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时期的岷州 河州 洮州

 镇疆九洲 2018-12-12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八月,“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之”。1958年,岷县政府在拆除城东门城墙时发现一块洪武十四年的碑文,碑文有“洪武十一年秋八月,奉大明皇帝命指挥马烨等官开设岷卫”的记载;此外,岷县二郎山铜钟(现存于岷县二郎山钟亭)铭文亦载:“明威将军佥岷州指挥司事马烨……洪武十一年八月钦奉天子制开拓岷州设卫。”由此可知,沐英开设岷州卫后,筑城等具体事宜是由指挥使马烨等官完成的。岷州卫建立后,原河州左卫所属的部分千户所划归到岷州卫名下,上引洪武十四年碑文载:

洪武十二年夏,奉敕衔将阶州、汉阳、礼店、洮州、岷州、十八族番汉军民千户所钱粮军马,并听岷州卫节制。承制奉行,钦此。

洪武十五年,岷州卫升为军民指挥使司。值得一提的是,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并不是岷州千户所升格而来。上引岷县二郎山铜钟铭文中署名的官署中既有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又有岷州军民千户所、洮州军民千户所等。岷县二郎山铜钟为洪武十六年所铸,此时岷、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均己设置,但岷州、洮州军民千户所依然存在,而且洮州军民千户所非但不归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管辖,反而受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节制。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巡按御史朱徵奏请设岷州,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隶巩昌府。后因“征发繁重,人日困疲,且番人恋世官,而流官又不乐居,遥寄治他所”,四十年,州废,仍置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岷州卫辖有几个直属千户所,《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岷州卫”载:“明洪武十二年,置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领千户所四,守御军民千户所一,隶陕西都司。”康熙《岷州志》卷二《屯旗》载:“又按前代岷卫四所屯寨共一百五十七处:内左所屯寨四十处……右所屯寨四十处……中所屯寨五十三处……中左所屯寨二十四处。”同书卷一《沿革》载:“明洪武十一年曹国公李景隆奉制开设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隶陕西都司,领军民千户所四、西固军民千户所一。”这里虽然没有说明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领有几个直属千户所,但却道出岷州卫除直属千户所外,还领有4个军民千户所和一个西固守御(军民)千户所。上引《岷州卫建城碑文》载:“洪武十一年八月,奉大明皇帝命指挥马烨等官开设岷卫,统率马步左、右、前、后、中壮士万余筑城垣。”这说明岷州卫设置之初共辖有5个直属千户所,此后又增加了“中左所”。岷县二郎山铜钟铭文中虽记载5个直属千户所和6个军民千户所以及一个守御千户所,却未见“中左所”。至此我们在文献、碑文、铭文中己发现岷州卫直属千户所有左、右、中、前、后、中左共6个千户所,而不是4个千户所。又方孔炤《全边略记》卷四《陕西延绥略·固原镇》载:正统初,“岷州千户苏玘奏,本所额旗千一百二十名”。如果按这一数据推算,明初岷州卫有“军七千五百五十四员名”,至少设6个千户所。由此可见,明代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的建制虽较为混乱,奉旨随变,但在明初应领有5个直属千户所,在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共辖有6个直属千户所,一个守御军民千户所。

明代岷州卫有多少官军,《岷州卫建城碑文》载有万余名。康熙《岷州志》卷十三《职官下》载:“当洪武之初,岷卫戍甲盈万,卫指挥分辖之。”卷十七《艺文上》载《重建学宫记》亦云:“国朝洪武中……乃设军民指挥使司,戍以甲卒万。”《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十《舆图要览》“岷州条”载:岷州镇有马步官军14938人,其中岷州卫有马步官军7554人,阶州千户所有马步官军2752人,文县有马步官军2391人,西固有马步官军1639人。明初岷州的情况与河州相似,故这一组数据很可能也是弘治、正德前的数据。此后,军屯士兵多有逃亡,故《甘肃通志稿·民族》载嘉靖时岷州卫仅有军户3113,口5382。康熙《岷州卫志·官师》载:“明设操游东西等六路戍汉番军役共五千七百一十三名”,与嘉靖时大体相当。

