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 | 工会社工锻造记

 健康慢走 2018-12-12

工人日报 2017-01-12 记者 钱培坚


这几天,上海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公惠中心)干事长郑俨异常忙碌。

  

她正在组织对分布在浦东36个街镇、7个开发区驻点工作的235名工会工作者(又称工会社工)逐一进行年终考核,还要抽空跟随摄制组到工会社工的工作现场指导“抢拍”。“我们正在拍摄一部名为《工会工作者的24小时》的短片,准备在年会上播放。这既是对过往一年的回顾,也是对新入职员工的第一课。”

  

同时,第一届浦东新区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技能比武也进入收官阶段。“过去都是他们帮助行业、企业组织技能比武活动,如今自己成了竞赛主角。”郑俨介绍说,这一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我和工会那些事”网络征文、“工会业务知多少”网络答题、脑力达人PK赛、最强项目经理人等4个项目,着力营造全员学习培训的氛围。

  

自2013年以来,浦东新区总工会培育孵化了工会直接领导的社会组织——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工会社工的劳动关系转入公惠中心,并建立完善考核管理、保障激励等机制,创新工会社工队伍建设管理。成立仅3年的公惠中心,已获得了“2015年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

  

建立完善机制,提高认同感归属感

  

公惠中心入驻地是社会组织的聚集地——浦东公益园。记者探访当天,浦东新区总工会领导正与公惠中心干事长郑俨、工会工作者各分区的片长一起探讨队伍建设问题。

  

“仅靠体制内的人力,早就无法适应浦东工会工作的发展要求了。2011年,浦东新区总工会尝试向社会公开招聘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通过3年社会化招募,组建起了一支近200人的队伍。”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剑铭告诉记者,随着前几批工会社工日益深入基层工作,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当其冲的便是劳务派遣带来的“身份尴尬”,以及收入差距、职业发展受限等难题。一些工会社工因此“另谋高就”。

  

不仅招得进,还得留得住、管得严、用得活。为此,2013年9月,全国首家工会系统民办非企业组织——上海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全面承担起工会社工的组织、培训、管理和派出工作,近200名工会社工的劳动关系转入中心,他们的身份实现了从劳务派遣工到驻点社工的转变。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已担任唐镇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的姚晓燕告诉记者,正式的劳动聘用关系让自己消除了不稳定感。全新的薪酬管理办法和职务晋升办法,更使他们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按照社工职业管理办法,全区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的工资水平由公惠中心统一划定,改变了以往收入随地域变动,地区差异巨大的情况。基本工资采取阶梯设计,岗位工资的标准依本人担任的职务而定、设4个档次,职级工资依据个人职业等级而定、设三级九档,工会社工通过获得相应的职业等级,个人收入也将逐步提升。

  

“目前已有7人分别在街镇、开发区总工会副主席、经审委主任的重要岗位上任职。”说话间,郑俨又拿出厚厚一叠新员工登记表,“今年初又有85人要入职,使队伍壮大到315人,比中心建立之初几近翻番。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中,工会工作者不再是增加阅历的‘跳板’,而是值得全身心投入、成就一番事业的职业。”


拓宽培训路径,提升职业素养

  

在郑俨的办公室,记者通过视频看到了前几天举行的脑力达人PK赛的现场。

  

这次比赛,每个片区的10名工会工作者自由组队。知识竞赛题囊括了工会工作中的政策、实务,还有各类法律维权知识等。参赛的“小伙伴”们,对散落在各政策体系中的知识点了然于胸,比分交替上升,场面胶着……

  

“眼下的这支工会社工队伍,40岁以下197人,占比83.8%;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151人,占比64.3%。”郑俨介绍说,为了帮助这些工会工作“新丁”尽快适应岗位,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工会工作者培力计划”,建立“3十X”的能力培训体系,即上岗培训、资质培训、岗位轮训和专题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网络互动、座谈研讨、案例分析、参观交流等方式,进行差别化岗位培训、需求化专业技能学习和团队建设活动。

  

每年年初,公惠中心还要开展为期5天的全员集中脱产培训。在培训方法上,中心更是发挥出社会组织的专业特长,一改“我讲你听”的课堂灌输模式,探索建立督导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实训基地模式、情景模拟模式等,不断拓宽教育培训的路径和手段,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两方面入手,帮助年轻的工会工作者担当重任。

  

据统计,这支工会社工队伍中,已有助理社会工作师93人、社会工作师32人、劳动关系协调员126人、集体协商指导员235人。

  

干得好的有奖,干不好的退出

  

工会工作仅靠熟练地掌握政策还不够,更多时候,工会组建、法律维权考验的是实际应变能力和经验。技能比武的压轴大戏——最强项目人,就是以“项目策划+情景模拟”的方式,综合考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项目组成的人员、经费的预算,到具体针对的人群、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等,每个参赛项目的策划可谓面面俱到。参赛队要策划的项目事先都没有透露过,全靠抽签决定,参与者要在规定时间内设计一份完整的项目书,考验的是平时工作的积累。为了将整个项目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不少参赛队成员还担当起“演员”的角色,以场景再现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项目。

  

工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2015年,公惠中心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制定了《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合同期满考核管理办法(暂行)》,将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的退出机制及晋升通道,以文件形式固定了下来。

  

“干得好的有奖,干不好的退出,这是很简单的市场规律,也是激发工作热情的机制保障。工会工作要创新,核心是人的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和进取心,是不会做出成绩来的。”浦东新区总工会主席顾晓鸣说。

  

记者从这份管理办法中看到,接受考核的工会社工不仅要重新参加笔试,还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述职报告,并通过个别访谈、民主评议等环节。管理办法对每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占比划分,综合评定在70分以上及民主评议满意率在70%以上的将被续聘,若其中有一项没达标,或在职期间有严重违纪的行为,则终止劳动合同。

  

“我们要通过机制保障,筛选更优秀的工会工作者来服务职工、创新工作。”张剑铭说,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已经成为浦东工会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成为浦东工会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