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吃藥的事】  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六十)

 阴阳狮子吼 2018-12-11

看病吃藥的事

 

今夏高溫,中暑的人很多,醫院病患大量增加,弄得醫生累,護士忙,病人苦。

可是不中暑的人也很多啊!這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有一位年高的醫生專家,他說的話最令人噴飯。那天有人向他訴說病況如何如何……他竟然說:「不要靠醫生,不要靠醫生……」

當時我心裡想,你不是醫生嗎?有病不靠你靠誰啊!

其實他的話有理,人有病可以看醫生,但不能全靠醫生;有些病更是醫生也幫不了的,只能靠自己。如果希望少害病,那更是只能靠自己了。

有人還問,學佛要不要也懂些醫藥常識?請問,佛法所說的五明,其中就有個「醫方明」啊!不通曉一點醫理藥物的話,修行時的身心變化怎麼對應啊?

如果芝麻綠豆大小的病,都要往醫院跑,真是勞民傷財,麻煩一大堆人。

多年前我得了關節炎,醫生給我吃類固醇(激素),吃到變成月亮臉也沒有好。後來看到英國人寫的一篇〈關節炎四十年〉的文章,他是每天走路兩公里才痊癒的。

他的走路不像平常的走。首先身上手上不背拿任何東西,走路比平時大步一點,稍快一點。開始只走半公里(五百公尺),一兩天後慢慢增加,到十天左右時,增至兩公里,以後不可再多增加,每天只走兩公里(以免關節負擔過重)。所以,不是走得越多越好。

其實這就是「知量」。我看到這篇文章後,馬上用這個走路的方法,不久關節炎也痊癒了。

所以說,許多病不是醫生可以治的;當然,如果想少病,就要了解一些生命運作的規律,才不會因違反規律而生病。

在這方面來說,中醫《黃帝內經》很重要,西醫在多方面也了不起,更是天天在研發進步。

一言以蔽之,醫藥是治病,保護我們健康的,對人關係很大。一個修行人,既修心也修身(藉假修真嘛),所謂讀書人要懂三理(命理、醫理、地理),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回來再說到我用走路方法治好關節炎,十年後又復發,我當然不會去看醫生。因為與太極拳大師為鄰,我就跟他學太極拳,也趕走了關節炎。

八十歲時,關節炎又來了,年紀大,抵抗力差,很快就必須坐輪椅,也由中西醫治療過。西醫在數十年後,已有更多的研發,不是單開類固醇,而且我對任何藥,都向醫生詳細詢問,並看有關藥的資料,醫生都說我是個「好病人」。

但是,能脫離輪椅,大部份是我自己的願力、意志力達成的。我告訴自己,不能坐在輪椅上度此餘生!於是我用專一心念的法門,咒語的念誦,以及觀想等等的心地法門,四十九天後,已能短暫離開輪椅了;又過了兩週,自己可以推著輪椅出門;大約半年後,完全脫離了輪椅,我太幸運了。

記得二○○四年,我到上海去看老師時,還帶著輪椅做為後備。再過一年,我終於把輪椅丟棄了。

說了一堆自己的病史,只是偶然想到給大家一個參考吧。人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方法,修行也是一樣,知時知量很重要,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佛才有八萬四千法門。

記得很多年前,有一天老師對我說:「我再教你一個咒子」,我連忙說:「不要不要,我已經會兩個咒子了」。老師只好笑笑,作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