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陨石元素之我见

 罗宋汤的味道 2018-12-12

如何看待陨石元素的构成?如何看待前人对于陨石元素的发现与研究?看似简单的问题,令一些陨石爱好者发生了困惑。很多朋友要求就陨石元素做简要的说明。事实上,世界各国对于陨石元素的发现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目前国际上对于陨石元素的发现,是宇宙星体中极小的一部分。正如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一样,科学家发现:人类对于地球物质的认识不足客观存在物质的5%!


同样的道理:浩瀚的宇宙,众多的形态,物质构成难以认知。谁有能力去全面认识和研究,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能否达到万分之一都是未知数。人类之渺小,能力之有限,认知之艰难,绝非是几代人可以解决的。


陨石元素的问题,其实质依然局限于所谓的经典陨石的问题。相对而言,人类对于发现的那些经典陨石元素的研究是比较到位的。元素,特别是新元素的发现,是要在获取新的与众不同陨石样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当一种新的元素获得公认后,会被归位于我们的元素周期表。


目前无论矿物勘探或者陨石元素检测,这些机器内置的元素都是以元素周期表为基础设置的。熟悉陨石检测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检测机器设置的元素中有一个LE,很多人不解其意。有人解释为“轻元素”,也有人解释为“未知元素”。从科学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个LE应该是轻元素和未知元素的总和,也就是一个数据包。


事实上,陨石中大多的物质是未被人类认知的。可以检测到的部分元素占被检测陨石的百分比非常少。这样的结果恰恰证明是对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不要绝对化元素问题,已知对的元素毕竟只是陨石物质的一部分,并非是全部。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不能囊过全部元素而否定陨石元素的检测结果,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去认知整个宇宙世界。


认知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客观的。发现新陨石的机会与科学研究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不能认为目前元素的认知太少,就去否定之前的认识和成果。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的发现与研究是对宇宙认识的开始,并非是圆满的结束。


从陨石元素的角度看陨石收藏,被人类捡获和研究的陨石可谓凤毛麟角,未被认识和发现的陨石依然如故的,真真切切的客观存在着。无论人们是否正确的认识陨石,无论某些机构和组织如何否定陨石,谁都不能人为的改变陨石的属性和身份。


陨石收藏与研究,绝非仅仅是依靠前人出于商业目的认可陨石的、有限的几类!事实上,陨石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正因为陨石的丰富多彩和认知差异,才是陨石研究的奥秘与动力所在。元素是需要从众多陨石发现中探知的,一味固守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思进取,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元素发现。


单从陨石的形态和撞击痕迹判断,我们可以知晓是否陨石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正确了解元素的含量构成。从已知元素的成果分析陨石,也仅仅是研究陨石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元素是人类未知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世界各国研究的陨石也只能说是皮毛,并非是那些陨石内涵的全部。


如同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论一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认为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论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科学探索发现,生命的进化绝非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论那样简单。什么时候,人们不再以陨石种类作为圈子垄断牟利的物质,陨石不再受经典和疑似困惑,陨石研究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陨石元素绝非是陨石的全部,也不是决定是否陨石的原因所在。陨石元素是陨石的一部分内涵,陨石的形态与外部痕迹,陨石的振动频率,陨石的热熔程度和空气动力学等等因素的综合判断,是鉴定陨石的基础和根本。而在没有任何特征参考的情况下,陨石元素的检测就成为判断是否陨石的主要技术手段。


我们不能武断的认为:陨石中应该有什么,不应该有什么!宇宙之大,物质之丰富,绝非几十年和近百年可以完全认知的。在认知的过程中,按照客观存在就是真理的原则去发现陨石,收藏陨石,研究陨石,才是陨石文化的科学之道!在真理面前让那些无耻的、卑鄙的陨石渣滓逐一现出原形,时间是验证正确与错误的试金石,真金不怕火炼!


陨石元素如此,陨石理论如此,陨石收藏如此,陨石文化亦如此。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执着探索陨石真伪和实践的陨石爱好者朋友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