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湿热病,一作湿温。见于《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
在本次的微课分享中,王彦晖教授指出:湿热病大家都能看,但是很难把处方开好。因为湿为阴邪而热为阳邪,二者结合加之感邪发病途径多端,病情复杂。其后王彦晖教授便注重对比分析了外感湿热病和内伤湿热病的理法方药等诸多异同,以期砥砺后学加深对湿热病的认识深度。
发病
外感:外邪自口鼻而入
内伤:肝气郁结、脾胃运化失常
共同表现:舌红苔黄腻,胸脘痞闷、小便黄大便溏、身热不扬,体温计读数与体感差异;病程长,但内伤湿热病病程较外感湿热病更为漫长。
舌象
外感舌象简单:薄黄腻,从舌前部开始
内伤舌象复杂:舌苔紫黄腻不均匀
治疗关键
外感:因势利导,从外从上祛邪气
内伤:把握祛湿和清热之间关系,追踪邪气来源以调理脏腑,守方
处方及加减
外感:三仁汤
(表证:藿香、佩兰;发热:青蒿,黄连、黄芩、栀子;脾胃阻滞:神曲砂仁,咳嗽:枇杷叶桑白皮。)
内伤:温胆汤
(发热重:黄芩、黄连;肝起上逆:天麻、泽泻;瘀血:泽兰、益母草、失笑散。)
用药注意
并非一剂分3次吃完,而是一天3-4包药。注意也不能一次开3天的药,需每天开一次药,及时调整处方。
来自: 昼三夜二205 > 《中医精华{壹}》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提出“四大医家”的那人,自己的医术如何?
进而指出:“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故余用此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气病兼郁则...
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经方医案分析
而人体三焦、营卫为气、血、水三者运行之通道,故选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三焦,加猪苓、茯苓合桂枝化气利水。考虑病属内伤,所用柴胡...
王乐匋外感热病治验
王乐匋外感热病治验。<正>王老临证体验,阳厥常可与闭证伴随而至,而阴厥往往可以成为脱证先兆。主张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顾阳气。创制一些邪正合治与寒温并用之方,今择其在外感热病治疗中...
村医诊治的感冒到朱良春那里这样给药
上焦证多外感夹里湿证,清代薛生白云:“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是也,此说确是外感时邪,内有郁热证之主证。因湿热导致低烧缠绵一证难分外感和内伤之单纯证,正如上...
除了麻烦的纤维化,湿热病的腹胀也会暗藏杀机┃秘传太湖湿热病学
除了麻烦的纤维化,湿热病的腹胀也会暗藏杀机┃秘传太湖湿热病学。但要学好湿热病我们必须掌握湿热病的一些特征,比如看到“头汗多”我...
『头痛集』头痛中医偏头痛简易疗法
治法以针对原因进行治疗为主,因此,外感头痛 治法同“感冒”篇,这里只介绍内伤头痛的治法。常见的有 气虚,血虚、痰湿、偏头痛等四种。(2)白附子1个 川芎3克 葱白15克 先将葱白捣烂, 再把白附子,川...
孔伯华临证运用紫雪丹规律探析
孔伯华临证运用紫雪丹规律探析。若是湿热时邪导致的发热,此时用紫雪恐怕不合时宜,但观孔氏医案,有湿热发热者用紫雪,痰热阻滞、暑热夹湿或者肝热夹湿亦不避用紫雪,此类病案共计67个,将近1/3的病案...
【中医中药】治疗头痛的方法
头痛,大抵分为内伤、外感两类。引起内伤头痛的原因常见的有气虚,血虚、痰湿、偏头痛、淤血头痛五种,而外感头痛一般由感冒引起。外敷:白附子1个、川芎3克、葱白15克、先将葱白捣烂, 再把白附子,川...
我运用黄芪的一点经验
我运用黄芪的一点经验我运用黄芪的一点经验。(1)气虚证:炙黄芪15~~250克,如果单纯性的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用15~~30克即可,但要配伍升麻,经验得知升麻的量越大升陷作用效果越好,一般与黄芪的比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