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省、市民营企业家座谈后,徐传勇董事长仍旧在马不停蹄谈合作拓展业务,带领华商汇通人践行最初的承诺。近日,《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带我们再次重温了华商汇通近十年的创业之路。)
华商汇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传勇的办公桌上,立着醒目的五个字:“勇做创业者”。这五个字折射了徐传勇带领华商汇通近十年的创新发展之路。 2010年,关注到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徐传勇以高管的身份从国有银行辞职,顶着质疑来到刚刚成立的华商汇通,彼时的华商汇通只是一家刚成立、名不见经传的小型金融公司,员工共3人。 这些服务立足于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是相互依存的,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唯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徐传勇说,“金融业要脱虚向实,不能‘飘’,不能赚快钱。”为此,华商汇通与科技部门、保险公司等合作开展了“投保贷”、专利贷等多项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新路径。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则帮助软控股份、青岛港、赛轮金宇等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获得了大量融资。 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投资,是华商汇通促进产融联动的新抓手。徐传勇重点关注医疗器械、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动能领域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广阔的前景,但受制于资金,难以快速发展。投资基金要在适当时候给予支持,像杠杆一样撬动它们迅速成长。”通过多方合作,华商汇通陆续成立了八支投资基金,总规模近10亿元,这些基金通过投资培育新兴科技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