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方针管理你听过吗?给你超齐全的日本方针管理资料!

 blackhappy 2018-12-13

品质人生质量开讲

您的掌上质量知识库

关注

方针管理是一种针对企业整体管理的方法。它通过在可操作的基础上将企业高层管理层的目标与日常生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了企业的战略管理因素和经营管理因素。方针管理概念植根于两个久负盛名气管理技巧:目标管理法(MBO)和全面质量管理法(TQM)。方针管理概念的核心是方针,即企业的战略目标,关于实现战略目标的宣言,及描述如何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进行监控。


方针管理与目标管理既一脉相承、又有所超越。


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在各大公司的相继采用下形成一时之风尚,带给企业以高效率、高利润和一片繁荣盛景,但目标管理的缺点也随实践而暴露:没有设定公司愿景,大股东没有做长期投资的打算,见利思变,以及结果导向、部门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等,带给企业经营者莫大的困扰。 


方针管理试图弥补这些缺陷。它的进步在于,将企业的注意力集中于重大目标、沟通共享企业的战略愿景并组织上下广泛参与,朝向突破性组织目标而努力。 


针对整体管理


方针管理是一种针对企业整体管理的方法,它吸取了目标管理的优点——如围绕企业方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发挥全体职工的主动精神,把完成个人目标与实现企业方针结合起来;同时又将目标管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使目标值层层细化展开并辅以措施加以落实,通过评价、诊断、综合等方法将企业组织方针牢固确立起来,为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


这种不仅要求层层展开目标值、还要求层层落实目标的管理思想,实现了目标管理法与全面质量管理法这两个久负盛名的管理技巧的结合,由此进一步衍生出方针管理两个层面的含义: 


战略规划层面——通过方针管理,那些关键性的、长期性的企业目标得以系统规划;

日常管理层面——任何一个企业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总是要花在确保企业的日常运作上,企业为了实现那些大目标,必须把握好关键业务流程中的每一项基础性工作活动,并要在各个环节上对企业的这些“业务之基”实施监控。


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方针管理认为企业思想理念应该在下面的环节进行改善: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目标分散到重点突出、从注重产量转变到注重质量、从感觉经验到基于事实判断。 


超越目标管理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法认为,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让具体化展开的组织目标成为组织中每个成员、层次、部门的行为的方向、激励和工作绩效的标准,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运作。


方针管理在“目标”——在某个方向上欲追求的水准或想要达到的程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方针”概念,即“欲达成目标时所应进行的重点或方向”。因此,方针管理与目标管理既一脉相承、又实现了超越。




点击二维码/图片马上了解课程详情



1

END

1



大家都在看:


明天交报告?.看那些年数据整合留的难题

从苦逼到NB,你的质量也可以开挂……

不做背锅侠,这样的生产管家婆必须有

同样来料验收,不一样的结局!秘密竟是它

万万没想到:几张图表搞定质量追溯 

今天才发现:之前遇到的都是假预警

预算审核统统拿下,支招质量看得见

有了它,做质量报告再也不加班!

我猜,这就是你想要的抽样工具!

是时候了,用技术守护供应链!

想让你的质量脱胎换骨?靠它!


找不到我们?

来来来,打个小星星 

每天同最棒的质量知识面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