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连升店》想到的中国馆驿文化

 明日大雪飘 2018-12-11

日推送之《由<连升店>想到的中国馆驿文化》录自《京华感旧录》,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华感旧录》一书为李先生的随笔集,书中回忆了很多关于老北京的杂闻轶事,我们将此书中与梨园有关的内容分期连载推送。


千里客来投


 “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这是古时旅店门口常贴的一副对联,也是京剧《连升店》店家出场时所念的两句定场诗。


叶盛兰、叶盛章之《连升店》

 

 几十年前,梅剧团演出《连升店》(又名《连升三级》)时,由萧长华饰店家,姜妙香饰进京赶考的举子王明方。据说,剧本是一位落魄失意的秀才写的。他以自身的感受为依据,深刻地描绘了落第举子的不幸遭遇,并辛辣地讽刺了嫌贫爱富、奴颜谄媚的势利小人——店主东,以及迷恋科举、屡试不第的崔老爷……刻画出一幅世态炎凉的人间群像。

 

 《连升店》,顾名思义是为来京赶考的举子们开设的客店。而京剧中,有相当一部分剧目是在旅店的环境中来发展戏剧情节的,如:《悦来店》、《武松打店》、《当锏卖马》、《三岔口》、《四进士》等。

 

 据明代古籍记载:“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传’。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驿’,曰‘递运所’,以便公差往来。”永乐初,北京设置“四夷馆”,专门为接待外国使节与国内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和官吏。馆址在东长安街御河桥西边的东交民巷内(原名东江米巷)。

 

 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大与市场的兴旺,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客店、旅店也随之兴旺起来。

 正德年间,北京城内许多客店,除招歇客商外,还负责介绍买卖,故又名“牙店”。凡官吏或官府开设的客店,谓之“官店”。如景泰年间的“福顺”、“普安”,嘉靖时的“占庆”、“福德”、“宝源”……都是这种“官店”。此时,北京百姓开设的客店,榻房也栉比林立,日益增多。

 

 为了方便各地来京赶考的举子的食宿,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北京城南建起了“会馆”。据《朝市丛载》记述,到清朝光绪初年,北京共有直隶、河南、江苏、四川、云南、江西、贵州、番禺、福建等省等地的会馆三百六十七所。如名的大客店就增至近百家。

 

 民间客店门外常写着“安寓客商,仕宦行台”与“近悦远来,宾至如归”之类的字样,以招揽生意。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今棕树斜街)的“三元老店”,更分“回汉两馆”,“回馆”则“恪遵清真之戒”,故回民过客多喜而就之。

 

 清末流传的一首《竹枝词》云:

 

客店别名在教场,三元房屋甚排场。

往来满汉官商外,长住南京玉器行。

 

 辛亥以后,北京又出现了“公寓”。当时的公寓有两类:一为规模大、房价贵,位于通衢大街的大公寓。如:王府井的“迎贤公寓”。二为专门接待外地来京读书的大学生,则大多设于学校附近。前些年上映的影片《青春之歌》中所描写的学生公寓,纸窗煤炉、书房、卧房又兼厨房,是很逼真的。

 

 二十年代以来,上海、北平、青岛、西安等大城市都开设了“中国旅行社招待所”。这些招待所分布在有风景名胜的地方,如北平的香山,陕西临潼的华清池温泉等,是专门接待旅行者旅游的饭店。当时各地约有二百余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饭店

 

 旅游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在殷商时代即有供官方传递公文和接待来往宾客居住的处所——“驿传”。到周初,各路诸侯为了便利所属领主的纳贡与朝觐,在通往都城的路途中广修客舍,供四方来朝者寓居,所谓“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市有侯馆……以待朝聘之官也。”这种客舍,实际上已是一种官营性质的宾馆了。


(《京华感旧录》)


- 阅读链接 -


老舍:从盖老的《打店》说起

戏里的护背旗

刘曾复谈京剧旦角

科班教师须具相人的技术

《梨园轶话》(廿三):老谭宿店何九夜赶,马连昆喜临场开鬨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