之丘”之间的距离是七百二十里,说明昆仑山很大,与《海内西经》所谓“方八百里,高万仞”相合。笔者认为昆仑之丘包括从历山到风陵渡整个中条山的范围相一致。而不周山就在其中之一。
  还有《大荒西经》也记有不周山:“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中次一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徐旭生先生指出:“《水经注·河水》(卷四)引此文,又说:'今诊(诊,视也)蓼水,川流所趋,与共水相扶’,是以蓼水为共水,地在今山西西南隅芮城县境内,离黄河东曲处不远。”徐说甚是,此共水位于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今名朱吕沟,源出甘枣山,南流入黄河。,《山海经》中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是共工族团的活动中心,而这些共山、共水、共谷分别位于今河南济源和山西芮城沿中条山一带,这一区域即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应该是共工氏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中心可见。
  中条山,一座承载华夏文明的文化圣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