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居家赏石文化

 二闲居 2018-12-12
论居家赏石文化

人类有了家,同时就有了家居文化。家是由人及其居所组成的一个社会单元,居所有形式、构造、规模、风格和品质的差异,人有民族、性别、年龄、阶级、信仰、文化、职业和兴趣爱好的分别,因而也就有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家居文化。居家赏石便是家居文化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我把它叫做居家赏石文化。
 

一、居家赏石文化史略
 

居家赏石是在奇石文化产生之后的一种家庭文化生活,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庭比较稳固,人类物质生活有了相当保障,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1955年在南京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24枚雨花石证明,居家赏石文化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从现存的中国历代绘画、书法、诗词、文学作品和古奇石、古家具、古代园林及古代典籍中,我们知道居家赏石是中国经久不衰的一个文化传统。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奇石文化由狭隘性的封建贵族文化转变为普遍性的大众文化,居家赏石活动无论在规模上、形式上、内容上、品味上都较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居家赏石的主要形式
 

居家赏石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十种:

㈠园林式。居所建园林,在园林中置石,以供游园赏石。现存苏州、扬州等地古代私家园林即是经典之作。

㈡自然式。将居所建在野外山石之间,或建在可眺望山石、水石的依山傍水之处,将大自然化作无边的天然园林,足不出户即可欣赏自然美石。

㈢盆景式。盆景是自然的缩影,在盆景中置石,树石相映,相辅相成,四时变幻,常看常新,别有一番情趣。

㈣落地式。体量较大的奇石宜于放置地上,既安全又便于欣赏。若在宽敞的厅堂之上置一巨石,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㈤几架式。体量较小的奇石宜于放在几案或石架上欣赏。几案之石于主人工作、学习间随时陪伴在侧。一个石架放置多枚奇石,可增加赏石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㈥把玩式。很小的奇石可以拿在手中把玩,既可观赏,又可感觉,还能保养,穿堂入室,随手携带,想玩就玩,想看就看。

㈦自赏式。居家赏石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独自赏石,事不相扰,心无旁鹜,天马行空,自得其乐。

㈧群赏式。石友相邀,请到家中共同赏石。在交流中倾听石友观感,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赏石水平,加深石友情谊。

㈨单一式。就石赏石,目光和思想完全集中在奇石及其本身的文化蕴涵上面。这是多数人多数时候居家赏石的形式。

㈩多元式。将奇石欣赏与中国诗、文、书、画和园艺相结合,是中国奇石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独特魅力,也是居家赏石的高雅形式。

一种好的适合于自己的赏石形式,有利于美化家居环境,激发审美情趣,提高赏石品味。至于那一种或那一些形式比较适合自己,要因人、因家、因石、因地制宜,视实际情况而定。

由于园林式、自然式和盆景式赏石已有成熟理论指导,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将主要对其他几种形式作进一步的探讨。
 

三、居家赏石的基本特征
 

居家赏石作为奇石文化的基础性赏石活动,有它自己的鲜明特征,基本的有以下八种:

㈠家中赏石。赏石本不限身在何处,眼前有石即可欣赏,居家赏石则专指在自己家中赏石。有了家中赏石才有了居家赏石文化,因此,家中赏石是居家赏石的第一特征。

㈡赏家中石。赏石本不限何处之石,倘能欣赏便乐得欣赏。居家赏石则主要是欣赏家中自己的藏石。家中无石,便无居家赏石,也无居家赏石文化。

㈢个人赏石。居家赏石主要是个人赏石。即使家人全都爱石,也是个人赏石时候多,一起赏石时候少。至于邀约石友到家中共同赏石,时候就更少了。

㈣个性赏石。赏石皆有个性,个性赏石是赏石文化的基础,也是赏石多样性的前提。

居家赏石基本上是个性赏石。家中藏石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赏石个性,而居家赏石则促成并加强了一个人的赏石个性。

㈤自由赏石。赏石形式很多,在许多场合会有一些客观的限制,甚至要顾忌到石友的感受。居家赏石则有充分的个人自由,想怎么赏就怎么赏,是什么感受就表达什么感受。

㈥深度赏石。赏石虽有相当的随意性,但高水平的赏石则要求有一定的深度。有深度才会有高度。只有深度赏石才能发现奇石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充分享受审美的乐趣,达到赏石最高境界。

