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宾阳酸粉

 雪浪子 2018-12-12
  广西米粉种类甚多,比较出名的有:桂林酸辣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玉林牛腩粉、钦州猪脚粉等等。但米粉只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街边陋巷小吃,由于品相和观感比较差,很难登上大雅之堂,正式宴会上很少看到这些美味的米粉身影。而唯独有一种米粉是个例外,因其卖相较好,作为宴席上一道菜肴与其它东西相比毫不逊色,所以即便是国宴也可能出现它的身影——这就是“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滑香脆 ,色泽艳丽诱人。

宾阳酸粉历史钩沉:
相传,北宋皇祐五年(1053),朝廷派枢密副使狄青率部南征侬智高来到宾州(今宾阳县),而侬智高则在距宾阳县城以西19公里的昆仑关凭险固守。狄青于元宵之夜在营中张灯结彩、欢宴过节以迷惑对方,暗中却派出两千轻骑从背后偷袭昆仑关,而后突然前后夹击。侬智高措手不及,大败而逃,遁往云南大理,狄青大获全胜。

在宾阳居留期间,狄青部下多为北方人,不喜欢吃米饭,提出要吃面条,而宾州盛产大米,没有面条,难以满足要求。但是,再难也难不倒精明的宾州人。人们用大米浸泡后,磨浆蒸成米粉,配以卤水肉片等作料送到营中。将士食后,对米粉啧啧称赞。时逢南国早春,气温骤升,闷热如夏,北方将士不服水土,出现了拉肚、发痧、不思饮食等现象。

宾州人又精心将米粉再度改造,蒸成薄薄的粉片,配以米醋、酸黄瓜、香菜等调料让将士食用。想不到,这种酸粉真神,将士们食后顿觉胃口大开,神清气爽,拉肚和发痧竟也不治而愈。将士都称这种有提神、消暑、止渴、开胃、祛湿除热功效的粉为酸粉。

从此,宾州酸粉成了当地一种奇特的小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宾阳人爱吃酸粉,加上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使得宾阳县城的宾馆酒楼和小饭店、大排档,到处都有酸粉供应。
1990年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宾阳酸粉打进南宁小吃一条街,成为指定小吃;1995年和2000年,宾阳酸粉连续荣获广西“优秀小吃”和“名小吃”称号。宾阳酸粉也从一种大众小吃,逐渐开始走进高档酒楼饭店。

宾阳酸粉制作秘方:
1、用精选上好的晚稻大米,经24小时浸泡并淘洗,用土制的石磨磨成浆。

2、经过7天时间反复漂浆,漂浆期间要根据气温的不同进行不定时地换水。

3、蒸制时采用大铛木盖浮托蒸法蒸米粉,蒸熟一条折叠一条并抹上一层花生油。

4、加入配菜叉烧、炸波肉、炸牛肉巴、炸灌风肠、炸花生或黄豆并腌制新鲜黄瓜;调味品主要是用陈皮、八角、葱条等十多种香料用纱布包好,加水、盐、蚝油、味精等加温煮制卤水;再用糖、盐、米醋调制糖醋至酸甜适口。

5、切好米粉放在碗内,将切好的叉烧等配料平摊在米粉上,再放些鲜红的生辣椒和蒜茸、香菜、浇上卤水以及糖醋,加些花生油即成。

来源:臻强传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