《岷州志》卷十《兵卫》载:“按前朝岷州官旗汉番军役共四千六百二十九名”;其中“东西等路把隘汉军九百四十五名,番军八百八十一名”。《岷州志》卷十三《职官下》载:“虎朵儿只藏卜,本卫人。父虎捨那藏卜,元时为洮州元帅府世袭达鲁花赤。洪武三年率众归附,除河州卫土千户。虎朵儿只藏卜袭。洪武十二年,调本卫中所正千户。”然据岷县二郎山铜钟铭文载:虎朵儿只藏卜在洪武十六年时仍为洮州军民千户所正千户,而不是岷州卫中所正千户,所以虎朵儿只藏卜为岷州卫中所正千户应在洪武十六年之后。由“河州卫土千户”即洮州军民千户所正千户调岷州卫中所正千户,虎朵儿只藏卜的身份亦由土官变成卫所军户。又乾隆四十四年《后氏家谱》载,后朵儿只班,元任甘肃行省平章,洪武二年率众归附,太祖赐姓“后”,授宣武将军,洪武十年命掌岷州卫事。

                                                ——资料来源:武沐:《明代河岷洮三卫戍边军屯研究》

明朝时期的河州

河州,是元朝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治所。元朝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下辖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洮州元帅府、岷州元帅府等。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左副将军邓愈自临洮进克河州”,六月,“故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索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银牌印宣敕诣左副将军邓愈军门降,及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亦以吐蕃诸部来降”。洪武四年,置河州卫,以韦正为指挥使,“何索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明太祖实录》卷六十记载了洪武四年时河州卫所属千户所、百户所的名称:

置千户所八:曰铁城、曰岷州、曰十八族、曰常阳、曰积石州、曰蒙古军、曰灭乞军、曰招藏军;军民千户所一:曰洮州;百户所七:曰上寨、曰李家五族、曰七族、曰番客、曰化州等处、曰常家族、曰爪黎族;汉番军民百户所二:曰阶文扶州、曰阳砙等处。

洪武六年,“河州卫请设州县专掌钱粮,诏从”。洪武七年,“诏置西安行都卫指挥使司于河州,升河州卫指挥使韦正为都指挥使,总辖河州、朵甘、乌斯藏三卫;升朵甘、乌斯藏二卫为行都指挥使司”。洪武八年,改西安行都卫行都指挥使司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置陕西归德守御千户所,归河州卫管辖。洪武九年,罢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河州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二年,“改河州右卫指挥使司为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革河州府”,改河州左卫指挥使司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永乐、宣德年间,刘昭镇守河州,兼辖西宁,“在镇三十余年,居民安堵,创修之功居多,后莫能及”。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奏改河州卫原治四十五里为河州,隶临洮府。卫仍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丙戌(公元1526年),知州张宗儒因人丁消乏,奏攒三十一里”。

嘉靖《河州志》卷一《地理志·屯寨》载:洪武时期,河州卫有六个直属千户所,并辖必里卫。永乐四年,河州卫中左千户所十屯调往归德(今青海贵德县),仍归河州卫调配。《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河州条”亦云:“洪武十二年……改置河州卫……领千户所六,守御千户所一,隶陕西都司”。明代河州卫辖有五十八个屯寨,每个屯寨为一个百户所,如杜百户寨、贾百户寨、张百户寨、席百户寨等。明代河州卫究竟有多少旗军,这里有三组数据:一是嘉靖《河州志》卷二《官政志·秩官》云:明初河州卫有官军9888人,弘治、正德以来,军屯士兵多有逃亡,但仍见在5559人。二是《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十《舆图要览》云:河州镇有马步官军9217人,其中河州卫有马步官军7700人,归德所有马步官军148人,积石等关有马步官军293人,大通河等堡有马步官军976人。《读史方舆纪要》所用史料“大约以嘉隆间为断”,但这一组数据很可能是弘治、正德前的数据。三是《甘肃通志稿·民族》载嘉靖时河州有军卫户4211,口6533。由此看来,明初河州卫的官军人数当在万名以上,为腹里卫所的两倍。即使在嘉靖年间,其军卫人数仍相当于腹里卫所,而康熙时,“河州卫屯丁实在下下丁五千九百六十九丁半”。