㈦反复赏石。一些奇石纹理比较复杂,形象缺少直观性,或内涵有待深入发掘,需要反复欣赏,才能有所发现,或发现到最好。

㈧长久赏石。对真正的爱石者来说,赏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会轻易放弃,而是生发于内心深处并溶汇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个人情愫,是一种自觉而长久的活动。

居家赏石为上述赏石活动提供了其他地方不可能提供的种种环境和条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居家赏石活动不同于并且独立于其他赏石活动的特别之处,有它自己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些本质属性使得居家赏石成为奇石理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
 

四、居家赏石的品味提升
 

居家赏石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可以随时,随地、随意、随兴。但是,赏石有品味高低的不同,只有在高品味的赏石中,才能尽现奇石之美,尽享赏石之乐,尽得玩石之利。因此,有必要努力提升居家赏石的品味。

㈠提高赏石境界。赏石有不同的境界,如休闲娱乐与赏石励志,欣赏自然与师法自然就大不相同。赏石者追求不同,境界便有高低之别。提高赏石品味首先要树立科学赏石观,努力提高自己的赏石境界。﹙请参阅著《赏石理论与实践》中“科学赏石观”一章﹚

㈡提高藏石品位。石头是赏石的根本,藏石品位不高便无赏石品味可言。我们应该通过增加优等奇石,淘汰劣等奇石的办法来不断提高藏石品位。﹙请参阅夏华炳著《奇石学基础》中“奇石鉴赏”一章﹚

㈢发掘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奇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奇石审美的要点,发掘文化内涵是提升赏石品味的关键。

㈣优化赏石环境。家居条件不同,赏石环境也就不同。但是,任何家庭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优化赏石环境,尽量做到整洁、明亮、美观、舒适、安全、家庭小环境与四周大环境内外通融,互相协调。装修居室或兴建庭园应先行规划,使居室美化和庭园建设与赏石、藏石需要和设置合而为一,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㈤陈设要有章法。居家赏石受到个人藏石和家居条件的限制。但不论实际情况如何,奇石的陈列和设置都要有一定的章法。比如:大石落地,小石上架、上几案;让最美的画面和形态面向光源、面对视线;大小相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彼此呼应;色彩总体和谐,局部变化,互相映衬;几案、座架、背景及其他陪衬物均应突出奇石,不能喧宾夺主;每块奇石应根据需要留有足够的欣赏空间;家具用具应与奇石陈设相协调;奇石陈设不能妨碍家中日常生活,等等。

㈥在命名上下功夫。奇石命名是欣赏者对奇石欣赏内容、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的高度概括,是欣赏者自身感受的直接体现,是物质载体﹙如名签﹚纪录下来的文化现象和赏石成果,也是反复欣赏和深度赏石的新起点和参照物,给奇石命名可以加深对奇石的解读,有利于提高赏石水平。﹙请参阅夏华炳著《奇石学基础》中“奇石命名”一章﹚

㈦赏石与中国诗、文、书、画和园艺相结合。这是中国奇石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奇石文化独特性、多样性、高雅性的表现,是最佳赏石形式。赏石与中国诗、文、书、画和园艺相结合,有利于多方面发掘奇石内涵和多方面表现奇石之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奇石文化的内容,提了奇石文化的品位。﹙请参阅夏华炳著《赏石理论与实践》中“奇石欣赏的方法”一节﹚

㈧以石会友。将石友请至家中,高朋满座,品茗赏石,吟诗作画,切磋石艺,谈古论今,各抒情怀,其乐融融,古已有之。
 

五、  居家赏石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奇石拙朴灵秀,别有风格,一石在宅,雅气荡魂。奇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变万化,发人深思。赏石可以休闲娱乐,冶情益智。广大民众,文人雅士,或志存高远者,无不敬石为师,以石为友,珍石如宝,爱石如痴。有史以来奇石主要收藏于民间,居家赏石是最普遍、最经常、最重要的赏石活动,居家赏石文化是奇石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居家赏石对奇石资源的保护,对奇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后,我们应该提高对居家赏石文化的认识,加强对居家赏石文化的研究,促进居家赏石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国奇石文化获得更大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