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谢海洲先生讲中药

 竺言小聚 2018-12-11
谢老早年拜中药学家赵燏黄先生为师,研习中药,后兼任中国药学会《中药通报》(今《中国中药杂志》)编辑。所以他讲中药课生动有趣,嗓门大,声声入耳,数十年不忘。

由于谢老师有“童子功”,医药兼通,临床用药更是技高一筹,对于药物的配伍,“对药”的选配与应用,确有“心悟”,仅以仙鹤草为例,即可见一斑。谢老师指出,以前的本草门径书《本草备要》中未收载仙鹤草,20世纪50年代中药教科书收载后,应用才渐渐推广。该药不仅用于血证,还是治疗“脱力”劳伤的强壮药,南方农民春季用此草喂水牛,使其强壮有力,为主人多耕田;丁福保先生用于治自汗、盗汗,无不效验。临床上谢老很爱用仙鹤草,每用30克左右,可治20多种疑难症,所以他说:“仙鹤草赛人参,并不为过。”最独出心裁的“对药”是仙鹤草配连翘,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意在借连翘含有维生素P(芦丁)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再配仙鹤草增加血小板含量,促进凝血功能,乃成凉血、散血、止血之良剂。若非中医、中药的行家里手,谙熟医理、药理,岂能创此中西合璧之“对药”。所以已故中医药界的老前辈叶橘泉先生评价谢老师是“医药结合,二美俱全之才”。“对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配伍形式,两两相伍,常有相得益彰之妙。

谢老最为擅长相互制约、相反相成者,如散与收、温与清、攻与补、升与降、动与静等,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其作用是相反的,不谙斯道者或认为是杂乱无章,然则相互制约以防其偏的功效颇大,乃兵家所谓“有制之师,无往而不胜”,故有出奇制胜之妙也。实际上这种“相反相成”的组方原则,正是本于中医对疾病的基本认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医者治病总以“燮理阴阳,以平为期”为制方选药的准绳。当然这种配伍原则,实际临床上常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由师弟杨增良教授整理的谢老师关门之作——《谢海洲用药心悟》,正是这“心悟”在临床上的真实记录。说了药,自然就会想到方,谢老师不仅善用经方、古方治疗食管癌,七厘散治疗冠心病,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型感冒和脉迟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而且还创制了许多新方。

节选自《拙医寮散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