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构思绝妙的青铜艺术品

 睫毛上的风尘 2018-12-12

作者简介:A605565256,盛世收藏网论坛会员。2014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696小时。

 

中国的青铜器发展历经近15个世纪,凝聚着极高的文化价值意义和艺术价值。青铜器既是古代的人们供奉神灵与先祖的礼器,亦是皇室贵族的生活实用器。不同时代的青铜器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商代的青铜器华丽而神秘,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则开始向轻便、精巧方向发展,往往以独特的造型取胜。

 

铜奔马(马踏飞燕)

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中国珍贵文物

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

 

此件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了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整件作品的着力点集中在超越飞鸟的马足上,精确地把握了力学平衡,同时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

 

铜车马仪仗俑队

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

 

铜车马出行仪仗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位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位奴婢俑组成,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座

春秋(公元前770-476年),甘肃博物馆藏

 

此件作品塑造的老虎双目炯炯有神,舒展一对有力的臂爪紧紧抓住小羊,张开血盆大口奋力撕咬,可怜的羊儿拼命挣扎也难逃厄运。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神韵?

 

人头形铜钩戟

 

钩戟是我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多功能长柄武器,可勾可刺可横砍,是杀伤力很强的兵器。此件藏品刃部铸成形象奇特的人头形,深目浓眉,披发卷须,大耳巨鼻,嘴唇突出,腮部有线条粗且深的唇形纹饰。这显然非华夏人相貌,据考证分析,可能是当时对西周王朝威胁最大的猃狁人。

 

虎纹钺

长23厘米,宽6厘米,重685克

 

王权的礼仪用钺。整体似半环,外形呈弧月状。钺身铸成一只卧虎,虎背为刃张牙露齿衔杖柄,额上刻一“王”字。

 

提梁铜卤

 

此器物美观大气,呈圆筒形,带动带盖,方棱扁条式提梁面上饰凤纹,提梁与卤身结合的两端铸有牛首,形象生动逼真。

 

 

西周时期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铜连枝灯

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高146厘米,宽66厘米

 

十三盏铜连枝灯。灯座为倒置喇叭形,座面有十瑞兽纹和云气纹。灯呈树形,主干分为三段。

 

鼎形铜行灯

战国,平凉市庙庄战国秦墓出土

(开启)高30.2厘米,(收合)高16.7厘米;口径11.3厘米

 

此灯收合时为三足圆鼎,内盛燃灯时所用的油料。盖两侧二鸭首,其宽嘴正好衔住双键,鼎盖便被牢牢扣住。用灯时,将双键支起,可插入鼎盖中心的圆銎中,此时鼎盖即成为灯盏。这件铜灯构造精巧,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封口严密不溢油,是贵族出行时使用的灯。

 

阿拉伯文铜香炉

 

体现了东西方多元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文明的见证。

 

金鼻环

 

 

看上去形似手镯,圆形开口处呈扁圆夹口,黄金质地。应属于游牧民族的上层人物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铜牦牛

 

这是我国第一件以牦牛为造型的青铜器,风格写真,造型质朴,冶炼技术高超。

 

国宝级舍利宝函

 

 

泾川大云寺塔基瘗埋的金棺银椁,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组,埋于唐武则天延载元年 (694年)。塔基内建地宫,内置刻有铭序的石函,函内放鎏金铜函,其中置银椁金棺,金棺内琉璃瓶中放舍利14颗,全套容器共有内外五重之多,金棺座长7.1厘米,重108克,制工精美,前档和两侧正中嵌白色珍珠,周围贴金片莲瓣,形似盛开的莲花,莲花四周又配以金片组成的莲蕾、莲叶。棺的后档居中贴六瓣金莲,周绕六朵金莲或莲蕾,其上又嵌饰石英石、绿松石等,工精而华美。银椁座长10.5厘米,重349.5克,椁体满刻缠枝忍冬纹,椁座前后四角雕镶栏杆,空间嵌棱形花纹,椁侧左右还各装二环。这组金棺银椁,表现出盛唐金银细工的高度工艺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