嘉靖《河州志》卷二《人物志·国朝武功》载:“脱晟,本州麻失里人。累有军功,由蒙古千户所百户升本卫指挥佥事。”又载:“长福,本州木叶里人。父长吉帖木。天顺年间,任本卫中左所副千户。福善骑射,勇悍过人,屡因军功,历升陕西都司都指挥佥事,寻充游击将军。”长吉帖木父子所在的河州卫中左所是永乐四年由河州调往归德居住守御的。调往归德的中左所共有10屯寨,这当中就包括今天青海同仁县土族居住的四寨子,即季屯、吴屯、上下李屯、脱(妥)屯等“保安四屯”(今已衍化为吴屯、加查玛、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和脱加等六个自然村),其中季屯、上下李屯、脱屯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屯寨。长吉帖木父子居住的木叶里,“在州西六十里”,与四寨子接壤,可见这一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嘉靖《河州志》卷二《国朝武功》中还载有两位少数民族:保勣与妙龄。保勣者“本州梨子里人”;妙龄者“本州样卑里人”。明代河州卫有梨子里,“在州东六十里”,并设有梨子山屯寨;样卑里,“在州西百里”,附近设有吹麻滩寨和下川寨。嘉靖《河州志》虽没有明说保勣与妙龄为屯寨之人,但两人均由军功调升正千户。明代军户是世袭的,民户不参与出征,因而也无从获取军功,所以这两位少数民族当来自河州卫之屯所。保勣与妙龄由军功调升正千户,在未调升之前,至少应有百户一级的官职,由此判定,河州卫所中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屯寨。

                                               ——资料来源:武沐:《明代河岷洮三卫戍边军屯研究》

明朝时期的洮州

洮州卫不是洮州军民千户所升格而来,而是由河州左卫改设而成。洮州卫的设置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洮州十八族番首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乌都儿及阿卜商等叛乱有直接关系。为了平定这次叛乱,征西将军沐英奉命从岷州“移兵讨之”。旋即又“命曹国公李文忠往河州、岷州、临洮、巩昌、梅川等处整治城池,督理军务,边境事宜悉从节制”。洪武十二年,“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番寇三副使阿卜商、河汪顺、朵罗只等率众遁去……遂于东笼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遣使来报捷,且请城守事宜,上曰:‘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矣’,遂命置洮州卫,以指挥聂纬、陈晖、杨林、孙祯、李聚、丁能等领兵守之”;敕“河州二卫之兵止留一卫,以一卫守洮州”;并“遣使敕陕西都指挥使司曰:‘尔等将校若候与大军同还,恐误,调遣还至河州。’洮州即以书示都督张温、曹兴、周武、金朝兴、吴复、张龙,令驰驿赴阙。”同年五月,“佥大都督府事、奉国将军金朝兴奉总兵官、征虏左副将军曹国公钧旨,督工成造”洮州卫城。“九月,征西将军沐英等兵击西番三副使之众,大败之,擒三副使瘿嗉子等,杀获数万人,获马二万,牛羊十余万,遂班师”。同年,升洮州卫为军民指挥使司,隶陕西都司。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洮州置州,属巩昌府,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

明初的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仅仅是河州左卫分设而成,除了直属的千户所外,它甚至都管不了洮州千户所等土千、百户。因此,明初的洮州卫是一个纯军事的卫所,其规模不会很大。明初的洮州卫究竟辖有几个直属千户所,史载不一。张雨《边政考》卷三《洮州卫》载:“国初归附,设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领五千户所”。《洮州厅志》卷二《沿革》引《续通考》:“(洪武十二年)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隶陕西都司,领千户所五。”然同书卷十《职官》却云:“明设军民千户所六。”另《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洮州卫”亦载:“明洪武四年,置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领千户所六,皆在卫城内,隶陕西都司。”《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十《舆图要览》“洮州”载:洮州镇有马步官军6175人,其中洮州卫有马步官军5622人,高楼等关有马步官军72人,杨升等寨有马步官军30人,济洮等堡有马步官军450人。从洮州卫有马步官军5622人推算,洮州卫的规模与腹里相当,因此,明初的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应辖有5个千户所,只是在西固守御千户所从岷州划归洮州后,洮州卫才辖有6个千户所。清初“洮州卫原额屯丁并节年招徕编审新增实在共丁一千五百八十丁”。

明初的洮州卫虽然是一个纯军事的卫所,但却是一个土流参治的卫所。元代洮州底古族头目昝南秀节,洪武十一年投明,曾督修洮州边壕城池。洪武十九年,随征叠州,授洮州卫中千户所世袭百户。元吐蕃宣慰副使兼管闾井千户所职事达鲁花赤星吉巴,洪武三年投明,其子王亨授洮州卫指挥佥事,其部族被纳入卫所屯寨之中,成为明代戍边屯牧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武沐:《明代河岷洮三卫戍边军屯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